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使臣進貢,唐朝宰相笑了,引發了一場戰爭,創造了一個成語

文/龍傲

唐開元15年,契丹王李邵固派其大將可突幹帶著大量貢品來長安。朝堂之上,宰相李元紘看到可突幹長相難看,竟然哈哈大笑起來。可突幹受到這種羞辱非常生氣,帶著一腔怒火離開了長安。左丞相張說斷言說:“可突幹狡詐而兇殘,獨攬契丹大權很久了,人心都歸附於他。奚人和契丹一定會反。”可是唐玄宗不以為然。

契丹使臣進貢,唐朝宰相笑了,引發了一場戰爭,創造了一個成語

果不其然,可突幹回去以後,勸契丹王李邵固反叛,可是李邵固不願意。於是可突幹殺了李邵固,立屈烈為契丹王,率領契丹人脅迫奚人一起反唐,然後歸降了突厥。玄宗還是不以為然,只讓幽州長史趙含章為幽州節度使,出兵攻打。趙含章打敗了可突幹。可突幹逃到塞北,又收集數萬騎兵殺向幽州。

此時鎮守幽州的是薛仁貴之子薛楚玉,見敵軍來犯,於是派郭英傑、吳克勤領兵退敵,可是隊伍裡有奚族部眾,奚族與契丹本是一支,於是不戰而散,唐軍大敗。幽州告急,唐玄宗命張守珪為幽州節度使,出兵討伐契丹。

張守珪是山西人,從小跟著父親漂泊到邊境,成年後參軍,一步步從小兵上升到軍區司令,是玄宗時代最神秘的將領,不僅戰績漂亮,而且是他提拔了安祿山。張守珪一面整頓人馬,一面修固城牆。

可突幹看到沒有強攻的機會,就派遣使者前來假意投降。張守珪明知使者是來窺探虛實的,便說:“既然派你來和好,我會派人隨你到貴處撫慰。”張守珪隨後派王悔代表唐朝隨契丹使者持節往撫,並囑咐暗中尋找機會,從內部瓦解敵人。

王悔和可突乾的第一次見面,在契丹王牙帳前面的草地上,準備了烤全羊、馬奶酒。他們摸不透王悔的身份,按照高級官員的規格,隆重招待了他。在聊天時,王悔發現了不和諧的聲音,有些契丹高層,對於這次和談沒什麼興趣,對王悔的態度相當傲慢。

契丹使臣進貢,唐朝宰相笑了,引發了一場戰爭,創造了一個成語

剛巧契丹小卒中,有一個王悔認識的人,他告訴王悔,分掌兵馬的衙官李過折與可突幹不和。這條情報對於王悔太重要了,在出發前,張守珪就有過指示,契丹投降,他們的功勞不會太大,但是如果能趁機消滅契丹主力,併入大唐版圖,將是不世之功。

王悔找機會與李過折聯絡感情,另一方面卻大誇可突乾的才能。李過折果然動怒:“可突幹發動這場戰爭,人民慘遭塗炭,何才可取?”王悔乘機進言:“李將軍一世英雄。你若能除掉可突幹,我在唐王面前保舉,至少可拿到王爵。”王悔的話正中李過折的下懷,於是王、李二人擬定了舉事計劃。夜幕降臨時,王悔悄悄離開了契丹部落,連夜騎馬回到了前線。

王悔走後的第二天晚上,李過折率兵闖入可突乾的營寨。當時可突幹醉酒熟睡,在不知不黨中被李過折砍掉了腦袋。可突乾的餘部涅禮又殺了李過折,契丹陷入混亂之中。張守珪親自率兵攻打契丹,大敗敵人,活捉涅禮。涅禮表示,以後不會再反叛唐朝了。張守珪放了涅禮回去。直到這一刻,才算是徹底平息,參與事件的人都死了,勝利者只有張守珪。

契丹使臣進貢,唐朝宰相笑了,引發了一場戰爭,創造了一個成語

張守珪平定契丹,關鍵在於先挑起敵人的內訌,把“清水”攪混,然後趁亂前去“摸魚”。“渾水摸魚”由此而來。

(史書《舊唐書》有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