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兵變為什麼沒有救駕軍隊來保護太子李建成?

藝刺

玄武門事變發生時,太子李建成有多少軍隊?

李建成是儲君,可以合法的直轄部分軍隊。據《大唐六典》記載:東宮領有親、勳、翊三府及廣濟等五府府兵,初步估算,常駐在東宮內的衛士多達千餘人,如果算上駐紮在城內各處的府兵和齊王府衛隊,李建成在事變當天可以直接調動的軍隊有數千人,事後也證實,當日攻打玄武門的太子軍隊在2000人左右。

那麼李世民有多少軍隊呢?

李世民手下精兵猛將如雲,但遺憾的是這些人都歸屬國家,並不能由秦王府直接調動。所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前,秘密調動了800死士,由長孫無忌、侯君集等人統率。因兵力相差懸殊,李世民又調動秦王府僅有的70餘騎兵,由尉遲敬德統率,作為後援。

為什麼李建成的軍隊沒有救援?

因為來不及。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精心策劃的,在其秘調800勇士的消息洩漏後,李建成向李淵告狀,但李世民卻反告李建成、李元吉淫亂後宮。所以,玄武門事變前夕,李淵詔三兄弟入宮對質。入宮前,齊王李元吉預感不對,建議召集東宮和齊府衛隊,稱病不去,靜觀其變。

李建成卻認為玄武門為自己所掌控,無需多慮,認為入宮自見分曉,到時李淵自會處置誣告的李世民。但讓李建成出乎意料的是,他與李元吉剛進入玄武門,城門隨即關閉,李世民帶伏兵從旁殺出,李元吉拉弓射李世民,因太過驚慌沒能成功,而李世民卻一箭射中太子李建成,對方當場死亡。

聽到消息的東宮車騎將軍馮立、副護軍薛萬徹急忙帶2000精兵趕來護衛,但不料被玄武門所阻,猛攻無果後,又採取“圍魏救趙”辦法,轉而去攻打秦王府,但為時已晚。尉遲敬德拿著太子和齊王的首級趕回齊王府,東宮府兵潰散。

整件事情的關鍵就在玄武門。

玄武門作為皇宮北大門,負責宮廷禁衛,但卻在事變當日莫名其妙放李世民的800死士進入埋伏,又在太子和齊王進入後突然關閉城門,選擇站位李世民。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當日玄武門守將為常何,此人是李建成黨羽,但卻秘密被李世民收買,此外,玄武門左右屯營敬君弘、呂世恆本屬宮中衛隊,但也被李世民收買。顯然,自信玄武門有自己人守衛的李建成,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親弟弟早已謀劃好了一切,還收買了自己的黨羽。


秦皇漢武

先說一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的背景。

當時李建成與李世民奪位競爭愈加激烈,李建成不斷逼迫,李世民在部將屬官的勸諫下,決定發動政變奪取皇權。

當時,突厥進犯大唐的邊境,唐高祖李淵下令讓李世民率領唐軍前往邊關痛擊來犯之敵。李世民擔心離京有變,就決意發動政變。

李世民文韜武略,在政變前做足了準備,李建成和李元吉可能出現的援軍自然也在他的考慮範圍以內。

以有心算無心,李建成和李元吉當時身邊根本沒有多少人,而且政變發生的地點——玄武門。當時李淵還在,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宮是不可能帶很多人的,甚至武器也沒多少,而李世民買通了宮門守衛,把自己的人安排進了宮門,等李建成和李元吉一進來,關門,殺。

話說回來,李淵在哪?他也是一個雄才大略之人,兒女們個個非凡,所以,政變同時,李世民派尉遲恭帶人成功控制住了李淵,防止這位老爹搞事。

李建成和李元吉拼死抵抗,但還是寡不敵眾,最終被殺。

而在他們被殺前,他們的府兵已經在薛萬徹的帶領下來到了宮門之外,但是苦於宮門緊閉,他們人手不夠,攻不進去。

薛萬徹於是想去攻打秦王府,拿李世民的親眷威脅李世民,就在此時,李建成與李元吉都已被射殺,李世民的手下拿著兩人的首級宣示玄武門,薛萬徹感到大勢已去,不得已逃走。

連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府兵都沒能救援,更不用說遠在軍營的軍隊了(李建成手裡有直屬軍隊),等他們收到消息,政變都結束多時了。


平沙趣說歷史

玄武門兵變改變了一個朝代,但裡面有個人卻不知去向,唐太宗只用一句話記錄了這位在關鍵時刻不可或缺的人物。唐太宗到底在刻意掩飾著什麼真相?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的天策上將、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市)大內皇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流血政變。宣武門兵變的結果就是,唐高祖李淵被軟禁,原太子李建成,四皇子李元吉,還有太子府與齊王府裡李建成、李元吉所生的十個未成年的孩子和他們的家眷親信上百人。

在這次兵變中,尉遲敬德大展神威,射殺了李元吉,挾持李淵,逼宮奪取兵符,剿滅太子府與齊王府,所謂是戰功赫赫。在兵變之後,尉遲敬德得到的封賞也最多,得到了1300戶的封邑。但是,當時作為大唐第一猛將的秦瓊卻幹嘛去了?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歷史一千多年了!史書上只用一句話點出了當時秦瓊的去向,說玄武門之變後,秦叔寶被賞賜了封邑七百戶。這七百戶封邑說多也不多,除了尉遲敬德的一千三百戶外,張公謹、侯君集得到的封邑是一千戶,也比秦瓊多;說少那也不少,當時參加兵變的遠不止他們幾個,秦瓊這份封賞也名列前茅。我們都知道,秦瓊是大唐最為忠義耿直的武將,無功不受祿的事他做不出來,所以說,秦瓊沒有參與宣武門兵變的說法也不成立,只能說,秦瓊在政變中扮演的角色不同。

史書上說:秦瓊隨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竇建德、劉黑闥,被李世民封為馬軍總管,領先鋒官印,每當對陣的時候,秦王總是命秦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於萬眾中,萬軍莫敵。因此,在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心目中,秦瓊是奪取帝位的最大威脅之一。李建成曾想方設法的要把秦叔寶調離秦王府,李元吉更明白地說,一旦能殺了李世民,第一個要殺的就是秦瓊。所以,秦瓊與李世民是解綁不開的,秦瓊侍奉過多位主子,深知政治之變,不可能不明白他與李世民同命的這個道理,所以,在李世民發動兵變的時候他不可能不參與,因為一旦李世民兵變失敗的話,所有參與兵變的人除了秦瓊以外,沒有人有必死的理由。那秦瓊哪去了呢?

第一,李建成與李元吉忌憚秦瓊,他們倆一看到秦瓊就會有防備。李世民肯定知道這一點,他要保證兵變的突然性,肯定不能讓李建成有防備,從事實上看,李建成也確實沒有防備,才能讓李世民一箭射死。而後,李世民也因為親手殺兄而變得不理智,被戰馬掀了下來,然後被李元吉勒住脖子,差點就死在李元吉手裡了,這時候才有尉遲敬德射殺李元吉、張公謹、侯君集等人救駕的大功勞。他們封邑特別多就是有這個救駕的加成作用。

第二,政變是一場預謀許久,準備許久的軍事行動。我們要從當時的軍政體制上來看特別分析,在當時,李淵才是大唐最高的行政統治者,也就是說,李世民雖然戰功卓越,但李世民僅僅只是秦王而已,地位甚至不如太子李建成,雖然擁有兵權治下多有軍兵,但是那是在皇城之外,根據當時的軍政體系,皇城內屬於御林軍的管轄範圍,之後還有城門護衛等等。反而李世民在城裡只有少數家丁護衛。總之,李淵手裡直接掌管的兵馬數量不少,在這支武裝力量還存在的情況下,就憑尉遲敬德手裡的幾百人根本就沒法挾持李淵的能力,也沒有剿滅太子府與齊王府的能力,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從帝王角度來看,李世民殺了李建成與李元吉後,李淵沒有其他太子,肯定會傳位給李世民的,但是作為皇帝如果他還有權力的話,他會赦免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孩子,畢竟那是他的親孫子。那,當時的李淵御林軍哪去了呢?

都知道,李世民在宣武門兵變的時候,李世民手下的猛將全數出動,幾乎都有詳細的記載,唯獨漏掉秦瓊。那麼,李世民屯紮在長安城外的十萬大軍在幹嘛了?如果沒有一名鎮得住的自己人去掌管,這支軍隊還會不會支持自己。

因此,最為靠譜的結論就是,秦瓊在宣武門兵變的時候,被李世民派往城外,畢竟秦瓊此時是這支部隊名義上以及實際上的最高軍事長官。有他在,這支軍隊就是自己的接應,就算是李世民兵變失敗,有這麼一支軍隊在外接應,也可以保證李世民失敗之後還能救出來。同時,結合李淵御林軍不知所蹤,可以判斷,秦瓊應該是派兵奪取了城門之後,領兵進城繳了御林軍的械,由於秦瓊在軍中威望大,這種方式是當時可以減低兵員傷亡,並且最為安全的政變方式。

至於李世民為什麼要抹去秦瓊在宣武門兵變的時的去處,那則是為了保護秦瓊,比起尉遲敬德雖然殺了齊王李元吉但卻算不上叛逆,但秦瓊帶兵攻城繳械御林軍則是完全站到皇權的對立面去,李世民尚且不敢弒君殺父,更何況臣子。從秦瓊死後,李世民下令為其陵墓設立石馬石人來看,這是所有功臣中唯一一位享受到的禮遇,可見李世民對秦瓊的敬重遠在其他人之上。


瑕不掩娛

因為事變之前李世民已經做了精心準備的。

成功策反

早在李神通與張婕妤父親爭地事件後,李淵就已經感覺到李世民的威脅了,加上李建成、李元吉和後官妃嬪更是常常在李淵耳邊吹風,使李淵進一步疏遠了李世民,局勢對他十分不利,李世民自然早已覺察,為此,李世民早就開始了對太子集團成員的策反,當然這種地下工作李建成也在做,可是他居然直接選擇了李世民集團的核心成員,如尉遲恭、段志玄,這些都是李世民最鐵的死黨,結果策反未成反而使李世民加強了警惕。這一點上李世民就非常聰明,他選擇的是一些崗位十分重要卻又非李建成的核心成員,如玄武門禁衛總領常何,事後證明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人物在政變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提前謀劃

按正史記載,李建成集團企圖借李元吉出征突厥之機,削奪秦王府精兵猛將,並密謀在替元吉踐行時埋伏兵馬殺掉李世民,這一密謀為當時已被秦王黨收買的東宮率更丞王晊所知,於是他向李世民密報此事,李世民才決定先發制人。實際這一記載是不正確的,率更丞只是一個計時的官員,一個根本不入流的小官,而謀害李世民,是李建成與李元吉之間的最高機密,這種事王晊能知道的可能性為零。這一切應該是李世民精心策劃的,他已經逐步意識到老爹站在大哥一邊,形勢越來越不利於自己,剛毅果決的李世民肯定不會束手待斃,所以他決定先下手為強。

精心準備

為了計劃實施,李世民先是前一天晚上進宮向老爹告密,由於涉及到淫亂後宮的醜事,李淵自然不能忍,於是召李建成、李元吉第二天進宮問詢,接著李世民派人與早被收買的當日值班禁衛總領常何取得聯繫,以便順利在玄武門內設伏。由於謀劃得當,一切都按他的計劃進行著。至於說執掌屯營兵的雲麾將軍敬君弘與中郎將呂世衡也是李世民的人,應該不屬實,要不也不至於在馮立和謝叔方分別率領東宮和齊王府護兵趕往玄武門營救時倉促應戰,以致雙雙戰死。事實上是玄武門之變發生時,敬呂二人並不值班,由於李世民伏兵已被常何放入,事起倉促,之所以不救太子,是根本來不及反應,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就已經身死。至於宮府兵來圍攻之後的抵抗,是出於他們對職守的盡忠。


慣與長夜

我們先來看下玄武門之變前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勢力對比:

唐朝建國前期李建成率兵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關,攻克長安,多次率軍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斬與突厥勾結的劉黑闥,平定山東。中後期李建成調度各方面資源支援前線戰爭。在朝廷中素有威望。建國後李建成太子名位已定,外有李元吉和大部分文臣的支持,後有李淵撐腰,李建成居於優勢。

(李世民)
李世民先是被封為尚書令,擁有相當於宰相職權,統管六部尚書,掌管國家的行政大權,天下所有的事,事無鉅細,一清二楚。但李淵認為李世民功高已有的官職無法彰顯其榮耀,,而特設天策上將職位,擁有天下兵權,可以隨意調動軍隊。而天策府,可自行設置官職,其官職權力大於各王府。 621年被授予了三個“鑄錢爐”。,即天策府有發行貨幣的權利。當時的東宮還要依靠國家撥款度日。當時李世民的天策府是一個小朝廷。


一山難容二虎,玄武門事變並非一日之功所釀造,是兄弟倆為首的兩個集團明爭暗鬥的結果。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突厥南下侵犯大唐,李建成等為誅殺李世民,李建成趁機舉薦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統帥各路軍馬出征,並調撥秦王帳下的尉遲恭,程知節,秦瓊,段志玄及秦王帳下的精銳士兵以此來增強軍隊實力,使李世民成為“光桿司令” 。


秦王府的幕僚屬官聽到消息,人人憂慮,個個恐懼,本己兄弟不和,現在是仇怨加劇,更何況關係到個人的切身利益,以及決定社稷安危。都勸李世民先發制人。


六月初三,李世民秘密上奏李淵,告發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亂後宮,並聲稱二人要謀害他。李淵決定第二天便召兄弟三人入宮審問此事。

(玄武門之變)

六月初四,李世民提前收買了李建成的手下、把守玄武門的將領常何,順利率領部下入宮並埋伏在玄武門,李建成,李元吉二人隨後趕到,最後被殺死。


李建成的部下馮立,薛萬徹,謝叔方得知太子被殺後,率領東宮和齊王府精銳兵馬兩千人趕到玄武門,準備為太子和齊王報仇,等到時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經被殺,尉遲敬德出示李淵的諭旨,士卒們一鬨而散。薛萬徹感到大勢已去,不得已逃走。

最後以李世民大獲全勝而結束。


美麗青春您真痘

玄武門事變,李世民拼的就是快、狠、準。否則一旦失敗,死的人是他,而他的兒子全部會死。那些老婆們,估計也要被人分了。

越接近皇權,在某些歷史關鍵節點之上,就越需要快速。速度決定一切。

例如趙匡胤死了,他的皇后讓宦官去請宋德芳過來。當時只要宋德芳這天晚上入宮,來到趙匡胤靈前,當皇帝的就是趙德芳。但是宦官請來了趙光義,最後天下就成了趙光義的。

這種情況在中國歷史上很多。

李世民是戰場上的悍將,手下厲害人物很多。當時已經密謀好了,玄武門守將叛變,另外一個大將兩邊都不幫。

建成和元吉在一個普通的日子正常進宮,身邊不會帶太多人,手下的軍士也不會是戰備狀態。

但是突然被堵在玄武門城牆之內,進不能進去找李淵,出也出不去。李世民這個地點是選的相當好的。

然後戰鬥開始了,建成和元吉身邊的人拼死保衛他們,但是抵不過有準備的李世民。

外面建成的人趕緊趕來。這時候二人已經被殺死。

李世民的手下拿著他們的腦袋給他們的手下看,手下將領沒有了主心骨,再打也沒用了。於是就瓦解了。

然後李淵就沒有了自己的勢力。這個時候,天下就已經是李世民的了。他控制了一切。最後需要做的就是讓老爹下詔殺建成和元吉的兒子,表明他們是叛逆,然後禪讓。

大局已定。

根據歷史推斷,整個過程可能都沒有半個小時。兩個人就被殺害了。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政變也是這樣。一分一秒不能耽擱。

如果建成的人有一定的距離,等得知消息再集合趕過來,肯定來不及了。


實夢閣

有李元吉帶的部隊,但是被尉遲敬德很快消滅。玄武門之變前,唐軍權基本全掌握在李世民手裡,唐朝赫赫有名的武將如秦瓊、尉遲敬德等都是秦王府的人,只要世民想兵變,建成甚至李淵都沒有抵抗的手段。

不得不說,玄武門之變之所以發生,李淵沒有協調好幾個兒子的分工是罪魁禍首。兩個最厲害的兒子中,李淵冊立建成為太子,但是讓太子鎮守長安,負責後勤事宜;派世民帶兵在外,手握重兵,儲君建成無兵權、秦王世民傭兵,不可能不出事

其實,太子建成並不像後來書中描述的那樣不堪,這都是李世民刻意抹黑建成,將自己兵變樹立成正義形象。李建成是李淵反隋建唐的重要參與者,文攻武略,禮賢下士,各方面都不輸世民。晉陽起兵時,建成負責募兵,後來又帶兵四處討伐,立下赫赫戰功,先後率軍取略西河、霍邑、潼關、長安,後又多次率軍擊敗突厥,斬劉黑闥,平定山東。但是,李淵稱帝后,為了鞏固後方,

立建成為皇太子,主要坐鎮長安代理朝政,負責統領文官與後勤,很少率兵出征,導致兵權逐漸旁落。

李淵當然也想到了世民兵權過重,威脅建成的地位,因此派建成親信、四子元吉也一起統兵在外。只不過,李淵沒想到的是,元吉太草包了,和兩位哥哥相比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與世民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相比,元吉可謂屢戰屢敗,最後差點連起兵老巢晉陽都差點丟了。結果就是,玄武門事變前,世民基本通掌兵權,建成、元吉,甚至李淵都只不過是砧板上的魚肉而已。


小腦袋藏著大智慧

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的部隊自然來救,只是事發突然,部將士兵準備不及而已。等來到玄武門,慘禍已經發生。


李建成的部下——馮立帶著部下一起衝到玄武門,麾下2000士兵。但是到了玄武門,城門已經被張公瑾關閉了,李建成的部下無法進入。

玄武門禁軍將領敬君弘、呂世衡領軍出戰,寡不敵眾,都在城門前戰死。

眾人一看玄武門久攻不下,就打算直接攻打秦王府,千鈞一髮之際,尉遲敬德火速丟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級,宮府兵才潰散奔逃,生怕時候牽連。

宮府兵眼見一時難以攻入,便鼓譟要攻打秦王府,尉遲敬德向宮府兵展示建成、元吉二人的首級,宮府兵於是潰散。隨後世民派尉遲敬德入宮,逼迫李淵交出政權。至此,玄武門之變以李世民的勝利而告終。

然後發生的就是——尉遲敬德血染戰袍又去太極殿逼宮,老李被限制人身自由。 縱觀尉遲敬德這場個人秀,真是為李世民立下不世之功。殺建成和元吉的時候,世民差點被弓弦勒死,敬德救他一命。然後又是敬德拋出人頭,宮府兵私下奔逃,最後逼宮的還是他,真正佩服。起義、救主、退敵、秦王府免去殺戮、逼宮、獲取軍權,政權,行雲流水一般。


古今通史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手刃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這種事情在常人看來是有悖倫理的大逆不道。但後來的諸多史學家非但沒有責怪李世民,反而對玄武門之變持同情、理解甚至讚揚的觀點。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也。高祖李淵坐上皇位後,十分偏袒自己的長子李建成,將其立為太子並讓他掌管著當時的文官集團;而另一邊的李世民則繼續著率軍南征北戰的日子。

這在李世民看來是很不公平的:為什麼我戰功赫赫,卻要立功勞比自己小的李建成為太子?僅僅就因為他是長子?當然,被立為太子的大哥李建成也並非高枕無憂,他很清楚弟弟李世民比自己功勞大。所以兩人就在“不服氣”和“忌憚”中展開了明爭暗鬥。

最後,眼看李建成逐漸控制住了局面,不可再等的李世民決定背水一戰,他要挑戰當時封建制度下的嫡長子繼承製。於是,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親手射殺了時年只有三十五歲的哥哥李建成,並一塊殺死了李建成的幫手李元吉,隨後逼迫李淵立自己為太子並繼承了皇位。

在玄武門之變發生前,李建成在長安的勢力要遠遠大於李世民,正是因為這樣,李建成有點“有持無恐”,而李世民意圖發動政變也並非臨時起意,長期的準備和策劃,讓李世民策反了許多太子李建成身邊的親信,比如宣武門守將何常:表面是李建成的人,暗中卻早已投靠了李世民。而何常的被策反也是玄武門之變能順利實施的重要環節,當年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入玄武門之後,何常下令關閉宮門:“東宮(指太子)、齊府(指李元吉)精兵兩千不得入!”

其實,以李建成當時在長安的勢力不可能沒有援兵,只是在諸多因素下沒有援救成功罷了:1.自己掉以輕心!2.通信不暢(援兵知道後再趕到估計政變已經結束);3.李世民蓄謀已久(在房玄齡等人的幫助策劃下,政變計劃周密)。

如今,很多史學家認為,李建成無論是在功績上還是在智謀上都並不遜於李世民,只是萬萬沒想到弟弟會親手殺了自己。至於唐史中許多關於李建成的描寫,畢竟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

我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程咬金等親信將領,於早朝途中擊殺太子李建成於玄武門,李世民親手以弓箭將親哥哥太子李建成射死,同行的齊王李元吉則被尉遲敬德殺死,通過這次玄武門政變,李世民完全把控住唐帝國政權。

李建成是嫡長子,名正言順的東宮太子,在首都長安的勢力強大。要是李建成想殺李世民,簡直易如反掌。但恰恰是因為李建成太佔優勢,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才得以順利實施。

武德九年六月初一也就是玄武門之變前三天,傳言說突厥南下進犯,李建成向李淵舉薦李元吉統帥各路軍馬出征。李淵同意了李建成的建議,但李元吉要求調撥秦王李世民帳下的尉遲恭,程知節,秦瓊,段志玄等李世民親信名將,以及帳下精兵來增強軍隊實力,還要求出徵那天太子和秦王來校閱大軍,準備殺掉李世民,逼迫李淵交權。但計劃洩密,李世民決定先發制人殺掉二人。

六月初三李世民秘奏李淵,說太子齊王二人淫亂後宮,還說二人要謀害他。李淵驚訝之餘回覆李世民第二天一早召兄弟三人入宮審問此事。而太子齊王認為宮中軍隊防備嚴密,玄武門守將常何是太子親信(早被李世民收買),於是決定入朝向李淵澄清清白。最後終於爆發震驚朝野的玄武門之變。(以上是唐史所說,但這是李世民及其後代所寫必然對李世民有所曲意迴護)

正如題主所說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肯定有自己的軍隊,只不過李建成和李元吉既然已經被殺,太子的軍隊趕到為時已晚。當時李建成的部下馮立,薛萬徹,謝叔方得知太子被殺,立馬率領東宮和齊王府精銳兵馬兩千人趕到玄武門,準備為太子和齊王報仇,在李建成帶著李元吉進入玄武門後,常何就把宮門給關了,“東宮、齊府精兵二千不得入”,而李世民手下張公謹(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膂力過人,將馮立等人擋在門外,而敬君弘和呂世衡則率秦王帳下兵士與馮立的部隊展開交戰,最後二人戰死,直到尉遲恭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級傳給所有人看,馮立,薛萬徹等人萬念俱灰,頓失戰心,最後潰散而逃,交戰才結束,至此玄武門之變以秦王黨大獲全勝而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