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培科:勿將股市和IPO作為名利場

最近A股市場的IPO和發審委備受矚目。11月7日上會的6家公司有5家被否決,過會率不到17%,其中上海錦和商業還是第二次過會被否。這讓很多人感嘆A股IPO過會率太低了,中國股市又將進入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尷尬歲月。尤其在目前權力發審和市場信息萎靡的情況下,IPO節奏的快與慢都很難得到市場認同,依靠加速IPO抑制殼資源炒作的意圖似乎也站不住了腳。

自去年IPO加速以來,排隊等待IPO的企業數量確實出現了減少,“堰塞湖”的壓力也有所減輕,但IPO的質量和新股業績變臉的數量也在大比例增加。我在上半年時曾做過統計,2016年至2017年一季度A股市場380家公司完成了IPO,其中2017年一季報業績下滑的公司有106家,佔比近28%,其中32家公司在今年一季報出現了虧損,佔比8.4%。截止目前這一趨勢並未發生改變,只是近期IPO過會審核趨嚴,想矇混過關的企業數量有所減少,顯然監管層意識到,不能為了解決IPO“堰塞湖”而製造大量的問題上市公司,尤其在這兩年市場信心不足的情況下,謹慎選擇優質上市公司是非常必要的。

基於此,監管部門為了解決“堰塞湖”問題和抑制殼資源炒作,採取了加速IPO的舉措,同時對併購重組從嚴監管,對中概股迴歸實施收緊策略,這一政策組合最近已悄然發生變化。截至11月7日,9月底履職的第17屆發審委審核的36家公司僅有20家過會,佔比56%,否決率則高達36%,另有3家暫緩表決。而今年前3季度的否決率為13%,去年則不到10%,當然這也與新發審委員“新官上任三把火”有關,至於未來還會不會繼續堅持如此嚴格的審核標準,目前還不好判斷,但加速IPO的理念顯然沒有得到市場的普遍認同,現在有可能是在修復市場信心。

另外,360借殼江南嘉捷的消息傳開後,A股市場的小盤殼資源概念股再次興風作浪。此前由於IPO提速和併購重組從嚴監管的原因,殼資源炒作一度出現了降溫,現在IPO難度增加和中概股借殼迴歸後,反而助長了殼資源炒作的氣焰。如此一來,政策組合拳已經被打散了,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堅持的從嚴監管理念是否會發生改變又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當然,也有傳聞說證券監管部門又要換新領導,監管部門如果頻繁換人、監管政策如果朝令夕改、缺乏連貫性,對於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是不利的,而且股票市場很容易被人作為名利場來經營,而非踏實監管之責和保護投資者權益。而且A股市場的監管領導有個特點,大都來自銀行體系,管銀行與管股市其實是兩個概念。銀行是按照風險審慎、安全監管為原則;而資本市場本來就是一個波動的市場,如果用不漲不跌來管理市場則是敗筆,如果股票市場缺乏活力,整個股權市場、投資市場都會缺乏活力,支持實體經濟創業、創新的力量也都會減弱,因此股票市場必須有一定的活力,否則資本市場對支持實體經濟轉型的力量也會減弱。

目前監管部門的政策反覆似乎也在預料之中,其實在他們加速IPO、抑制再融資、限制跨界併購重組、收縮中概股迴歸之際,我就曾指出此舉藥不對症,很難通過這些舉措來徹底抑制殼資源炒作。現在一旦政策出現反覆,殼資源有可能還會再次被炒作。殼資源之所以被A股市場屢屢爆炒,並非併購重組和中概股借殼迴歸之過,主要是股票供給被行政控制,供給與需求不能有效平衡,加上註冊制又被推後,退市制度毫無進展,新公司IPO進不來,殭屍公司無法退出,殼公司自然就有了被炒作的空間,因此要想遏制殼資源炒作必須得從根本矛盾上著手。現在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股市供給側改革,適時啟動註冊制改革和完善退市制度,這也是改善A股質量、抑制殼資源炒作和改變市場面貌的唯一辦法,指望幾個嚴格審核的發審委員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目前A股市場恰恰不需要人治,而是需要法制化、市場化、規則化的市場環境。

當然,改革權力發審制度、實施註冊制改革並不意味著要加速IPO,而是應該根據市場配置資源的核心來著手,應該鼓勵存量的優質上市公司進行深度產融整合和產業併購,而對新股發行要遵循補缺式發展,對於新技術、新商業模式、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戰略新興產業的龍頭企業鼓勵IPO,而對於傳統行業裡已經有若干家上市公司的行業要採取IPO抑制,可鼓勵產業併購,否則新股發行會沒完沒了,股市質量永遠也無法提升。

雖然A股市場出現了很多概念式重組和質量不高的定增項目,但決不能將併購重組和跨界定增一棍子打死,對於真的借重組定增之名炒作股價的花式併購重組確實要嚴厲打擊,但決不能否定併購重組的作用。從企業和產業發展的歷史規律來看,任何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都需要產業重構和增量資源重組,尤其很多剛剛完成IPO的企業,其實原有的發展邏輯和發展週期都到了頂點,只能算剛剛走完一個發展週期,新的發展才剛剛開始,需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平臺進行深度產融整合,從戰略構建、主業架構、人力資源、公司治理等都需要升級。做得好的企業能夠迅速脫穎而出,其不二法門就是深度產業併購整合。尤其在經濟增速下行期,優質企業的數量較順週期時少得多,這也是造成“資產荒”的主要原因。因此,對IPO過會審核從嚴監管是必要的,但應該把適當的選擇權歸還給市場機制,而非繼續權力審批。

顯然,當前應該加快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不能僅僅指望那幾個發審委員良心發現。現在應該著手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和退市制度改革,新股發行不妨嘗試放開發行價直接作為上市價,將上市公司募投額度作為基礎,超募部分可以掛在專門賬戶,等到二級市場股價跌破發行價超過50%時,再用這部分資金在二級市場回購股份予以註銷(跌幅進入50%時停止回購,跌破再回購),這樣一來發行定價過高自然會跌破發行價,新股炒作的利益鏈條自然瓦解,這樣就會給盲目炒新的投資者予以教訓,新股發行如果大量跌破發行價,參與度自然就會下降,IPO衝關發行的積極性也就自然降低,新股發行也就會趨於理性和市場化。否則,在目前的制度背景下大量供給新股必然會衝擊二級市場信心。

同時,應該加快完善退市制度,讓不符合資本市場要求的垃圾企業儘快退出市場,還投資者一個優質的投資環境和投資標的。當然還得想辦法來營造市場信心和吸引增量資金進入,讓A股市場儘快恢復活力和市場化功能。在目前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和中國逐步參與全球治理的新時期,應該讓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讓股票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以充分支撐新時期的中國經濟形態。

因此,維修資本市場制度漏洞和維護市場信心迫在眉睫,改革中國金融體系、頂層架構中國金融戰略也是刻不容緩。

蘇培科簡介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CCTV財經評論員。境內外多家主流財經媒體的專欄作者和特約財經評論員。

歡迎與作者蘇培科交流:[email protected]

蘇培科財經文集:http://blog.sina.com.cn/spk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spk

騰訊微博:http://t.qq.com/supeik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