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是不是好人?

明太祖朱元璋是不是好人?

好人当不了好皇帝,好皇帝不一定是好人。

历史真正集好人与好皇帝于一身的皇帝,很少很少,就是众所周知的好人好皇帝宋仁宗也不可能事事完美,在位期间也曾有过名将狄青被猜忌最后郁郁而死的事情。

在封建帝制社会衡量一个皇帝是不是好人,只会呈现两极化,如果对百姓好就是好人的话,那么朱元璋是个好人。如果对官员不好不是个好人的话,那么朱元璋还真不是什么好人。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分析

一、对百姓好就是好人的衡量标准

先抛开朱元璋大杀功臣的事情不说。

可能因为朱元璋是穷苦百姓出身的原因,他对老百姓是相当不错,建立起了明朝的全民富利制度。

主要有漏泽园、惠民药局、养济院等福利工程。

像漏泽园类似于今天的免费官办公墓,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明代,天顺年间时普及到全国的郡县级行政单位。

养济院是专门收容鳏寡孤独残障人士的。每个人每月享受三斗米和三十斤的柴火补贴,换季时还发新衣服。

同时朱元璋为了防止官员鱼肉百姓,大力鼓舞百姓可以直接将贪污官员押送京城由中央朝廷直接调查审判。这样的手段历朝历代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正因为朱元璋如此爱民如子,所以他身为开国皇帝在位31年开创了洪武之治,比之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的开皇之治也不遑多让。

如果以对老百姓如何来衡量朱元璋这个皇帝是不是好人,那么他当之无愧的是好人。

二、对官员好就是好人的标准来衡量

朱元璋大杀功臣这是大家津津乐道的。

但正因为他大杀功臣所以被文人所不喜,相当程度上被人抹黑了,很多人认为清朝过度抹黑了明朝皇帝,其实客观来说历朝历代新朝建立后都会对前朝进行抹黑,清朝也只是照常走了这条老路。而明朝时期那些文人写的野史抹黑的更为严重。

像有名的大杀功臣火烧庆功楼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还有以蒸鹅杀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野史更是不可信,根据当时史料记载结合现实中的医学来说蒸鹅不可能杀人的。当然还有一些人喜欢拿这些野史重复个没完没了那也没办法。

还有后世流传过程中的扭曲抹黑

像明初四大案中,光一个“空印案”记载就杀了几万人,实际上当时被逮捕的不过数百官员,其中还有不少被充军发配的,被杀的更少一些。

四大案加起来记载杀了二十几万人,而明初天下官员也就是几万人,如果杀这么多人,这天下官员也不够杀啊而且正常来说换也跟不上杀的速度啊。

而且明朝之前是少数民族建立起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元朝,元朝存国不足百年而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贪污腐败严重,机构严重膨胀,像一个人的事情往往好几个人负责干。

明朝成立以后这股贪污腐败之风也蔓延下去了,面对这种苗头,朱元璋选择的是大杀特杀来抑制。

当然本文并非洗白朱元璋,再具体说说朱元璋之残忍。

朱元璋身为穷苦百姓出身对于贪污腐败是深恶痛绝,尤其有关老百姓的民生工程,像建设养济院等民生工程,如果发现有官员偷工减料或者不按期修建完的,基本上是死路一条,的确有些刑罚过重。

而且朱元璋嫡长子朱标死后,他选择了孙子朱允炆继位,害怕将来朱允炆继位控制不了这群开国功臣,所以也清洗了不少功臣,但也并非无缘无故说杀就杀,毕竟无缘无故杀一两个功臣没什么,如果经常这样杀朱元璋就是再厉害,其他功臣也会联合推翻他的,总之这些功臣肯定是有着贪污受贿的错误才会被借题发挥杀了的。

要说朱元璋滥杀功臣,的确夸大其词了。但对于官员也挺苛刻的,虽然不至于是滥杀功臣,但也杀了不少功臣。

以对待官员的方式来衡量朱元璋的话,他肯定不是什么好人。

朱元璋于民心来说是个好人好皇帝,于官心来说不是个好人好皇帝。创下一个清平治世,却得罪了文人,最终在文人笔下被骂的狗血喷头,抹黑成为奸诈之人,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任人打扮的历史小姑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