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间如梦如幻,爱为何物?如何去爱?

杨硕诚老师:

佛法不是让人不爱,相反它是鼓励人去爱。能爱人的人,他的心量会大,比较不执着。如果只是期待有回报地去爱人,这样的人,他只会爱自己。所以佛法鼓励要往外爱,这就是慈悲。

如果世间如梦如幻,爱为何物?如何去爱?

以下是“禅说心语”的第17篇文章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内容非常精彩哦~

(以下是音频文字整理版,不方便收听的可以点击收藏,先看文字)

▼▼▼

学生:

我第一次参加禅修课,老师说让我们尝试去体会解脱者的心情。当时我能体会到的是没有遗憾,也没有恐怖和忧虑,就这几个词去体会我会觉得很幸福,觉得所有的一切都全然会接受。

后来老师让我们尝试用这种心境去面对生活、家人、病痛和生死时,我觉得我做不到,我想象不了,因为我不是一个解脱者,越具体越细节的情形,我就越无法想象。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东西无论好坏,我可以全然接受;但有些东西虽然从理论上我知道自己应该怎样面对,但是我不愿意,比如说有些人、有些感情我都放不下,我觉得它能让我很开心、很温暖、舍不得,所以,做解脱者也很不容易。

如果都是梦幻泡影,那这些情感是什么?爱是什么?我们又如何去爱?

了解因缘,解缚对爱的渴求

杨老师:

首先要说明的是,佛法当中的爱跟我们一般世间的爱有点不太一样,这点我们自己可以停下来感受一下。

我们所谓的爱,基本上是建立在要有回应的立场上。从佛法角度来说,这样的爱其实带有渴求的成分。佛法并不是要人不爱,它是要去掉渴求,佛法的爱是自然的产生。

佛法也有爱,与世间的爱的不同在于:它不建立在需要对方的回报的基础上,如果有回报,可以;没有回报,也不会有遗憾。

从佛法角度来说,如果给予他人爱的时候,认为对方必须要有回报或回应,我才满足,那么我对这个爱就会产生抓取、控制、执着。佛法指引我们修行,要去掉的就是这个控制和执着,但其形式不是以“我要放掉我的执着”、“我要去除我的控制”来操作的,因为“我要”的本身就是另一种控制与执着。

它是如何去除掉的呢?是看清楚世间爱的一切对象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当他彻底地明白这件事后,他自然就没有期待一定要对方的回馈。所以,它的给予是轻松的,有能力就给予,没有能力给予时也不会纠结,因为这就是当下的因缘。

譬如我一次只能照顾十个人,第十一个人虽然我想照顾、却有心无力时,也就只能如此,不会因没能帮到他而感到愧疚,这是因为看透了因缘这件事。

慈悲地爱人

佛法不是让人不爱,相反它是鼓励人去爱。能爱人的人,他的心量会大,比较不执着。如果只是期待有回报地去爱人,这样的人,他只会爱自己。所以佛法鼓励要往外爱,这就是慈悲。

佛法不特别强调“爱”这个字,而用“慈悲”这两个字代替“爱”,因为讲“爱”的时候,容易让人有错觉,以为世间男女这种爱才叫爱,佛法讲的慈悲叫同理心,是对人自然而然产生的那种关心,没有目的,没有渴求。这样的“爱”可以用在亲近关系里,因为它的因缘较深;因缘较浅的,也有不同的“爱”的方式来对待。

我们不可能用对待自己家小孩的方法,去对待所有的小孩,因为因缘不同,可是我们也会去关心其他的孩子,只是以我们目前的能力只能先把自己的孩子照顾好。佛法用慈悲来阐述这样的情感。

“慈”就是对人的关爱,“悲”就是对人的同理心。我们自己受过苦,所以人家有苦我们会感受,这就是悲心。我们自己有过小孩,我们就会对人家的小孩想要照顾,这种想要照顾人的心,就是“慈”,同理心就是“悲”。可是在这当中,去除了渴求、控制、需索、目的。

许多人认为佛法是断情灭爱,这是对佛法的误解。佛法要断的不是情爱本身,而是要斩断其背后对情爱的控制、执着、抓取、非要不可,以及太强的目的性。因为佛法是带众人离苦得乐的,而人的苦恼和烦恼正来自于这种非要不可、控制、抓取和执着。情爱本身不会造成烦恼,是对情爱的控制、非要不可才产生了烦恼。

当我们了解这些,才不会认为学佛会成为一个无情之人,非要斩断六根才能学佛,这是我们的错觉。

出家不是目的,而是工具

为什么以前的人会选择出家?这是因为我们的内心太容易被外界所粘连,所以我们需要一段相对封闭独处的时间,加强我们面对外界影响的能力,就如同我们现在的禅修营。

所以,以前的出家就是长期的禅修营。在佛陀时代的出家,它不是人生的终点,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很多人不一定一直以出家的方式延续他的生命,他可以出家一段时间,然后再回到家里,关键在于他是用出家这种形式来锻炼自己面对世间的能力。

现在我们理解出家,许多人都有错觉,认为出家就是目的了,然而出家只是一个工具。

并且出家不是只有到寺院才算是出家,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到哪里都不把这个地方当做家,他就是在出家。换言之,他到哪里都可以把那个地方当做家,但是每次离开的时候,他都不会粘连其中。

我们对家都会有粘连,在这里住久了,就会产生“这里是我的”的念想,往往在离开时就会舍不得。

佛法锻炼的是:在这里我马上能住,我能适应;走的时候,我也能马上离开。因为对我来说每个地方都一样,如果能做到这样的人,事实上,他当下就在出家。出家就是要离开我们对家的控制和粘连。

所以不是穿着僧袍才是出家,当然出家人都会严守戒律清净,这非常好,我们要尊重,但要知道这些只是外表的显现,如果身着袈裟、住于庙堂,而内心跟世俗无异,整天仍在斤斤计较人世间的事物,出家又有何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