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兵:日本还有很多“宝贝”埋在中国,但具体位置我不能说

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在骨子里透露着一种“以和为贵”的中庸思想,除了蒙古人建立的蒙元政权横扫欧亚大陆外,即使在我国最强盛的时期,也没有强烈的对外扩张欲望。

这点不像历史上的其他帝国,它们将对外扩张作为国家存在的使命,例如古罗马帝国及马其顿帝国,这两国以扩张土地为荣耀,武力征服到哪里国家边界就生长到哪里,这类国家通常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日本老兵:日本还有很多“宝贝”埋在中国,但具体位置我不能说

古人的平和大度根植于特殊的经济形态,古代社会以农耕经济为主体,小农经济的含蓄性,朴实性,孕育了中国人特有乡土情感也沉淀下厚重的儒家文化。日本也是受儒家文化惠及的地区之一,但日本人却可能没有理解到儒家文化真正的内涵。再加上它特殊的自然条件:岛国,土地及各种自然资源非常有限,地处火山地震带,自然灾害频繁,所以日本人是很没安全感的民族,谁强大就跟谁学。

在古代,日本人学习在学习中国文化方面表现很勤快,到了近代眼看中国一天天落后,于是很快又以西方国家作为学习的对象,促成了社会的成功转型,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日本老兵:日本还有很多“宝贝”埋在中国,但具体位置我不能说

然而资本主义却也有自身无法规避的局限性,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市场已经成熟,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场经济危机很快在日本也疯狂蔓延,岛国政府无力应对。该怎么办?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乘机执掌政权,加快了殖民步伐,中国就是他们眼中最大的猎物。侵略中国,东北的地位尤其重要,这里土地肥沃,矿产石油资源丰富,是日本实现以战养战计划的重要战略基地。日本打算将东北作为侵华据点,进一步蚕食中国领土,1931年,它乘中国国内政局不稳的时机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吞并东三省。

日本老兵:日本还有很多“宝贝”埋在中国,但具体位置我不能说

当1937年开始全面发动对中国的进攻时,中国东北俨然成了日本人的第二个“老家”,他们把从内地劫掠的大量财富物资成批运回东北藏匿保存起来,再从东北搬回真正的老巢。日本人本就对中国古代璀璨的文化羡慕不已,因此每侵占一处尽显贪婪本性,大肆劫掠破坏我国的文物古迹。据《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一书统计,从1937年到1945年日本在中国劫掠破坏文物741处,拿走书画1.5万件,古器物1.6万多件,碑帖类 9300 多件、 珍稀书籍类300多万册、文件类60多万件,数字骇人听闻。

日本老兵:日本还有很多“宝贝”埋在中国,但具体位置我不能说

再如,1937年底,历史文化古都南京沦陷后,仅为掠夺图书、文物,日本当局就指使了330多个专家,360多个士兵、830个中国劳工及310辆大卡车!贪婪得让人发指。在东北,日本人为了藏匿这些宝贝也费劲了心思,他们特意修建了很多军事要塞,比较出名的有虎头要塞、爱辉要塞及东宁要塞,除此之外,根据当地人和退休老兵的讲述,在人迹罕至的大兴安岭地区,也有许多日本人的秘密基地。

日本老兵:日本还有很多“宝贝”埋在中国,但具体位置我不能说

大兴安岭当地的民众就曾在无意间发现了日军储备的罐头和军毯等军需物资,这可能是日本投降后,大量的“宝贝”来不及转运,不得不留下来的,既然有军需物资,也不排除藏有中国文物的可能。日本一名退伍老兵也曾这样谈起,日本确实还有很多宝贝藏在中国,但是具体位置在哪他不是不能讲的,让人悲愤又无可奈何。

然而就算日方不公布藏匿的位置,这些本属于中国的东西也不会再落到他们手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