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失态,中国已成特斯拉最后稻草

在一场财报会议上,特斯拉CEO马斯克当场打断了一位分析师,直言道:“你这问题不够酷。”随后又对一位分析师吼道:“你这问题太无趣了,简直要杀死我了。” 马斯克的种种失态都源自当日早上发布的特斯拉财报。

近日,特斯拉公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特斯拉第一季度营收为34.0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6.96亿美元;净亏损为7.85亿美元,是去年同期净亏损3.72亿美元的两倍,创下了历史亏损的最高记录。

马斯克失态,中国已成特斯拉最后稻草

产能持续跳票,钱都花哪儿了?

自2010年上市以来,特斯拉只有两个季度盈利,而特斯拉的现金流已经持续5个财季为负。财报显示,截止一季度末,特斯拉现金流为27亿美元。根据彭博社的数据统计,特斯拉平均每分钟要花掉6500美元,按照这个进度,特斯拉的现金流到年底几乎要被掏空。

特斯拉似乎不得不通过融资来化解资金短缺的问题。但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当有分析师询问特斯拉是否需要筹集更多资本时,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就直接了当的表示,“不,我特别不想。”马斯克坚定的认为特斯拉Model 3已经度过了生产瓶颈,在第三、四季度会实现高度盈利,特斯拉的经济危机就会得到解决,再次融资只是多此一举。

马斯克失态,中国已成特斯拉最后稻草

实际上,特斯拉Model 3轿车从2017年7月投产开始,就一直因为电池和过于自动化生产等问题让Model 3无法按时递交消费者。而特斯拉此前为Model 3定下的量产目标是,截至3月底周产2500辆,截至6月底周产5000辆。这个目标已经远低于更早时定下的2017年底周产5000辆,2018年底周产10000辆的目标。而在刚过去的4月,Model 3的产量完成了优化升级之后,最高也才达到每周2270辆,仍然没有达到降低后的预期值。

马斯克也回应了产能方面的问题,上个月他曾在推特上表示,“特斯拉过度自动化是个错误,人类的力量被看轻了。”他表示,产能的不足主要是因为工厂的自动化程度过高,而此前特斯拉工厂里部署了许多复杂的传输带网络,但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马斯克失态,中国已成特斯拉最后稻草

如果特斯拉想要继续提高Model 3车型的产量,无疑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据CNBC报道称,为提高Model 3产量,特斯拉还将在生产Model 3的美国加州Fremont工厂和超级电池工厂1号持续投入现金,并且Fremont工厂还将会全天候运行,而不断增加的员工和员工的加班费都在加大特斯拉的成本负担,这对目前现金流已经不多的特斯拉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虽然特斯拉持续亏损,但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却赚得盆满钵满。以松下为例,在作为特斯拉唯一电池供应商阶段,特斯拉至少50%以上的利润被松下拿下。据了解,特斯拉供应Model S的P85电池成本为35360美元,相比于Model S 85070美元的售价,电池成本也成了特斯拉背负的重担之一。

此外,特斯拉的债务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截至目前,特斯拉未偿还债务共计94亿美金,其中12亿美金债务将于2019年到期。对于想要如期偿还债务又拒绝融资的特斯拉而言,加快提升产能已经迫在眉睫并且不容有失。

内忧外患,特斯拉四面楚歌

就在财报发布的前几天,特斯拉自动驾驶芯片领头人吉姆·凯勒宣布离职。而在2月及3月,特斯拉服务及销售总裁乔恩·麦克尼尔、财务副总裁苏珊·雷波相继离职。去年特斯拉总共离职16名高管,而今年这一情况仍在继续。频繁的人事变动带来的将是各种工作的交接,以及内部效率的降低。

马斯克失态,中国已成特斯拉最后稻草

内部的人员变动以及产能不足已经让特斯拉焦头烂额,而最近,特斯拉又惹上一桩抄袭专利起诉。被氢电卡车初创公司尼古拉汽车公司起诉,指控特斯拉的电动半挂卡车抄袭其设计,侵犯了专利,并向特斯拉索赔20亿美元。

中国建厂或成救命稻草?资金压力依旧

在财报会议中,马斯克还宣布了第二座超级工厂的相关事宜,这一工厂将建在中国,并且将在今年四季度前公布具体选址,并且未来所有的超级工厂除了造电池外,都会兼顾汽车制造。

此前,合资政策一直是特斯拉入华最大障碍。从1994年起,中国便执行外资车企与中国车企建立合资公司,而且外资车企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的政策。

今年4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放宽汽车行业的外资股份比例限制的时间表,其中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将于今年取消。汽车合资股比的放开,意味着特斯拉在中国独资建厂成为可能。而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相较于传统的汽车厂商更加开放,目前国内已有较多企业进入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如果特斯拉国内建厂事项落地,将进一步推动特斯拉供应链的国产转移。

《凯利蓝皮书》的分析师卡尔·布劳尔认为,对进入电动汽车市场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来说,特斯拉还是很有吸引力的,中国自己也是如今世界电动车革命的中坚力量,而且资金充沛。

华尔街投行派杰一位分析师亚历山大·波特则表示,鉴于特斯拉在中国的表现,预计未来中国将成为特斯拉的最大市场。数据显示,2017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共售出14883辆电动车,在中国电动车市场占据了3%的份额,排名市场第十,来自中国市场的营收占到特斯拉总营收的大约17%。

此前特斯拉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文件显示,特斯拉2016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增已从2015年的3.19亿美元升至10.7亿美元。2016中国汽车市场总销售量达2430万辆,而美国汽车市场年销量最高只有1700万辆。波特表示,与特斯拉的产品相比,中国大多数电动汽车的价格都很低廉,而像特斯拉这样的豪华电动车在中国应该相当有前景。

但对于如今特斯拉而言,要在中国兴建一个新的超级工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座特斯拉超级工厂总投资50亿美元,这对于拒绝融资的特斯拉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另外,从特斯拉的第一家超级工厂的经验来看,从开工到投产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这意味着特斯拉国产化最早也要到2020年才能实现。而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大力发展的情况下,蔚来、威马、拜腾等造车新势力也都在虎视眈眈,留给国产特斯拉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