為什麼諸葛亮不畏曹操,不懼司馬懿,卻獨怕關羽?原因很簡單

為什麼諸葛亮不畏曹操,不懼司馬懿,卻獨怕關羽?原因很簡單

說到關羽,大家都知道,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武將之一 ,曾經溫酒斬華雄,三日之內連斬顏良文丑兩員大將,後又過五關斬六將,英勇至極,真是一把“快刀”。但這些並不能彌補他大意失荊州的彌天過失。之前的降曹,他“人在曹營心在漢”,劉關張三兄弟之情義依舊穩固如初,但之後對於孫權的侮辱,他卻造就了孫劉聯盟的分裂的重要因素。

為什麼諸葛亮不畏曹操,不懼司馬懿,卻獨怕關羽?原因很簡單

如果說,三國時期,諸葛亮不畏曹操,不懼司馬懿,卻獨怕關羽,著很讓人不解。諸葛亮初出茅廬時就火燒新野,燒的曹操數萬大軍丟盔棄甲。明知山路崎嶇難行,缺糧嚴重,依然數次北伐,差點將司馬懿燒死在上方谷。可見,對於曹操司馬懿,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是毫無畏懼之感的。而對關羽,而諸葛亮卻是一種擔心中的後怕,怕到髮根發涼。

為什麼諸葛亮不畏曹操,不懼司馬懿,卻獨怕關羽?原因很簡單

那麼諸葛亮到底怕的時什麼?怕他降曹後淪為曹操的奸細?純屬扯淡。怕關雲長武藝不精,不堪大任?更不是,關雲長百萬軍中取上將頭顱如探囊取物。怕的是他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使自己興復漢室的終極目標毀於一旦。怕他終究會變成一塊暗礁,撞沉孫劉聯盟的聯合艦隊。而孫劉聯盟則是諸葛亮三足鼎立,北伐興漢的根本大計,必經之路。此路不通,諸葛亮的殷殷心血將付諸東流。

為什麼諸葛亮不畏曹操,不懼司馬懿,卻獨怕關羽?原因很簡單

說到底,是怕他處理不好與吳國的關係。一貫對江東文武不屑一顧,視如鼠輩的關羽,最終,當吳國使者前來求親,他的一句“虎女豈能嫁犬子”,將孫權比作狗,侮辱至極,就算孫權能忍,東吳顏面何在?之後荊州易主,關雲長敗走麥城,孫劉聯盟破產,諸葛亮北伐大業毀於一旦。之後雖有六出祁山,但屢次缺糧,勞師遠征,被國力雄厚的曹魏司馬懿給活活拖死。可悲,可嘆!

為什麼諸葛亮不畏曹操,不懼司馬懿,卻獨怕關羽?原因很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