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成長營——勞動敏感期

學霸成長營——勞動敏感期

我們成年人提到勞動,好像有種累的感覺,這是固有的觀念在作祟。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什麼是勞動?從第一次自己獨立喝水,到自己穿衣服、自己繫鞋帶、自己扔垃圾等等,都是勞動。孩子累嗎?一點也不。孩子感受到的是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自由和快感,感受的是幫助別人的愉悅。很多家長不讓孩子自己嘗試做事情,其實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說的嚴重點,是家長自私的表現,家長擔心孩子搞砸了,給自己添麻煩。

學霸成長營——勞動敏感期

女兒從小到大,她自己能幹的事情,比如穿衣穿鞋倒水之類的事情,都是自己幹,家裡的公共事情,我也儘量鼓勵她學習。記得女兒三歲時,她看到我在拖地,也想試試。於是,我把拖把給了她,她試了一下,拖把太重,拖不動,怎麼辦?我找來一段木棍,綁上一個毛巾,給女兒自制了一個小拖把。從此,只要看到我打掃衛生,女兒就自告奮勇地承包拖地工作。

學霸成長營——勞動敏感期

女兒四歲那年冬至,我在家裡包餃子,女兒想擀餃子皮,可是,個子太矮,夠不著案板怎麼辦?女兒搬來一個小凳子,站上去,居然從頭擀到尾,幫我擀了六十多個餃子皮。晚上向爸爸彙報時,女兒那個自豪呀,別提了。

女兒上初中時,學校組織拓展訓練,要求大家自己鋪床疊被。很多同學在家沒有幹過家務,一籌莫展。女兒幫完這個套被罩,幫那個鋪床,最後同學們表達謝意說:金金,你怎麼像個媽媽啊!女兒說:沒辦法,誰讓我的媽媽太不像媽媽呢。

學霸成長營——勞動敏感期

女兒上高中時住校,每週回來一天。女兒每次都把要洗的衣服收好,回到家後,分門別類進行清洗,第二天臨走時,再一一收起來,從不讓家裡的阿姨幫忙。依女兒的話說:讓別人幫忙,光交代的工夫自己都弄好了。

後來出國讀書,所有東西都是自己收拾,自己辦手續,自己訂機票,自己拉著行李箱登機……

學霸成長營——勞動敏感期

後來女兒去香港參加美國托福考試,女兒很自然地自己買機票自己定房間自己去考試。回來後女兒告訴我說,整個飛機上幾乎都是考生,除了她,其餘都是家長陪著去的。

孩子的“勞動敏感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從家長鼓勵孩子嘗試勞動開始,一生都是勞動敏感期。為什麼有的人厭煩勞動呢?是家長的“不允許”抹滅了孩子探索生活的興趣!

學霸成長營——勞動敏感期

女兒從小跟著我們一起做各種各樣的家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女兒3歲時的一個週日,我和他爸爸在大掃除,女兒一看,自己也不能閒著呀?於是,女兒爬到床上,把每個人的睡衣疊整齊放好,一邊幹一邊口中唸唸有詞: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學霸成長營——勞動敏感期

學霸成長營寄語:

一個只會學習不會生活的學生,不能稱之為“學霸”,應該稱為“書呆子”。我們所說的學霸,是無論學習還是生活,都能駕輕就熟,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學霸熱愛學習,更熱愛生活!

關於勞動敏感期的話題,請問,你有什麼困惑?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