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遊軍事博物館

作為一個軍人的後代,一個復員軍人,註定是一個熱愛軍隊,關注我軍歷史的人。因此我曾經多次參觀過軍事博物館。

前些日子,在北京耽擱數日,恰好住的地方離軍事博物館很近,閒來無事正好了卻我再次參觀軍事博物館的心願。

來到軍事博物館,見到軍博西側偏門早有人們排著長隊。有工作人員手持喇叭高聲提示:“網上預約的請到東側排隊。”原來這多的參觀者,僅是臨時起意或不知道有網上預約參觀的人員。過了一會排隊的人們被放了進去,不過進院後還要再次排隊。

院內有一道彎彎曲曲的欄杆,將整個院子分隔成一條長長的通道。通道內排滿了人,大概有大幾千人吧。參觀的人群中,上至坐著輪椅的耄耋老人,下到牽著父母手的幼兒;有夫妻相伴的,也有祖孫同遊的,場面頗為壯觀。民眾熱愛自己的祖國,熱愛人民軍隊的情景十分感人。這讓我聯想起去美國大使館簽證的情景,不過那裡是要去一個國家的人群,而這裡只是參觀軍事博物館人們。

排隊的人雖然多,但是無需購票,檢查放行的速度也很快,約莫不到半個小時,我們就進去參觀了。

重遊軍事博物館

在博物館樓前的大院裡,院的西側有一處群體塑像,反映的是軍民魚水情深,百姓擁戴自己的子弟兵,給戰士們送慰問品的場景。大娘正在對解放軍戰士叮嚀囑咐,大姑娘則喜氣洋洋的端來了食品,小孩子無拘無束的拉扯著解放軍叔叔。整個塑像群體栩栩如生。

重遊軍事博物館

院的東側也有一個群體塑像,反映的是一群開山築路的戰士,由於塑像周圍有一些臨建阻隔,無法看到作品的名稱,遠遠望去,不知道是在說鐵道兵還是在說工程兵。和平年代工程兵、鐵道兵雖說大多沒有上戰場,但是在我們當兵的時候,他們的工作幾乎天天面臨著生死的考驗。看到這座塑像,讓我的心裡別有一番情緒,我可以說:“戰友們,咱們的汗水沒有白流,人民是記著我們的。”

重遊軍事博物館

進入中心展廳,大廳高約有二十米,正中間主要展示的是我軍曾經裝備的各型戰機,首先映入我的眼簾的是大名鼎鼎的轟6。這是我軍最主要的轟炸機機型,不過看上去好像不是轟6K。

重遊軍事博物館

展廳的一側放置著一架米格15,這是人民空軍的功勳戰鬥機。飛機的機身上有四個紅色的五角星,說明這架飛機在空戰中曾經擊毀敵機四駕,五個空心的五角星表示曾經擊傷敵機五架。真可謂戰功赫赫。

重遊軍事博物館

在展廳的一隅靜靜地擺放著一艘小小的炮艇,他向人們講述了一段故事。在新中國建國初期,人民海軍剛剛誕生,尚屬幼年時期。人民海軍雖然裝備差,噸位小,火力弱,可是我們的海軍也有不菲的戰績。這艘炮艇就是在一次護漁的戰鬥中,不懼強敵,英勇作戰,為人民立下戰功。一位老人坐著輪椅前來參觀,他表情嚴肅,仔細地閱讀那場海戰及炮艇的講解說明,久久沒有離去。

重遊軍事博物館

重遊軍事博物館

當我走到一架飛機殘骸的展區,看到一位約三十歲的母親帶著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正在參觀。母親指著飛機的殘骸對小朋友說:“這是敵人的無人偵察機,來我們國家搞破壞,是被我們的空軍打下來了。知道嗎?”小朋友看著敵機殘骸認真地說:“噢。”母親又問道:“咱們的空軍厲害嗎?”小朋友一邊點頭,一邊拉著長音說:“厲——害——!”我在一旁看小朋友天真可愛的樣子暗自喜歡,心想:“小朋友好樣的,將來可以當個好兵!”

我在展廳裡轉了個遍,沒有見到關於紅軍和八路軍、新四軍的展廳。就問工作人員怎麼回事?工作人員告知:“紅軍等展廳正在維護,暫時不對外開放。”

幾個小時下來,我的參觀結束了。看了我軍各個歷史時期的裝備,瞭解了我軍的一些戰例,增長了軍事知識,特別是一位小朋友趣事,讓我的心情非常愉悅。唯一遺憾的是沒能參觀紅軍、八路軍的陳列室。

我走出軍事博物館,心想:“有一點遺憾沒關係,下次我會再來參觀,好好看看紅軍、八路軍陳列室。我會再寫一篇觀後感——《先輩的英勇事蹟》。”

重遊軍事博物館

東風二型導彈

重遊軍事博物館

魚雷快艇

重遊軍事博物館

繳獲的國民黨軍機

重遊軍事博物館

遼寧號航空母艦模型

重遊軍事博物館

遼寧號航空母艦戰鬥群模型

重遊軍事博物館

j捷克斯洛伐克贈送的斯柯達返單轎車

重遊軍事博物館

我軍坦克

重遊軍事博物館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功勳坦克

重遊軍事博物館

我軍的火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