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冠心找上門,難道真的要吃他汀藥物一輩子了嗎?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隨之而來也帶來了一些“富貴病”,高血脂就是其中一種,高血脂顧名思義就是血液中的脂肪含量過高。這種富貴病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比如冠心病,腦血管意外以及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等,這些疾病長期佔據人類死亡疾病的前列。

病例

女,40歲,某傢俱公司經理。間斷胸悶,胸痛8年,加重7小時。

6年前該患者進行造影複查,LAD,D1原支架內未見狹窄;LCX近中段狹窄>95%,前向血流TIMI2級;RCA近段,中段呈串珠樣長病變,狹窄75%,遠端支架未見狹窄。於LCX由遠及近置入支架兩枚。3年前常規復查冠脈造影未見明顯異常。7h前患者休息狀體下再發胸骨後疼痛,呈緊縮樣,伴胸悶和咽部緊縮感;持續30分鐘左右自行緩解。3小時前上述症狀再發,持續20分鐘左右,就診於我院門診,心電圖提示v4-6導聯ST段下斜型壓低,以ACS急診入院。

進一步總結該病人特點為:1、既往史高脂血症病史8年,控制欠佳;2、個人史,無特殊病史;3、婚育史:24歲結婚,配偶及子女均體健;4、家族史:母親及舅舅有冠心病史,發病年齡不詳。

對該病人進行體格檢查:生命體徵 P 80次/分,BP 124/80mmHg,體重58kg,BMI為22.7kg/m2。頸靜脈無怒張,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乾溼羅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肝頸靜脈迴流徵陰性,雙下肢無水腫。心電圖提示II,III,avF,V4-V6 ST下斜型壓低0.2-0.3mv,I,aVL T波倒置。因此,初步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不穩定心絞痛以及高脂血症並動脈粥樣硬化。

進一步進行,患者入院化驗檢查結果,血糖4.46mmol/L,Hs-CRP為1.4mg/L,血脂正常。超聲心動圖也並沒有提示室壁運動異常。冠狀動脈造影提示LAD近段原支架內狹窄75%-90%,可疑血栓,TIMI3級;LCX中段散在斑塊TIMI3級;RCA近段狹窄75%-90%,可疑血栓,遠端原支架內未見再狹窄,TIMI2-3級。那麼,是否應該考慮超晚期支架內血栓形成?

接下來細細分析一下我們的質疑:

1,支架內再狹窄或血栓形成的原因?

經過檢查沒有明顯的心臟以外的因素,凝血系統異常,阿斯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血栓彈力圖-高嶺山檢查,結果顯示凝血功能未見異常,肝素未起效。血小板圖顯示ADP抑制率為79%,AA抑制率為100%。

3,患者為青年女性,冠脈病變嚴重原因是什麼?遺傳因素?環境因素?

人到中年,冠心找上門,難道真的要吃他汀藥物一輩子了嗎?

強化vs常規他汀:更多降低心血管事件

三步走確定血脂高不高

血脂不像血壓,沒有嚴格的正常值界限。同樣的血脂水平,對於張三屬於正常,對李四就不正常。血脂正常值不根據化驗單上的箭頭和參考值範圍。根據心血管風險評估出來的,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所患疾病不同,合併危險因素不同,正常值水平也不同。另外,是否用藥取決你的血脂水平是否超出了適合你自己個體特徵的“正常值”水平。

第一步:評估個體ASCVD處在第幾層

第二步:確定特定個體的血脂正常值

人到中年,冠心找上門,難道真的要吃他汀藥物一輩子了嗎?

圖:2017年中國血脂指南:ASCVD發病危險分層

下列任意條件者不需要按危險因素進行ASCVD危險分層直接列為極高危或高危人群:極高危患者是已經患有ASCVD,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穩定性冠心病,血運重建術後,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病等。高危則符合以下任意條件者:1、LDL-C≥4.9mmol/L或TC≥7.2mmol/L;2、糖尿病患者1.8mmol/L≤LDL-C<4.9mmol/L或3.1mmol/L≤TC<7.2mmol/L且年齡≥40歲。此外,其他個體應評估未來10年間ASCVD總體發病危險。以下為ASCVD的10年發病危險分層。

人到中年,冠心找上門,難道真的要吃他汀藥物一輩子了嗎?

圖:血清膽固醇水平分層

10年ASCVD發病危險為中危且年齡小於55歲者進一步評估餘生危險,以便識別出中青年餘生ASCVD危險為高危個體對包括血脂在內的危險因素進行早期干預。

ASCVD的10年發病危險為中危且年齡小於55歲者具有以下任意2項及以上危險因素者,定義為高危:1、收縮壓≥160mmHg或舒張壓≥100mmHg;2、非-HDL-C≥5.2mmol/L(200mg/dl);3、HDL-C<1.0mmol/L(40mg/dl);4、BMI≥28kg/m2;5、吸菸

確定干預的首要靶標

確定降脂目標值

2016年中國血脂指南指出,在極高危患者中,LDL-C<1.8mmol/L,非HDL-C<2.6mmol/L。對於高危患者,LDL-C<2.6mmol/L,非HDL-C<3.4mmol/L。對於中危/低危患者,LDL-C<3.4mmol/L,非HDL-C<4.1mmol/L。

2016年JAMA的一項薈萃分析,該研究檢索MEDLINE和EMBASE數據庫(1966-2016),入組49項研究的312175例對象,共發生39645例主要心血管事件。首要終點為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相對風險(RR)與LDL-C水平下降絕對值的相關性。主要冠脈事件5年累積發生率與LDL-C水平的相關性。研究結果顯示,不管是一級預防還是二級預防,LDL-C每降低1mmol/L,事件發生率都會降低。而且LDL-C每降低1mmol/L,主要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23%。因此,LDL-C降幅決定了遠期臨床獲益程度。

人到中年,冠心找上門,難道真的要吃他汀藥物一輩子了嗎?

降脂藥物的選擇?

對於降脂藥到底該不該用,既要考慮藥品有效性,也要考慮藥品安全性,堅持定期檢測,儘早發現藥品不良反應。而且,降脂藥不能停,停藥後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ASCVD風險升高,誘發板塊破裂,引發急性事件。

綜上所述,血脂遠非化驗單上的箭頭那麼簡單,吃不吃降脂藥,吃什麼降脂藥,吃多大劑量的降脂藥,需要很深的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做鋪墊。根據個體化目標值,找到合適的用藥劑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