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太子:古代的佛系太子

昭明太子:古代的佛系太子

老叫獸:眾望所歸。

小石君:如有神助。

昭明太子可謂史籍中最無可挑剔的太子。

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人們給他的都是五星好評。

昭明太子的一生,都籠罩在煙雲繚繞的傳奇之中。

他的父親梁武帝因為受不了南齊皇帝的暴虐,想要造反。

梁武帝起兵的那年三十八歲,但到那時為止,他一直沒有子嗣。

對於想當帝王的人而言,東宮空虛,往往是亂國之因。

梁武帝為此很憂心。

然而就在他和齊軍的戰爭進入生死關頭,兩軍對峙於長江中下游時,昭明太子蕭統忽然出生。

而兒子一出生,南齊皇帝就突然暴亡,梁朝不戰而勝。

更神奇的是,此後的短時間內,梁武帝連得八子,可以說家國天下安定,事業後繼有人。

梁國的兵馬順利攻入了南齊都城建康。

不久,蕭衍逼迫齊和帝“禪位”給自己,建立了大梁。

南梁建立後,朝野上下都認為蕭統不僅僅是蕭衍的幸運星,更是“天命所集”。

於是,激動的蕭衍建國方半年,就下詔立一歲的蕭統為太子。

這位太子蕭統,也沒有辜負梁武帝和臣民們的厚望。

在當時,天下人一致認為他是堯舜再世,我華夏終於將要大同。

昭明太子蕭統,德行兼備,至孝至仁,恭謙好學,才華橫溢。

他三歲受《孝經》,五歲遍“五經”,讀書“數行並下,過目皆憶”。

十幾歲就盡通經義,善作詩文,成為一代才人。

除了天資聰穎,後來的史書還不吝言辭的對蕭統的美貌進行了讚頌:

蕭統玉樹臨風,儒雅高潔,“美姿貌,善舉止”,猶如天人降世,福相圓滿。

神童少成大器。

然而昭明太子並不這樣。

作為一名長於奢靡的六朝宮廷之中,集千萬寵愛於一身的王子。

他性格淡泊,不好欲樂,“服御樸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

他最常做的消遣之事,也不過是泛舟湖上,玩賞山水。

史載他當年泛舟之時,侍從建議讓女伎宮樂前來助興。

蕭統微微一笑,詠出左思的《招隱詩》:

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確實。

蕭梁有清音。

這清音超然於聚斂奢侈、陰謀偽善的世風之中。

猶如風雨如晦的血色南朝裡,飄蕩的一抹清風白月。

老叫獸:南朝四百八十寺。

小石君:多少樓臺煙雨中。

長大後的昭明太子,在政治上也寬仁愛民。

被任為刺史的他推崇仁政,排斥重刑,賞罰分明,公正馭臣。

對於六朝幾百年動亂的中原子民,這無疑是天將恩惠。

梁武帝崇信佛教,而太子蕭統也不例外。

但和梁武帝不一樣的是,昭明太子建寺廟,並非為了積攢“功德”。

太子建寺,只是為了給自己一個研學讀書、修身明志之處。

因此他從不濫建,也不會毫無節制的豢養僧侶。

梁初,因為國家常年同北齊作戰,民生凋敝,京畿乏糧。

加上普通年間,南梁忽然遭遇天災,很多難民都流竄到京都。

蕭統看到後,就令東宮的人員減衣縮食。

每逢雨雪天寒,蕭統就親自帶人把省下的衣食拿去救濟。

到了冬季,蕭統還吩咐做出三千套衣服,分給難民。

京城中的平民紛紛被蕭統感動,也自發盡力賑災。

昭明太子還曾代父巡察各地。

當時的義烏正值大旱。

瘟疫流行,餓殍遍野,村落就此衰敗蕭條。

太子立即前去賑災,沿途勸說逃難百姓返鄉。

到達義烏後,他開倉放糧,又親自進山尋找草藥,為村民熬藥送藥。

疫情得到控制後,昭明太子又築壇求雨。

法事做了七天七夜,天氣開始轉陰,但雨就是不落下來。

太子覺得自己不夠誠心,於是攀上高峰。

在覆釜巖的陡峭崖石、壁立千尺之處誦經求雨。

終於天降大雨,旱情得解。

後來大家就在覆釜巖築廟供奉,並把此巖改名為蕭皇巖。

安民之外,太子更重詩文教化。

昭明太子聚書三萬多卷,《南史》稱其“名才並集,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

同時,東宮當時聚集了全國最傑出的文人學士。

他們經常在一起“討論墳籍,或與學士商榷古今,繼以文章著述。”

然後選出上自周代,下迄梁朝,各種文體的精華代表,集成詩文辭賦三十卷。

此部文集就是後世有名的《昭明太子文選》。

蕭統也因《昭明文選》而被譽為“總集之祖”。

《文選》成書以後,風行一時。

到了唐代,應進仕舉者,必須熟讀《文選》。

杜甫就曾要求兒子“熟讀文選理”。

宋代陸游也提出 “《文選》爛,秀才半”之語。

著名學者李善,還專門為《文選》作注,遂稱《選學》,一直持續到清代不衰。

六朝駢賦詩文,至此蔚為大觀。

老叫獸:職場驚心。

小石君:做人不易。

蕭統深通禮儀,性情純孝仁厚。

十六歲時,母親病重。

他就從東宮搬到永福省他母親的住處,朝夕侍疾,侍奉左右。

後來母親去世,他悲切欲絕,飲食俱廢。

梁武帝幾次下旨勸逼,派人為太子送食物。

蕭統這才勉強進食,但只肯吃水果、蔬食。

他本來身材健壯,等守喪出服後,已變得羸瘦不堪。

官民們看了,無不感動落淚。

然而,如此一位幾乎完美的大梁太子,卻死於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水波瀾”。

當時梁人很看重安墳葬人,尤其重視墳地選擇。

蕭統自然想為母親找個好墓地。

他以高價買了一處絕佳的風水寶地,卻被人告發說此處王氣壓過了梁武帝為自己所選的陵墓。

梁武帝晚年多疑,便另給了太子一塊地,讓他安葬母親。

喪禮之後,昭明太子又請道士到母親的墳上再次觀看“風水”。

道士:此地安墳,不利長子。

蕭統:跪求大師指點!

“磚家”給出了最佳解決方案:在墳墓旁埋幾隻蠟鵝,用來“厭伏”。

蕭統大概當時精神很頹廢,腦子很混亂,竟然就聽信了。

而太子身邊的太監立即使壞,密奏武帝:太子用巫術禳改風水,詛咒皇帝早死。

梁武帝派人一查,果然挖出一堆死鵝。

盛怒之下,武帝追究此事。

幸虧他形象好,大臣力勸,最後只把倒黴的道士斬殺以警告他。

蕭統不敢再有任何政治表現,於是蹲在紫雲殿藏書樓裡開始修《文選》。

結果此太監又去添油加醋的打小報告:太子招集文人名士,聚會謀反。

梁武帝聞言,不辨真偽,直奔紫雲殿,一通辱罵恐嚇。

蕭統不知所措,跪地不起,因恐懼和長期以來的身體虛弱竟暈厥在地。

而後武帝下詔,誅殺所有道士,將紫雲殿的聚會文人全都收監。

公元531年,三十一歲的太子蕭統,在玄武湖中划船解悶。

他見一朵蓮花開的十分美麗,伸手去摘。

結果不慎落水,大腿被劃傷。

此後不久,便含冤而逝。

梁朝舉國上下都沉浸在太子薨逝的悲痛之中。

朝野扼腕,滿城素縞。

命運詭特,南朝的天空也風雲突變。

不久發生了侯景之亂,蕭梁迅速滅亡。

據說,昭明太子死後。

梁武帝悲傷不已,將太子葬於鐘山腳下的湖畔之旁。

他命人將太子生前喜愛的兩件寶器紫玉杯和琉璃碗,隨之陪葬。

有太監為得到此稀世珍寶,不惜鋌而走險前去盜墓。

掘墓盜寶之後,他搭船沿青溪遁去。

航至護城河朱雀航,突然有數萬只燕雀飛來撲擊。

這種奇怪現象,被巡城官發現。

巡官搜查太監,從其身上搜出盜掘的珍寶。

燕雀護陵的消息傳到宮裡,梁武帝驚奇不已。

他將珍寶賜給太孫,並重新整修蕭統墓。

封墓時,又有萬隻燕雀口銜泥土從四周飛來,投土聚積於墳上。

此後人便稱此湖為“燕雀湖”。

北宋楊修之曾作詩悼念:

平湖岸側見高墳,萬土銜來燕雀群。

鑑面無波天一色,此中文藻似儲君。

他如遺世美玉,清冷溫潤,縱處亂世凋年,亦有高潔風骨。

他以驚鴻之姿,傲立亂世,留下一座薄冢,淡忘滄桑興亡。

他的離去,倉促的像一縷煙,又似一場放棄的殘局。

中原百姓再次陷入離亂,南朝的半壁河山又迎來金戈鐵馬。

而中國也失去了整理和保留兩漢魏晉文化的機會。

風雨蕭梁,悲情太子。

千載餘悲,弦猶在耳。

荒涼故景,枯骨悽清。

功名利祿、皇室貴胄,當一切都變成了文字。

後人只能在感嘆中搜尋那些沒有亡佚的故事。

這一襲落魄,溫情早已化為塵埃。

風煙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

小貼士:

蕭統,字德施,小字維摩,南朝蘭陵(祖籍江蘇武進)人。梁簡文帝蕭綱、梁元帝蕭繹長兄,母為丁貴嬪。英年早逝,諡號昭明,葬安寧陵,世稱昭明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