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孝南
首先勘誤,二戰日本並沒有“混成軍”的編制稱謂,日軍單一兵種的最大單位是“聯隊”,聯隊以上的所有編制都是諸兵種合成部隊,共旅團、師團、軍、方面軍和總軍五個層級,加註“混成”二字的只有特別成立的“混成旅團”。關於方面軍、師團、獨立混成旅團、支隊等編制筆者已經有過專門的回答,專業而全面的研討二戰日軍編制確實篇幅過長,本文重點介紹日軍的“軍”。
日本軍隊的“軍”是師團以上、方面軍以下的重要戰役編成,由於日軍師團人數編制龐大,因此類推下來其“軍”的編制已經等同於其他參戰國“集團軍”的規模,西方關於二戰戰史的文章裡,也經常稱謂日本的“軍”為“集團軍”。根據作戰任務的不同,日本的“軍”分為兩種,即有正式序列番號的野戰“軍”和負責守備佔領區的警備“軍”。
整個二戰時期,日軍在中國戰場及周邊編成的警備“軍”共有三個,即侵佔內蒙古的“駐蒙軍”、侵佔半島的“CX軍”、侵佔我國寶島的“TW軍”;由於上述地區並沒有大規模的抗日主力部隊存在,所以警備“軍”的兵力配置要低於正式序列的軍級部隊,一般以1到2個師團為基幹,加強一些獨立混成旅團、守備隊或野戰補充隊編成,比如“駐蒙軍”隸屬於華北方面軍,僅轄一個乙級師團和二個騎兵集團(旅團級)作為基幹兵力,“CX軍”一般也維持在兩個師團左右(最早的第19、第20師團)。
注意,“關東軍”可不是軍級編制,它是日本最大的部隊編成“總軍”級,關東軍下轄有方面軍、軍的作戰序列,級別很高,司令官是大將軍銜,而軍級單位的司令官基本為中將。
而正式序列的野戰部隊“軍”級部隊,在抗日戰爭初期通常下轄三個野戰師團,由於戰爭規模不斷擴大,日寇的部隊數量也逐步增多,序列和番號的變化也較大,難以短文描述,只能簡略介紹。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在中國戰場日寇有三個“軍”級番號,華北地區:華北方面軍指揮的第1軍(香月清司中將)、第2軍(西尾壽造中將),這兩個軍各轄三個主力師團;淞滬地區:上海派遣軍(最初是軍級單位,隨著兵力不斷加強,已經成為方面軍建制,直轄5個師團)指揮的第10軍(柳川平助中將),正是這個第10軍(三個師團)自杭州灣的金山衛登陸,直接造成中國軍隊淞滬會戰失敗和大潰退。
1937年底,日本總共才有24個師團,其中投入中國戰場21個,朝鮮1個,本土留駐2個;而在中國戰場上的分佈是:華北地區7個師團(兩個軍6個,方面軍直轄1個)、華中地區9個師團(華中派遣軍)、東北的關東軍5個師團,所以“軍”的番號還不多。
到武漢會戰結束後,中日雙方加入戰略相持階段,日軍對在華兵力和序列也進行了調整,維持時間最長的狀態是:華北方面軍轄三個“軍”,第1軍(太原)、第12軍(濟南)和駐蒙軍(張家口);華中派遣軍(方面軍)轄二個“軍”,第11軍(漢口)、第13軍(上海);華南方面軍(番號後取消)轄第21軍(廣州),上述共計六個軍的番號(關東軍暫不計入)。
關於軍級編制的兵力,也不盡相同,要根據作戰區域和作戰任務決定,華北地區中國軍隊較弱(八路軍和國民黨雜牌軍),第1軍和第2軍、方面軍直屬部隊總計20餘萬人,每個軍不超過10萬兵力;由於華中地區駐紮著蔣系中央軍主力,所以1942年“華中派遣軍”總兵力多達33萬餘人,其中主力第11軍佔一半稍多的兵力,約20萬人馬,方面軍直轄及第13軍所部共約10餘萬人。
1941年底關內戰場成立“中國派遣軍”的總軍級司令部(畑俊六大將升任、華中派遣軍撤銷),到1944年日寇為打通大陸交通線發動“一號作戰”時,又從國內和關東軍大量抽兵加強關內戰場,僅第11軍就接收新兵8萬,在華兵力出現一個膨脹期。
編制序列也增大:華北方面軍增加一個第43軍,演變成“第1軍、第12軍、第43軍和駐蒙軍”四個軍級單位序列;華中地區新成立第六方面軍,下轄第11軍、第20軍和第34軍,同時指揮華南的第23軍(番號變動),派遣軍司令部直轄滬杭地區的第13軍,中國關內戰場共計九個軍級番號。
(1944年關內戰場日本的軍級建制略圖)
在這一期間,戰犯岡村寧次大將先從華北方面軍司令調任第六方面軍司令,不久升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與關東軍總司令山田乙三大將平級。另外三個總軍級單位是:“第一總軍(國內)、第二總軍(國內)、南方軍(太平洋戰場)”。
補個知識點,1942年以後日軍師團由四單位改制成三單位,師團不再轄旅團建制,為執行治安和輔助任務,日軍又成立了部分“獨立步兵旅團”,與“獨立混成旅團”並非一回事。
度度狼gg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軍隊往往採用的是軍、師、旅、團、營、連、排、班的編制;但二戰時期的日本卻是個例外,採用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這樣的編制。
(一)、師團
一般而言,師團已經是日本最高的常用軍事單位了。師團又分為四大類,分別是甲類師團、乙類師團和丙類師團和丁類師團。
1、甲類師團
這是日軍中最為精銳的部隊,二戰期間整個日軍只有17個甲類師團。
這17個師團的成立時間在1915年之前,說白了也就是老兵 ,裝備著日軍最為精良的裝備。一個甲類師團的人數在2.7萬以上。
2、乙類師團
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日軍開始大規模的徵兵,組建新的師團。這類新組建的師團被稱為乙類師團,大約有近百個這樣的師團。
乙類師團的裝備遠不如甲類師團,經過了簡單的訓練便投入了戰爭 ,戰鬥力較甲類師團差遠了。
3、丙類師團
在二戰後期,日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就連日本本土也受到威脅。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日軍再一次大量徵兵,組建了200來個新的師團。
丙類師團裝備很差,幾乎沒有經過訓練,絕大分駐守在日本本土。
4、丁類師團
日軍侵華期間,佔領了我國大片領土。為了維持在佔領區的統治,日軍在國內徵調了新兵過來。
丁類師團的戰鬥力大概介於丙類師團和乙類師團之間。
(二)、混成軍
日軍的混成軍實際不是一個常駐編制,只是一個戰時的臨時性編制。
隨著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日軍師團的數量呈現爆炸式增長,因此在師團之上,日軍設立了混成軍的編制。
一個混成軍下轄數個師團,差距非常大。比如說日軍第二軍下轄了3個師團 ,總兵力在5到7萬之間,最高長官為中將;
而日軍中的王牌第11軍下轄7個師團,總兵力達到了10多萬人,最高長官為大將。
小鎮月明
自侵華戰爭開始,師團是日本陸軍最基本的作戰單位,下轄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等,一個齊裝滿員的甲級師團,總兵力大概在28000人左右。
但在與國軍舉行大規模的會戰時,雙方投入的兵力動輒數十萬,就不是一、二個甲級師團所能對付了,因此日軍也會組建軍級戰鬥單位。
自1937年8月26日,日軍組建第1軍以來,先後在華組建有10餘個軍級戰鬥單位,除了第1軍外,還有第2軍、第3軍、第4軍、第5軍、第6軍、第10軍、第11軍,第12軍、第13軍等。
以國內最熟悉的日軍第11軍為例,此軍算得上是日軍頭等主力,轄第3師團、第6師團和第13師團三個常設精銳師團,總兵力在10萬人以上。
在第11軍最強盛時,總兵力一度達到了15萬人,是侵華日軍的一支機動部隊,也是一支極難對付的部隊。
先期,在武漢、廣州淪陷後,第11軍總部常駐武漢,伺機東征西討,屢次與國軍作戰,不過到了中後期,隨著某些精銳部隊被陸續調出,只能編制一些獨立混成旅團和警備三單位制師團來湊數了。
到了最後,除了3、13等主力師團外,其他部隊多為由獨立混成旅團升級成的兩旅團制師團,戰鬥力也大不如前了。
綜上,日軍一個軍級戰鬥單位人數大約在10萬人左右,因為至少有3個師團的編制,以每個師團28000人計算,加上軍部直屬部隊,以及數個獨立混成旅團,差不多有10萬人的編制。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師團是日本陸軍具有獨立作戰能力的最高固定編制。日軍的師團是戰術單位,為了戰役的實現,日軍在師團上面組建了軍。日軍的軍相當於中國的集團軍,但編制不固定,是臨時編組而成,編制規模以作戰任務而定。通常下轄若干個師團、獨立混成旅團以及直屬部隊,人數幾萬人和十幾萬人不等。日本軍的司令官通常由陸軍中將擔任,其下設置參謀長和參謀副長,參謀長為陸軍少將,參謀副長為陸軍少將或大佐。
日軍軍的番號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按順序編排,如第一軍;一類以駐防、作戰地域命名,如關東軍;第三類是以兵種命名,如機甲軍。
在中國戰場的日軍第11軍,最多時下轄9個師團、4個混成旅團,以及直屬山炮聯隊、野戰炮聯隊、工兵聯隊等聯隊,總兵力高達20多萬人,一個軍的實力都快趕上一個方面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