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潛艇下潛最大深度,俄軍是1250米,美軍是600米,中國是多少?

我們都知道現在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不多,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掌握了核潛艇核心技術,這幾個國家中美國和俄羅斯的核潛艇持有數量最多,其他的國家便是中國、英國、法國和印度。1957年美國一艘代號為“鸚鵡螺”號的核潛艇試航成功,宣示著核動力潛艇時代的到來,核潛艇和核戰略導彈的出現和發展使得潛艇整體性能達到了一個極高的高度,潛艇部隊也隨之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在水下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潛艇並不是所向無敵的,所謂“萬物相生相剋”,核潛艇也有自己的剋星。很多國家雖然沒有掌握核潛艇的核心技術,無法研製核潛艇,但他們在潛探測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隨著各種探測技術,例如磁探測技術、熱探測技術等不斷產生與完善,先進的聲吶設備不斷更迭換代,核潛艇越來越容易被發現,這就意味著利用核潛艇進行水下作戰要承擔越來越大的風險。因此,當今擁有核潛艇的這幾個國家的首要任務便是增加核潛艇的最大潛深來應對其他國家探測設備的監測,提高本國的極限潛深技術水平,因為極限潛深是核潛艇規避探測設備的主要手段,而且在極限深海作戰就意味著核潛艇掌握了水下作戰的主動權,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中國核潛艇最大潛深數據受到世界廣泛關注的重要原因。據悉,現在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也在不斷測試他們的核潛艇性能,並且在極限潛深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核潛艇下潛最大深度,俄軍是1250米,美軍是600米,中國是多少?

據中國軍事人員介紹,之前我國研製的核潛艇最大的下潛深度是非常沒有作戰優勢的,只有300米左右,典型代表就是093和094型核潛艇。我國軍事人員也在不斷突破這個問題,最終成功研製出一種785兆帕的鋼材,突破了核潛艇的性能限制,成功將核潛艇的下潛深度提高了100米,這就意味著我國在水下作戰又有了更大的主動權。除此之外還有媒體報道稱,中國正在研製新型的攻擊型潛艇,它將作為094型核潛艇的升級版095型問世。2017年中國的鋼材研究領域成果研製出了屈服程度高達1100兆帕的超級鋼,這種鋼材為095型核潛艇的研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國正在慢慢追平美俄的核潛艇建造水平。

核潛艇下潛最大深度,俄軍是1250米,美軍是600米,中國是多少?

其實早在19世紀蘇聯就在核潛艇的極限潛深領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甚至花費重金用當時最新的鋼材鈦合金打造了一批潛艇。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9世紀70年代末,蘇聯成功研製出了一艘麥克級核潛艇,這艘潛艇依舊採用的昂貴的鈦合金鋼材,下潛深度最深已經快到1300米,具體數據是1091米,迄今為止蘇聯的麥克級核潛艇仍是世界極限潛深最深的紀錄保持者,這足以證明蘇聯這個軍事大國在當時取得的極高軍事成就。美國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軍事強國,不過美國的軍事長項是航母,眾所周知,美軍擁有所向披靡的航母艦隊。美國海軍在並沒有把核潛艇的極限潛深作為研究的主要目標,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潛艇的降噪處理和核潛艇裝備完善上,他們核潛艇的最大潛深其實和中國的093型及094型差不多,後來經過技術的發展,雖然將新型核潛艇的下潛深度增加到了600米,但這樣深度的核潛艇數量非常少。總的來說,美軍還是注重重量級航母的研發,他們的作戰方向是將敵人引向瀕海領域,避免深海作戰,所以並不要求裝備擁有極限潛深的核潛艇。

核潛艇下潛最大深度,俄軍是1250米,美軍是600米,中國是多少?

普通漁民用船要求船體鋼材料的屈服程度在250兆帕左右,但潛艇則對鋼材料要求極高,屈服程度越高的鋼材越好。目前就我們所知,俄羅斯已經研製出了屈服程度超過1100兆帕的超級鋼,美國目前最新的鋼材成果屈服成度在900兆帕左右,日本後來居上,他們最新型的潛艇所用的鋼材屈服程度已經達到了1000兆帕。目前中國在超級鋼領域也是取得了重要進步,進一步促進了新型核潛艇的誕生,我們相信,095型核潛艇將會具有更深的極限潛深,並且在降噪等方面將表現不凡,在不久之後我們可以看到這款新型核潛艇的問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