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人影響,但所有這些,只需父母一句話便能化解

前幾天,我看到小區裡,一個5-6歲的小男孩,追著一群大孩子在玩,大孩子有時候跟他說幾句,有時候就自顧自玩耍。

不知道誰呼喊了一下,大孩子一陣風似的跑向小區門口,小男孩也跟在大孩子身後跑,但他跑的太慢,很快就被甩了。

小男孩又回到兒童樂園,自己玩著滑滑梯。

這時,小男孩媽媽衝過來,大聲問他:“是不是他們又欺負你啦?媽媽跟你說過別和他們一起玩!”

其實,小男孩在被大孩子甩掉後,或許有點失落,但並沒有很強烈,反倒是媽媽的話,將原本極少的消極情緒強化了,結果反而讓孩子很受傷。

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人影響,但所有這些,只需父母一句話便能化解

我記得我兒子讀幼兒園時,有次,我穿了條破洞牛仔褲去接他放學,結果他被同學嘲笑了一路,很不開心。

回到家,他很認真地問我:“媽媽,我們家很窮嗎?我們家是不是沒錢了?”

在正面回應他的問題之後,我問他:“為什麼會有這想法?”

兒子看看我,再看看我褲子,說:“那你為什麼要穿這樣的褲子?同學們都笑我了。”

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人影響,但所有這些,只需父母一句話便能化解

其實,那一刻我的腦海中也有很多想法,比如:這些孩子真沒教養,不喜歡也不能這樣說話啊……

可如果我就此停留在這兒,並不加剋制地向孩子傳達出我的想法,那麼,孩子會怎麼想?怎麼做呢?

對這些同學產生敵意幾乎是肯定的。

而敵意的後果:兒子內心夠強,頂得住壓力,但也失去朋友;也可能頂不住壓力,轉而攻擊自己,產生自卑。

這兩種都不是我希望看到的狀況,所以,調整2秒後,我看著兒子,表情放鬆,語氣輕快,語速適中地說:

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人影響,但所有這些,只需父母一句話便能化解

“媽媽今天穿的這條牛仔褲,叫破洞牛仔褲,是媽媽新買的,上面的洞是故意做出來的,買來就這樣,不是穿舊了磨破的。

破洞牛仔褲是種時尚,因為這樣設計的褲子,有留白,有層次,好搭配,同時也是種時尚態度:隨性、自由、不羈、放鬆的體現。

當然,所有衣服褲子都有適合穿的場合,破洞牛仔褲在一些正式場合不適合穿,但來接你放學是完全沒問題的。

至於同學嘲笑你,那說明他們還小,不懂時尚,也或許他們不接受這種時尚,都無所謂,關鍵是你覺得媽媽穿得好看嗎?”

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人影響,但所有這些,只需父母一句話便能化解

兒子聽完,鄭重地從頭到腳打量了我一番,然後說:“嗯,好看的!”

“行了,那就可以了。媽媽改天幫你也買一條~!”我以愉快的口吻結束了這次談話。

兒子也雀躍起來,不再有心事,跑一邊玩去了。

第二天一早,兒子去幼兒園前,我問他:“今天我還想穿破洞牛仔褲,你介意嗎?”

兒子立馬回:“當然不介意啦,你穿好了。”

送他到園門口,恰巧遇到昨天嘲笑他的孩子,這幾個孩子一見到兒子,又說:“你媽媽穿破了洞的褲子出來,哈哈哈……”。

這時,兒子不卑不亢,理直氣壯地回他們:“這叫時尚,你們自己不懂!”

說完自個兒往幼兒園裡走去,那幾個孩子頓覺沒趣,反而跑去拉著兒子的手一起進園去了。

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被人影響,但所有這些,只需父母一句話便能化解

又過了一週,我給兒子也買了條破洞牛仔褲,在他穿去幼兒園前,我問他:“怕被同學嘲笑嗎?”

他想也不想,脫口而出:“這是時尚呀,不懂的人才嘲笑。”

那天放學回來,他很開心,跟我說:“今天老師和同學都誇我帥呢?我自己也感覺很帥!”

這件事裡,可以明顯感受到,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任何外來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到他們看待世界的眼光。

不過好在,這所有因素中,父母是排位第一的,特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擁有絕對實力,完全可以憑一己之力,對抗孩子所處的小小世界對他的各種擾動。

而排位如此之高的父母,一定要對自己的言行有所約束、剋制,否則對孩子的傷害也是高於其他任何人的。

--End--


大家好,我是處處有心,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市心理學會會員。致力於青少年行為問題、親子關係、婚姻情感、個人成長等方面的諮詢和研究。

新浪微博:處處有心·青少年行為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