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門博會看智能鎖行業:未來很美好但這些坑,這些問題值得注意

永康門博會看智能鎖行業:未來很美好但這些坑,這些問題值得注意

5月26日,一年一度的高規格門業盛會——中國(永康)國際門業博覽會在永康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智能鎖、智能門、智能家居等智能化產品成為本屆展會的最大亮點。

其中,智能鎖企業數量就多達六七十家,從數量上來看佔到了總參展企業(927家)6%左右,在一個專業門展智能鎖企業能佔到如此高的比例,足以看出想在智能鎖市場分得一杯羹的企業還真不少,也反應出了行業的火熱局面。

近年來,智能鎖行業確實火熱無比,但今天我們唱一回反調,不說行業有多火、有多熱,來談談行業還有哪些坑,面臨哪些問題。

跟風全自動,功耗未必盡人意

在本屆展會上,幾乎每家企業都推出了全自動智能鎖產品。很多企業負責人表示,之所以推出全自動智能鎖,是因為兩方面的原因:

一、近年來全自動智能鎖概念在行業持續火熱。相對上提反鎖,或是推拉式智能鎖來說,“全自動”從名稱上似乎更具科技感,外觀造型更美觀,對於消費者來說也更具新引力;

二、全自動智能鎖能實現萬能互換。這對於智能鎖企業來說,安裝更便捷,也更容易吸引用戶,對於門廠來說無需更換鎖體,只換鎖芯,庫存壓力更小;

全自動是行業公認的發展趨勢,但目前仍有不少企業不敢輕易推出全自動智能鎖,原因有二:一是由於全自動智能鎖全程由電機驅動,門一旦變形便容易導致鎖舌無法上鎖;二是由於全程需要電機驅動,因此功耗難以控制,為此有些企業不得不採用鋰電池供電。

在此次展會上,筆者走訪了十多家推出全自動智能鎖的企業,80%以上的企業負責表示,一塊鋰電池充滿電能續航3個月左右;只有少數幾家企業表示:採用兩塊鋰電池可以續航8個月左右。

甚至有的智能鎖企業負責人表示:“我們的續航能力不是按月算的,是按使用次數算的,我們一般能使用3000次左右。”如果按一天開關鎖10次算,相當於300天左右,看似還可以,但筆者仍持懷疑態度。雖然,目前有不少企業在全自動智能鎖的功耗上,確實做得不錯,但畢竟是鳳毛麟角。

採用公模生產,同質化嚴重

都說中國人最強的是模仿和借鑑。其實這兩個詞是有區別的,前者大多指抄襲,市場上什麼好賣,就抄什麼產品;而後者則指在別人好的基礎之上拿過來再做改進,最終形成自己的產品。

目前,中國智能鎖行業70%的企業處於模仿的階段,20%處於借鑑階段,只有不到10%的企業真正能實現完全自主研發。所以,中國智能鎖產品同質化極為嚴重,給人的感覺似乎全行業的智能鎖都長一個樣。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嚴重的同質化?首先是大多智能鎖企業只是跟風做智能鎖,掙點塊錢,自己並沒有技術積累,又不願投入重金到研發和生產上,所以只好走模仿和抄襲的路線。

其次是大多智能鎖採用公模開發。公模就相當於功能手機時代的聯發科MTK平臺,企業只需要把不同的零配件組裝一起就變成一臺手機,所以很多山寨手機無力是外觀還是功能上幾乎沒有任何差別,目前的智能鎖行業與當年的功能手機有些類似。

市場才起步,智能鎖就開始買白菜價

追求物美價廉是每一個消費者的追求,但是物美價廉是建立只“物美”的基礎之上,才能“價廉”。也就是說用戶追求的是,質量有保證的低價產品。因此,對於企業來說無論產品價格有多低,必須保證品質。

但在智能鎖行業真的能做到“物美價廉”嗎?在此次展會上,就有多家智能鎖企業打出了中國最具性價比智能鎖品牌,出廠價均低於200元,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不到兩百元的智能鎖,居然指紋、密碼、感應卡等等功能,與市面上幾千元的智能鎖相差無幾。

一把公寓鎖目前至少也得好幾百元,而一把家用智能鎖盡然能賣出白菜價。如此低價的價格,他們掙錢嗎?有利潤嗎?答案是:錢多少能掙點,利潤也多少有點,但要靠量。

但這樣低價的走量的做法,很難由量變為質變。畢竟智能鎖作為一個與空調一樣重安裝、重售後的行業,沒有利潤或者只有微利是很難將服務做好的,也不是長遠之計。

結語:亮點也有不少

其次,越來越多的防盜門企業紛紛推出智能防盜門。而智能門離不開智能鎖、智能貓眼、智能可視門鈴、智能主機等智能家居產品,可以預見未來智能鎖將成為防盜門出廠的標配,這對智能鎖行業來說是一個利好;

最後,智能貓眼參展企業也越來越多,與此同時智能貓眼和智能鎖的聯動已越來也被智能鎖、智能貓眼及防盜門企業看好。由此可見,未來智能鎖聯網將是大勢所趨,與智能家居的聯動及融合也將是大勢所趨。

注:以上僅為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請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