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失敗教育”,孩子談何成功?想成功,先學失敗!

缺乏“失敗教育”,孩子談何成功?想成功,先學失敗!

這兩天,刷微博時又看到了一條令人唏噓不已的新聞。曾經的高考狀元因為大學掛科而不敢回家,竟然在外面流浪了十年,撿破爛為生。

乍一看這新聞,很多人都開始冷嘲熱諷,認為這位叫小葉的高考狀元心理素質太差。仔細看完這條新聞的深度報道後發現,小葉的自甘墮落,不僅僅是因為抗挫力差,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一直成長在一個不允許失敗的環境裡。

他考差了,首先父母會責罵他:

缺乏“失敗教育”,孩子談何成功?想成功,先學失敗!

其次全村的人都會對他投來失望的目光:

缺乏“失敗教育”,孩子談何成功?想成功,先學失敗!

總之,他是不可以失敗的。他怎麼能失敗呢?他可是從小到大都是考第一名的人,是全家人以及全村人的驕傲。村書記說小葉如果打不開心結,仍然無法正常工作。

小葉的心結是什麼?就是

不可以失敗,必須每次都拿第一。給小葉種下這個心結的不是別人,正是小葉的父母、小葉的村裡鄰居。看過小葉的事情後,快報君想起了以前發生的一條類似的新聞。

14歲的強強揹著書包從11樓跳下,書包裡裝著剛剛從學校領回的成績和排名單。成績單顯示,他的期末考試排名掉了300名。

缺乏“失敗教育”,孩子談何成功?想成功,先學失敗!

強強是某市重點中學初一某“火箭班”的學生,成績雖然下滑了,但依然處於中等偏上。為什麼一個如此優秀的孩子要選擇跳樓?因為他從小就是考前三名的孩子,

偶爾他考差了,父母雖然不會打罵他,但是會投去失望的目光。

他的日記裡寫到:

“來了重點中學以後,我再也不能像小學一樣考前三名了,每次老師在講臺上念大家的考試分數,我就害怕得手心發抖。如果我沒考到好成績,所有人都會對我失望,我不想看到爸爸媽媽那失望的眼神。”

小葉和強強的事情可能比較極端,但父母不允許孩子失敗,導致孩子害怕失敗的事情卻很普遍。

據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課題組調查研究:32.5%的孩子害怕困難,34.2%的孩子膽小屈從,20.4%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19.5%的孩子認為自己經不起挫折。而這些孩子背後都有一對不允許他們失敗的父母。

有時候,不是孩子抗挫力差,而是父母不允許孩子失敗。父母越不允許孩子失敗,孩子就越害怕失敗。越害怕失敗,心理承受力就越差。

不允許孩子失敗,不僅會導致孩子抗挫力差,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問題。

不允許孩子失敗就是時時刻刻在給孩子傳遞:失敗是羞恥的,失敗是不允許的。一次次不允許,漸漸的孩子就會內化成“我不能失敗,我應該成功”。最後孩子就會變成一個完美主義者,不斷的給自己施壓,一個人長期有壓力,有焦慮,必定會像一個充氣的氣球,總有一天會爆炸。

這種爆炸或者是得抑鬱症、焦慮症,或者是自殺。

小靜就是這樣因為從小不允許考第二名,患了抑鬱症。

後來才知道,小靜小時候曾經歷過非常殘忍的事。有一次她考了91分,全班第三名,當她拿著試卷給媽媽簽字的時候,媽媽把試卷扔給她說:“以後沒考到第一名不要給我簽字!”從此以後,小靜事事都爭第一,成了一個對自己十分苛刻的人。

美國學校的教育

對於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歐美髮達國家會在學校設有心理諮詢中心或者專門的心理諮詢老師。

美國學校有一套完整的情商教育體系。其中有一課是專門教授孩子如何處理負面情緒(Manage disappointment)。“玻璃心”不是缺點,而是性格養成的一部分。美國的小學把這堂課融入到課程中,幫助孩子從“玻璃心”練成“金剛心”。

例如,老師會幫助孩子要認識到自己的情緒。這是一個負面情緒數值。失望往往是各種負面情緒的起因。從對某件事/人滿懷期待→失望→悲傷→受挫→生氣→憤怒,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能把苗頭在開端及時處理好,那麼孩子的情緒也會得到很好的管理和控制。

同樣,美國大學也在儘可能地幫助學生,不斷的進行“失敗教育”或者是“挫折教育”。

去年,美國史密斯學院的入學教育和期末考試期間,走進校園中心的學生不再只聽到那些宏大的建議與激情的鼓舞,取而代之的是這樣一則視頻,視頻裡播放著各種學生的自述,一些同齡人最糟糕的失敗經歷被公開投射到了學校的大屏幕上:

“我考砸了大學的第一次寫作考試,沒及格。”

“我對我媽媽出櫃了。”

“我來自一個主要是非裔美國人的社區,赤貧、幾乎沒有資源。”

......

缺乏“失敗教育”,孩子談何成功?想成功,先學失敗!

大屏幕上還出現了老師的面孔。

一名深受學生愛戴的英語教授對著鏡頭說:“我沒有讀完大學。大二時因為整個學期沒有一門課是及格的,被學校勒令退學。”

另一名文學和美國研究學者告訴同學們:“我寫過一首名為‘巧克力焦糖’的詩,至今已經被21個期刊退稿。”

這不是一場惡作劇,而是一門正兒八經的課程。這門課的名字叫做“正確面對失敗”,史密斯學院計劃開設這門課,幫助那些高成就者應對人生的基本挫折。

缺乏“失敗教育”,孩子談何成功?想成功,先學失敗!

在史密斯學院,如今每個加入“失敗”課的學生,都會收到一張“失敗許可證”,上面寫著:“現特許你在感情、友誼、考試、課外活動或其他任何與大學有關的選擇上經歷失敗的權利……並仍舊被視為一個對社會有價值且優秀的人。

“Failure Deprived”(缺乏失敗的)——大約十年前,斯坦福和哈佛的老師們曾創造了這樣一個詞來描述他們所觀察到的現象,那就是:學生們在學業上幾乎完美無瑕,卻無法應對生活中最簡單的困境。

一個18歲的孩子還不知道如何面對失敗,聽起來是件荒唐的事吧;但更荒唐的是,是我們讓孩子在教育的許多方面遠離了這些自然而然的學習經歷。

沒有人希望成為失敗者。但我們“以成果為導向”的教育讓孩子相信,失敗是一件應該盡力去避免的事情,而不是一種不可缺失的教育體驗。

我們習慣了成功者的高談闊論,卻鮮少聽到失敗被公開地談論。我們不會忘記為成功者鼓掌,卻不一定記得給失敗者以撫慰。就像我們從不知道,究竟該如何教會孩子與自己的平凡和平共處。

缺乏“失敗教育”,孩子談何成功?想成功,先學失敗!

“在學校裡,一切都像是一場競賽,保持成功形象的想法讓大家深受困擾。”

雖然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如此,但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恰恰因為從小都是眾人眼中的模範生,並以幾近完美的成績進入最好的大學,失敗對他們而言更是陌生的體驗。當失敗發生,帶來的後果也可能更為嚴重。

在《優秀的綿羊》一書中,耶魯教授威廉·德雷謝維奇在經歷24年的常青藤生涯後,發現藤校對學生最大的綁架,就是讓他們一生都不得不與成功為伍。在精英教育的體系下,有意義的人生就是富裕、證書和名聲。

最後,學生因為太恐懼失敗,所以選擇逃避一切風險。

的確,敞開胸懷,接受人生的禮贈,總是容易;誠實地面對挫折和痛苦,承認自己的平凡,永遠艱難。但與失敗相比,我更不願意看到人們屈服於對失敗的恐懼,而讓自己裹足不前。這樣的人生也許不會有太大的失敗,但也難以獲得更大的成功。

在這份簡歷開頭,他這樣寫道:

“我的大多數嘗試都以失敗告終,但人們往往看不見這些失敗,而只能看見我的成功。

這給人一種印象,好像我人生中大部分經歷都是一帆風順的。

結果就是,人們把失敗歸結於他們自身,而忽略了世界的隨機性。

其實我能申請成功是小概率事件,選拔委員會的人也許在看你材料的那天心情不好。

希望這份失敗簡歷能平衡一下人們的印象,為你們提供另一種視角。”

當我們看到這麼多人成功後的光鮮,以為這就是他們的全部——才能、抱負、眼界,卻太少看到他們也有焦灼,也有沮喪,也有迷茫。

失敗這件事,與你最終是不是成功者全無關係。無論你身處哪個位置,遲早都會遇到背叛、遇到羞辱、遇到意想不到的阻力、或者倒一次大黴。失敗不會饒了任何人。

真實的人生,從來都不會像一份“成功簡歷”裡那樣蕩氣迴腸,一氣呵成。每一次成功背後,都必然伴隨著無以計數的失意時刻。

所以現在美國大學已經行動起來。他們不約而同地開啟了一場針對“失敗”的補習教育,讓學生們一起談論失敗意味著什麼。

雖然不多,但已是10年前的幾倍。在哈佛大學,這個世界學子夢想的殿堂,有名為“成功-失敗”的項目,專門講述那些被拒絕的故事;在普林斯頓,有名為“視角”的項目,鼓勵人們談論挫折和掙扎。

缺乏“失敗教育”,孩子談何成功?想成功,先學失敗!

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生通過名為“失敗”的戲劇來演繹那些即使內心百般掙扎仍舊強顏歡笑的人。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現在有名為“Thrive”的免費的iPhone應用程序,通過短視頻和勵志名言來鼓勵學生“正確面對校園生活中的成功與失敗”;

北卡羅來納州的戴維森學院,成立了一個“失敗”基金,有意做創意項目的學生,無論想法是否可行或有效,都可得到150-1000美元的補助金。

家長的干預

然而,除了學校的干預,家長也很重要。雖然俗話要有壓力才有動力。父母高要求孩子、希望孩子成績好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鼓勵孩子成功和允許孩子失敗並不矛盾。

有些中國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控制慾望和保護欲太強,導致孩子沒有一點經歷挫折的能力。

因為父母和祖輩的過度保護,只重視情商智商培養而不重視逆商培養,中國孩子如今面臨非常嚴重的抗壓能力弱的問題。

當美國孩子離開父母在森林裡玩野外生存遊戲的時候,中國孩子大多在溫暖的家中,過著爺爺端菜奶奶餵飯,媽媽穿衣爸爸指導功課的溫室生活。成年後被父母送出國門,發現美國人在工作之餘玩衝浪攀巖潛水滑雪極地生存,而中國孩子卻是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工作,不敢離開辦公室和家門半步,而一旦工作或生活上稍有不順,即便沒有崩潰,第一時間也不是想著如何解決,而是想著趕緊請父母上門幫忙。

一個朋友的兒子被父母送到洛杉磯來上高中,寄宿於一個美國家庭。按理在美國高中生一般都已經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他們自己坐車上下學,自己做飯照顧自己獨立生活,利用假期打工為自己賺伙食費。而這個朋友卻每天都在抱怨寄宿家庭不好好照顧她的兒子,害得她兒子每天只能吃漢堡,而她不停地為孩子換寄宿家庭,兒子卻仍然在抱怨這些家庭都對他不好而覺得很壓抑。於是朋友經常為了兒子的吃喝拉撒問題頻繁地從中國飛到洛杉磯,心力交瘁。

身邊太多這樣的故事讓我們對孩子的逆商培養產生警醒,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對孩子的未來沒有特別的希望和期待,

只希望他做一個堅強的快樂普通人,能經得起各種考驗,而且也要注重孩子的逆商培養。

家長所要做的,就如美國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在兒子畢業典禮上說的一樣,“我祝你痛苦並不幸”。

約翰·羅伯茨,2005年9月由小布什總統提名,參議院批准通過,就任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第17任首席大法官,是美國兩個世紀以來最年輕的首席大法官。他去年在兒子高中畢業典禮發表演講,他說:

我希望:

你們在未來的歲月中,不時遭遇不公對待,這樣才會理解公正的價值所在;

願你們嚐到背叛滋味,這會教你們領悟忠誠之重要。

抱歉,我還希望:

你們時常會有孤獨感,這樣才不會將良朋摯友視為理所當然;

願你們偶爾運氣不佳,這樣才會意識到機遇在人生中的地位,進而理解你們的成功並非命中註定,別人的失敗也不是天經地義。

當你們偶爾遭遇失敗時,

願你們受到對手幸災樂禍的嘲弄,這才會讓你們理解體育精神的重要性;

願你們偶爾被人忽視,這樣才能學會傾聽;

願你們感受到切膚之痛,才能對別人抱有同情心;

無論我怎麼想,這些遲早會來臨。而你們能否從中獲益,取決於能否參透人生苦難傳遞的信息。

要讓孩子從失敗中學習,這樣才能一點一點的向成功靠近。

能否成功固然重要,能正確面對失敗也同樣重要。

要想孩子抗挫力強,首先父母要允許孩子失敗,其次父母要學會給孩子上“失敗教育”課。沒有害怕失敗的孩子,只有害怕孩子失敗的父母。沒有不會面對失敗的孩子,只有不會教孩子面對失敗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