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丸防治“頑症”

六味地黃丸選自宋代太醫錢乙所著《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地黃丸”方,是滋陰補腎的代表方藥,適用於腎虛、頭暈耳鳴、腰膝痠軟、消渴、遺精等症。方中重用熟地黃,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為君藥。山萸肉補養肝腎,並能澀精;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精,共為臣藥。三藥相配,滋養肝脾腎,稱為“三補”。配伍澤瀉利溼洩濁,並防熟地黃之滋膩戀邪;牡丹皮清洩相火,並制山萸肉之溫澀;茯苓淡滲脾溼,並助山藥之健運。三藥為“三瀉”,滲溼濁,清虛熱,平其偏勝以治標,均為佐藥。六味合用,三補三瀉,其中補藥用量重於“瀉藥”,是以補為主;肝脾腎三陰並補,以補腎陰為主。

六味地黃丸防治“頑症”

老年皮膚瘙癢 老人不明原因的瘙癢,多與皮脂腺功能減退或植物神經功紊亂有關。六味地黃丸有增強雄激素分泌、減慢皮脂腺萎縮、緩解皮膚乾燥等作用。患者可服用六味地黃丸(濃縮丸,下同),每次8~10丸克,每日服2次,5天1療程,連服2個療程。如與防風通聖丸合用,止癢效果更佳。

糖尿病 六味地黃丸有一定降糖效果。臨床應用表明,本品丸與黃連素合用,對老年糖尿病療效確切,其總有效率可達97.91%,尤其對糖尿病伴發高脂血症、高血壓及心律失常者尤為適宜。每次口服8丸,每日服2次,3個月1療程,可連服1~2療程。

口腔潰瘍 六味地黃丸有增強免疫和抗病能力,能縮短潰瘍癒合時間、減輕潰瘍疼痛程度,且能控制潰瘍復發,尤其適用於陰虛火旺型口腔潰瘍病人。每日2次,每次服8丸,7天1療程,可連服2~3個療程。

老年性陰道炎 主要表現有白帶增多、黃水樣、外陰瘙癢等。絕經期婦女發病率較高,主要與雌激素水平降低導致陰道防疫功能下降有關。六味地黃丸成分有類似雌激素的生理效應,可增強陰道抵抗力,有助緩解陰道炎症狀。每日服2次,每次8丸,連服7天1療程,連服2~3個療程。

骨質疏鬆 六味地黃丸能補腎壯骨,有助防治骨質疏鬆,尤其預防絕經期後骨質疏鬆效果更好。臨床證明,本品可有效緩解骨松患者症狀,改善骨松患者骨折好發部的骨密度。每次服6~8丸,30天為1療程,可連服3~4個療程。如與補鈣西藥合用,能增強補鈣效果。

白癜風 六味地黃丸能滋養精血、潤澤肌膚。患者服後能通過提高機體細胞免疫,激活酪氨酸的活性,從而催化黑色素生成,使白斑逐漸消退。用法每日 2 次,每次8~10丸,3~6個月1療程。

矽肺 臨床證明,六味地黃藥對矽肺有輔治效果。比如用漢防己甲素(100毫克3 次/日)與六味地黃丸合用,每週同服6天,連用 2個月,可使矽肺患者咳嗽、咳痰、胸痛及呼吸困難明顯改善,並能使支氣管及肺部的感染率下降。

相關鏈接:用藥注意事項

1.陽虛怕冷、痰多溼重,脾胃過虛之人,不宜服用。

2.感冒或服藥後妨礙胃腸消化時,應暫停服。

3.如非濃縮丸,用量可按說明書服用。

(文/副研究員 蒲昭和成都中醫藥大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