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第五屆“夢想成真”五月演出季開幕式出席領導與九大院團藝術家代表大合照

文藝總是與美同行,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柔軟動人。而隨著幸福指數的不斷飆升,文藝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生活中已經無法缺席。雜技、評劇、木偶劇、曲藝、民樂、河北梆子、北京曲劇……這些藝術門類都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代表,再提起歌劇、舞劇、兒童劇,更是觀眾們十分熟悉和喜愛的劇目類型。北京演藝集團作為一個綜合九大藝術院團、集十大藝術門類形式於一體的國有大型獨資文化旗艦企業,以夢為馬,以匠心為標準,責無旁貸肩負著為人民打造、輸送更多的優秀藝術作品的重任。努力打造首都文化航母,充分發揮首都文化中心引領示範作用。旗下的九大院團心摹手追,始終活躍在北京各大劇場。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北京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康偉在開幕式上與機器人優友握手瞬間

正如北京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康偉所說,“從事舞臺藝術工作的人,如果沒有夢想,很難堅守一輩子。藝術生產上的匠心精神,源於藝術本體煥發出來的魅力對於藝術工作者強大的吸引力和持續的驅動力。藝術工作者能夠窮盡一生去做這一件事,這就是匠心。”

此次演出季以“匠心”為主題,全方位充分展現各院團在藝術創作中的“工匠”精神,展示集團藝術人才風貌,緊扣時代脈搏,深度聚焦作品內容。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北京演藝集團總經理吳然在開幕式上講話

北京演藝集團總經理吳然表示,“夢想成真五月演出季是全新的集團式亮相。北京演藝集團作為國內資產量最大的國有演藝機構,應該也必須肩負起創作出引領時代潮流的高質量文藝作品的責任。困難重重,而我們卻欣喜於前景的光明,這是一條泥濘的坦途。”

千錘百煉,成就匠人之技

心之懇切,練就技之精良。真正的成功,都是從最不起眼、最基本的反覆練習開始,唯有千錘百煉,才能夠成就匠人之技。京演集團一以貫之的“匠心”精神無不滲透在需要千百萬次打磨技術才能得以完美呈現的老藝術家、新從藝者心中。

提起中國雜技團,每個中國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建團60餘年來,先後斬獲了60枚金獎,贏得了4次有雜技屆奧斯卡之稱的“金小丑”獎。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中國雜技團代表作品《俏花旦》劇照

其中,中國雜技團的《俏花旦》是國際雜技舞臺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知名度的節目之一, 登上過2007年春晚的舞臺,斬獲了數十個中外重量級大獎。七十餘歲的王桂琴作為北派“王氏空竹”傳人,參與創作了《俏花旦》,同時,她又是團裡負責傳道受業的雜技老師。

“一上課,我的學生們都很精神,我從不坐著上課,因為我作為老師,也要求自己有精氣神兒。”1996年,王桂琴來到中國雜技團,如今的《俏花旦》主演楊迪所在的小班成了她的第一批學生。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中國雜技團新雜藝實驗劇《Touch—奇遇之旅》劇照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初版《金沙江畔》劇照

中國評劇院的藝術家對於“傳承”和“匠心”的態度亦是如此。初版《金沙江畔》的導演張瑋如今已是91歲高齡,她作為藝術家,親身參與了中國評劇院藝術創作上枝繁葉茂的幾十年。雖然坐擁經典,但是中國評劇院從未止步,對藝術創新的追求始終如一。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中國評劇院評劇《良宵》主演王平劇照

在今年“五月演出季”亮相的新編評劇《良宵》取材自老戲《馬寡婦開店》,白派傳人、國家一級演員王平作為該戲的主演心有所感:“匠心這個詞,已經完全體現在我們創作的過程中了。”為了更好地在臺上展現評劇的魅力,主創團隊調整了劇中的時空跨度、人物心理、舞美及服裝造型,這些大膽的調整在演出百餘場中得到了檢驗,場場受到了觀眾的熱烈好評。王平說:“為了把老師傳承給我們的東西融合到戲裡,讓該劇不失傳統韻味,我們四個演員用了非常久的時間去磨合,力求完美契合。”手工匠人的細緻與精進,在這部戲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藝術匠人的畢生追求,便是作品能夠源遠流長、廣受歡迎。如《良宵》這樣細細打磨過的藝術作品,必能屹立在時代潮流之中,綻放出新的光彩。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北京曲藝團章回鼓書《駝峰行動》主演王樹才劇照

2006年,北京曲藝團的王樹才拜在北京琴書泰斗關學增先生門下學唱北京琴書,這是一種很難的表演形式,要求‘說’與‘唱’自由轉和,表演男女老少,都要有不同的‘勁兒’和‘味兒’。王樹才說:“今年五月演出季上,我們的劇目《駝峰行動》首演現場,臺下坐著很多年輕人,甚至外國人。我站在臺上感覺到,他們也許不能完全理解,可是看他們的表情,是非常享受的。” 如今,北京琴書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王樹才是重點繼承人,也是唯一一名以演唱北京琴書為業的專業的鼓曲演員。“北京琴書是北京很重要的藝術遺產。匠心,在我看來就是始終不斷學習鑽研,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繼承並發展這門藝術,讓更多的人瞭解、喜歡!”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北京民族樂團打擊樂首席宋藝博錄製《春妮的週末時光》即興表演

來自北京民族樂團的宋藝博是個朝鮮族姑娘,自小她便有一個“鼓王夢”。現在的她,已經成為北京民族樂團打擊樂首席。她不斷地努力、突破,曾經為了作品創新,練到手指出血,卻咬牙堅持,造就了今天的成績。“在不斷進步的同時保留初心,這是我理解的匠心。北京民族樂團是我生命成長的沃土,舞臺給了我展示生命價值的綠洲。只有把自己的理想、信念、才智毫無保留地奉獻出來,才能為樂團創造美好的未來。”如今的宋藝博以執著的“匠心”敲開了事業的大門,未來的她,不僅要在實現“鼓王夢”的道路上繼續前進,更將成為北京民族樂團的中流砥柱,帶領團隊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承襲創新,書寫匠心之藝

每個時期的藝術作品,都會展現時下的社會風貌。如何在一件作品中表現人文關懷,表達大時代中的深邃思考?京演集團旗下各院團的藝術家們給出了共同的答案:秉持傳統,不斷創新。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兒童劇《北京童謠》劇照

在兒童劇市場中,“北京兒藝出品”這個標籤就是“藝術水準品質保證”的代名詞。在北京兒藝人眼中,藝術總監吳玉中是創作者、學者,更是藝術上的“定海神針”。這位老兒藝人說:“我們認為,匠心就是人心換人心的事兒,主創全情注入自己的經歷和感情打動演員,演員再注入他們的生活細節和真情,那麼感動觀眾就是順其自然的結果。創作兒童劇,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為了讓孩子們笑著、感動著過這個六一,炳燃導演和我們所有的創作者,都對新劇《北京童謠》傾注了巨大的心血。”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北京童謠》主創在排練現場廳召開創作會

吳玉中提到的這位王炳燃導演,是北京兒藝挑大樑的中生代藝術家,他是此次“五月演出季”中北京兒藝現實主義兒童劇《北京童謠》的總導演。他對藝術有著近乎完美的準則,內心卻藏著極為柔軟的“匠心”:“孩子本身就是藝術。北京兒藝希望能捧出一股清泉,以更加客觀、生活化的現實題材作品,紮根孩子,真正走近他們的生活和思想。”這部戲深入到了兒童心理、阿爾茲海默症等時下的熱點問題,以故事中的人物之口,反映了當代少年兒童真正的心聲。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北京市曲劇團北京曲劇《花落花又開》劇照

北京曲劇是20世紀50年代誕生於古城北京的地方戲,表演時要說唱結合,表現老北京的風土人情。今年北京市曲劇團參演“五月演出季”的劇目《花落又花開》,作曲部分由國家一級作曲家戴頤生與徒弟顧靜媛共同完成。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國家一級作曲戴頤生與徒弟顧靜媛

“這次機會對我來說意義重大,通過與老師的配合,我見識到了很多新的曲牌。流利順口的曲子是曲劇表演的基石,這些老祖宗留下的曲牌經過戴老師的創作,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覺。”多年的學習過程中,戴頤生老師對於藝術的“匠心”堅守,言傳身教,給這位年輕作曲家帶來了很多感悟。

“戴老師真的是一位優秀的藝術家,她創作的速度很快,寫的曲子也都非常好聽,是她多年的藝術積澱的體現。她從來沒有將我當做一個學生,而是把我當做一個年輕作曲家來看待,會盡量地採用我的方案,讓我感受到尊重。我想,這就是老師的匠心,無形融於每招每式,又包容耐心,細密綿長。”師徒二人的合作,便是“傳承”與“匠心”最完美的詮釋。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北京歌劇舞劇院導演陳兆斌與申雪梅

申雪梅2003年進入北京歌劇舞劇院擔任導演一職,15年的實踐與學習,使她日漸成熟。她創作的作品曾獲“五個一工程獎”、第十四屆文華獎“文華編導獎”。她說:“舞蹈是一門以肢體語言來表達人物內心的藝術。怎樣通過肢體語言來塑造人物形象?怎樣精準把握肢體語言與情感的交融?怎樣通過肢體語言的張力推進劇情的發展?這一系列的問號都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推敲和打磨。只有擁有‘匠心’的人才能做出動人的作品。 慢工出細活、細節決定品質,這不是口號,而是一種態度,是我對每一部作品的態度,就是我全部匠心的體現。”

此次由陳兆斌、申雪梅總導演的歌舞音畫《你我的北京》在五月演出季首演,以家園、夢想連通世界、國家,彰顯北歌人的藝術情懷,從時代的經典喚起幾代人的回憶,歌頌新北京,歌頌新時代。這同樣是他們滲透匠心之作。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河北梆子《春秋筆》劇照

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青年編劇丁嘉鵬是此次“五月演出季”北京河北梆子劇團河北梆子大戲《春秋筆》重新改編整理者,此劇目入選了文化部 “三個一批”戲曲劇本創作扶持項目,併入選國家藝術基金扶持項目。“戲曲是戲難離曲,劇本的文學性與音樂性應該天然一體。所以,作為編劇會演、會唱,寫劇本時會如有神助。要成為一個合格的戲曲編劇,便要立足匠心,立足於戲曲本身的規則中,去探尋不同的方向和可能性。自由穿梭於‘唱唸做打’當中,方能得創作上的進步。唯有懷揣匠心,才能不負作為一位戲曲編劇的責任和夢想。”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青年編劇丁嘉鵬

一個古老劇種,用它巨大的藝術魅力吸引著一個摯愛它的青年人,他已經決定為它的豐盈和光彩託付終生。這就是年輕的、熾熱的、閃亮的“匠心”的最好體現。

揮別最文藝的五月 留下最美好的感動

戲劇對話 走進北大 演出季總監製董寧主持互動

把最簡單的事情做到最極致,讓每一部作品淬入自己的心血,才能成就超群之藝。如“夢想成真”五月演出季總監製董寧所說:“五月演出季是最有溫度的夢想舞臺,‘匠心’是本屆的主題,向廣大觀眾展現了臺前幕後藝術家們的用心、痴心和慧心,他們終其一生做一件事情,渾然於心。藝術家們將夢想投射到觀眾心底,與觀眾在心靈上互動,一起經歷追逐夢想的旅程。” 九大院團的藝術家們在舞臺上以技藝之美,展現了自己鮮活的“匠心”。

據悉,演出季將在6月6日收官,九大院團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力圖用“匠心”傳承藝術,用“創新”打造佳作,用最真誠的作品感染觀眾,給北京觀眾了一個“最文藝”、“最美好”的五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