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高考完陷入報志願的煩惱,這些經驗分享給有同樣困擾的考生

高考已經結束已經過去一週多,廣大考生估計已經從放飛自我的狀態中迴歸到新一輪的煩惱中了,那就是即將面臨的志願填報了。不管是選擇專業還是選擇學校,都成了很多人的煩惱,而且隨之而來的估計還有考生們和家長之間的矛盾。

困擾一:先選專業還是先選學校

這段時間因為分數還沒有出來,只能根據自己估算的分數來思考專業和學校的問題了。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疑慮,那就是先選專業還是先選學校。

考生高考完陷入報志願的煩惱,這些經驗分享給有同樣困擾的考生

1.先選專業

其實按照常規的邏輯來說,應該是先選擇專業的,因為這個才是和自己未來的人生規劃息息相關的。因此能夠確定專業,隨後選擇學校就容易的多了。

專業選擇指南:

選擇專業的時候如果有明確的目標,那麼就按照自己的理想專業來選擇就好了。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的高考考生來說,實際上根本不瞭解大學的專業到底是做什麼的。

這包括這個專業在大學裡面需要學習些什麼內容?

這個專業未來的就業方向是什麼?

於是很多人可能就因為一個專業的名稱而覺得這個專業自己覺得還不錯或者是自己一點都不喜歡。

後來大家進了大學之後,我聽到學生們的感慨基本上都是當年一點都不知道我們這個專業是做這些的。

其實在這個階段,學生們有必要好好了解下各個專業的實際情況,這些情況不僅僅是侷限於網絡上查詢到的專業介紹,更多的是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專業選擇重點:

第一,查詢相關專業開設的具體專業課程,可以再點開一些核心課程,尤其是實踐類課程,看看究竟是什麼內容。

第二,最好能夠像一些已經在大學中的人瞭解下專業的具體情況,包括課程情況以及技能培養。

第三,最完美的是諮詢現在剛畢業或者是畢業一兩年的這個專業的同學,他們是最清楚學校學習了什麼,而就業是否困難,最需要哪些技能的人。

考生高考完陷入報志願的煩惱,這些經驗分享給有同樣困擾的考生

第四,在瞭解這些情況之餘一定要好好利用下網絡資源。網上有很多專業核心課程的相關視頻,有空的時候不妨去視聽一下,看看自己的感興趣程度。

誤區提醒:

這裡也有些誤區要提醒各位家長。不是拆各位高中老師的臺,但是不得不說的一點是大家志願填報的時候一定不能完全聽取高中老師的建議,原因如下。

第一,我們的一些高中老師,尤其是比較有教學經驗的高中老師年紀其實是比較大的,因此他們所瞭解的專業情況有可能還停留在他們當年的狀況,但其實很多專業都已經有所更新了。

第二,各個專業其實真的是隔行如隔山,沒有深入學習其他專業其實並不完全瞭解其他專業的情況,因此不能想當然。尤其我們很多的老師都是師範類專業畢業的,畢竟考生們填報的專業並不僅僅都是師範類。而且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居然很多的同學並不是很想當老師。

第三,這一點也是站來實際情況上面來說的。我本人作為老師,依然不得不面對的一點就是,其實老師們並不是各個專業的精英者,因此很多發展的可能性可能瞭解並不是很全面。

2.先選學校

關於先選學校這一點,我還真是從小外甥身上理解到的。因為根據實際情況來說,大多數學生可能像他一樣並不知道自己對哪些專業感興趣,而且也完全不知道要從哪些專業的查詢上面入手。

而且高考過後的情緒其實並不是很好,感覺很煩惱,最不想去考慮的一件事情估計就是學習了,畢竟選擇專業這事還是學習。

但是現在這個階段高考考生們對於大學還是特別嚮往的,因此查詢起學校來或許會帶著一種美好的期待。

因此可以換個角度,先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學校,然後去查查這個學校裡面有哪些專業可以選擇,然後再去查詢這個專業具體是做什麼的,這也算是曲線救國了。

困擾二:聽父母的還是聽自己的

孩子有選擇,家長能支持,這當然是最好的一種狀況了。

但是估計很多人都不是處於這種狀態中,而是自己不清楚選擇什麼,家長還有自己的意見。

於是後來我們會發現很多學生在抱怨自己學習不好的時候會說,這個專業本來就是我爸媽讓我讀的,我一點都不清楚,也不感興趣。

這樣其實就比較尷尬了。

也有情況是孩子有自己想要選擇的專業學校,但是父母的意見卻不一樣,這樣也就帶來了新的矛盾。

關於高考報志願這件事還真是不能完全根據一方的意見來定。

畢竟孩子可能是意氣用事,並不清楚自己面對的是什麼。

父母可能是一廂情願,並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喜歡什麼。

這個階段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溝通,是要靜下心來去分析選擇各個專業的利弊。

父母關心的就業問題確實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為畢竟實際生活很重要。

但是孩子在意的興趣問題也很重要,這決定這他在大學中過的快不快樂,能不能發揮自己的特長。

所以不論是父母還是考生,還是要重複上面的步驟,瞭解清楚各個專業之後,在綜合分析,儘量做出一個雙方都比較滿意。

最重要的是自己不會特別後悔的決定。

困擾三:關於志願填報技巧

考生高考完陷入報志願的煩惱,這些經驗分享給有同樣困擾的考生

這個志願填報技巧的話,很多人有很多的說法,其實我也沒有一個覺得特別靠譜的訣竅,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

之前妹妹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就採取了大膽的一個策略。因為她當年的分數基本上也就是剛超過二本沒多少分,其實就是報本省很差的一些學校,都不一定能上,最後可能就會去一個特別差的學校了。

這個時候我們索性讓她選擇了一個在二本招生裡面比較好的外省學校,這個學校以往每年的分數線都是比較高的,基本上會接近一本線,而且在我們省就招2個人。

因為這樣的狀況其實分數中等的同學不敢報,害怕調檔,分數比較高的同學可能也怕不夠穩,不會列為自己的第一志願。

於是在這樣的巧合中妹妹就報了這所學校的第一志願,沒想到第一次就直接背錄取了。

因此她也成為當年他們同學中成績很一般,但是學校比大多數人都好。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有很多一本學校可能會有一些專業是二本招生的,因此會在一些省份是二批錄取,這樣的話以後學校說出去還是很好聽的。

畢竟人家大部分的專業都是一本學科,畢業證上面只有本科學位,並沒有一本二本之分。

這一點其實就是跟大家分享下,如果成績高一點想穩一點的那就要慎重一些。

如果成績剛過線不多的話,那考慮的時候不妨嘗試下大膽搏一把。當然要是自己能夠承擔後果的。

不僅是我妹妹,其實當年我們高考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情況,一個超過一本線也不是很高的同學居然也進到了名校。

困擾四:家長與孩子的關係處理

叛逆期的孩子和家長這個時候特別容易產生矛盾,因此關係處理也成為很重要的一點。這個如果有人感興趣的話下次我再具體跟大家聊聊。

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