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阿炳”傳奇

“當代阿炳”傳奇

12月4日,《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去世67週年,而被“胡琴公社”稱為“當代阿炳”的民間作曲家,卻以民樂套曲《鄉籟》譁然中國樂壇。《鄉籟》由民樂頂尖出版機構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出版後,資深音樂家易有伍認為“畢玉奇的作品是劉明源之後的延續”,大聲疾呼“我們太缺這類親切、動聽的民樂小合奏了!”著名指揮家楊春林則“非常激動,非常震驚”。著名音樂評論家陳懷冰直逼易有伍:“畢玉奇是何方神聖?”

畢玉奇,一個普通的博山下崗工人。

1954年12月,畢玉奇出生在博山西冶街一戶普通人家。父親過早去世,母親含辛茹苦,玉奇只好初中輟學。玉奇迷上音樂,最先是笛子。大街北頭有個器樂商店,櫥窗上掛滿各種樂器,來回路過那裡,饞得要命,就是沒錢。1966年,玉奇跑到銀行,咬咬牙賣了兒時的銀鐲子,得1塊來錢,花七八角錢買杆笛子。又3年,實在是禁不住誘惑,朋友們幫助湊了4.18元,買了把京二混,拉得有滋有味。

“當代阿炳”傳奇

畢玉奇沉醉在《鄉籟》旋律裡 劉培國攝

1970年,到博山電器開關廠就業。3年後,淄博市文工團上《小刀會》,面向社會招聘琴手。玉奇報了名。考場設在博山人民劇場,一排摺疊椅,擺放兩把二胡。考官說,二胡挑一把,隨便拉,只拉一次,挑難度大的。一曲《喜送公糧》下來,19歲的玉奇把評委征服,奪得第一名。隨即,淄博市文工團去廠裡調人。

玉奇家裡爺爺做主,面露慍色:“說書唱戲歷來叫人瞧不起。你看看周圍,吃這碗飯的多不容易!還是好生學技術養家,老老實實一輩子!”玉奇只有順從。

玉奇是個謙謙君子,琴棋書畫無一不精。還精通電器,誰家收音機、電唱機、電視機壞了,都找他修,修好了往回送,還搭上個西瓜,或幾包點心。寫字之餘,音樂最不能罷。

“當代阿炳”傳奇

畢玉奇在創作中 劉培國攝

博山民國鄉賢錢仲珊,大收藏家,書畫家,曾有古琴,“文革”前欲藏不敢,欲罷不能,忐忑間置於門樓柴火垛上,任其生滅。盲人高矩(音),右眼略有光感,斜睨著眼走路。他挑一擔水,右手扶扁擔,騰出左手隔空揉弦,一路揉到家。因為失明,聽力便出奇靈敏,辨音無一不準。午後或晚上的時候,高矩經常坐在老槐樹下拉他的二胡,琴聲幽怨……無數民間琴者的追求和命運,激發著玉奇對藝術的執拗和痴迷。

那是個特定的年代。痴迷音樂,又得不到音樂。唯一的渠道是街上的高音喇叭。收音機更是奢侈品,沒錢買,他就自己組裝。用過固定礦石、活動礦石,0.48元1塊。後來有了檢波二極管,1.28元1只,又有了可變電容器。這一大些零件,統統堆在一隻簸箕裡。用蛤蜊油盒自制耳塞,有絕緣層,磁鐵,線圈,震盪膜。震盪膜從博山電機廠拾來矽鋼片,沾水在磨盤上磨得飛薄。後來有了錢,才敢到博山百貨大樓,買一隻現成的。屋頂上樹一根竹竿,用漆包線織個網,架上天線。這個收音機無法以只論,也不能以臺稱呼,只能是一堆。有音了,可以調節頻率,這堆收音機,陪著玉奇聽到了“文革”期間大量的音樂。

改革開放後,玉奇經濟上亦稍有緩和,亨德爾、巴赫、莫扎特、絃樂大師卡薩爾斯盡收囊中,小提琴之神海菲茲被他一網打盡。由民間音樂走向世界音樂,玉奇發現,兩個板塊各自獨立,相互遙望,卻也有奇妙的重疊。如中國民歌與蘇格蘭音樂,王洛賓與《蒲田進行曲》。這極大地激發了玉奇的好奇,是的,只有民間音樂不會感人,必須融合世界音樂精華,才能提升表現力。  

2011年11月,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央視“風華國樂”欄目播出範泊芳古箏,廣東漢樂《出水蓮》,天津廣東音樂研究會會長、天津音樂學院居文鬱教授椰胡伴奏,奇妙的音樂瞬間打動了玉奇。原來民間音樂有如此瑰寶。玉奇一時又迷上了椰胡。玉奇開始大量研究漢樂。聽,泛讀。中國拉絃樂器,數蔣風之、安如礪,之後即居文鬱,秉持傳統風格,其演奏韻味極濃。把居文鬱的著作通讀一遍。

2012年4月6日,玉奇有緣面見居文鬱。事先,玉奇撰寫藏頭聯一幅,“文質清和延壽境,鬱勃蒼渾振漢聲”,刻成匾,扛到天津。一進旅店就病倒,腸胃極度不適,幾乎要打120。半夜起來吐了一場,症狀緩解。次日見面,居文鬱異常高興,大呼中國古典音樂傳承有望。

“當代阿炳”傳奇

畢玉奇與居文鬱 黃祖傑攝

“當代阿炳”傳奇

畢玉奇津門拜訪居文鬱 黃祖傑攝

椰胡獨特的音色和表現力,已讓玉奇不能按捺。下半年,《雨空雁》問世,漢樂味濃郁。他從中國民樂走向西方音樂,看到世界名曲裡頭、世界名演奏家裡頭,獨獨中國民樂缺席,一種無力感平地而生。不想鏈接到漢樂,才發現中國漢族古典音樂別有洞天!

玉奇開始鑽研宋代姜夔的古琴曲《暗香》,明代汪芝的《梅梢月》,發現大量半音的使用,比希臘人提出、由明代朱載堉從理論上確立的十二平均率還細。越聽,他越坐不住了。《懸羊擊鼓》《餓馬搖鈴》,不都是發生在齊國的故事嗎?怎麼成了廣東音樂名曲?

創作的過程是艱苦的,心境卻是空前的自由。陸陸續續,玉奇創作出了《孝鄉謠》《雨空雁》《早春花》《亂啼鴉》《逛河灘》《秋谷高風》等8首曲子,這一個套曲就叫《鄉籟》。《孝鄉謠》,以當地哄小孩吃飯的歌謠“東嘎啦秧,西嘎啦秧,誰家那小狗喝了俺那餵狗湯”為主旋,聽來餘味悠長。玉奇與妻子蔣玉蓉商量,咱們錄個碟吧?錄個碟就錄個碟。

“當代阿炳”傳奇

高承傳《鄉籟·少焉月出》插圖

《鄉籟》初定稿,拉給誰聽聽?玉奇拉給了94歲的岳母胡秀亭。拉給岳母聽不是因為她年紀大,知事多,而是老人熟悉博山市井生活,曾在北關橋頭趕集賣糧為生,聽慣了官宦鄉紳大宅的迎客曲,各色街頭藝人的民間說唱,也稔熟了博山街頭巷尾的俚曲兒歌。胡秀亭聽了《鄉籟》,拿手在大腿上一拍:“還真有點逛河灘的味唻!”玉奇懸著的心頓時落地。他說,娘,您就是《鄉籟》的民俗顧問,胡秀亭的名字日後印在雨果公司的唱片上。

接下來是出版問題。玉奇崇拜易有伍由來已久,不是兩個人的共同愛好,是因為易有伍特定的音樂理念。易有伍是位出色的音樂家、指揮、教育家和專業攝影家。他目睹中國大陸很多傳統經典音樂亟待保護,遂於1987年創立了香港雨果唱片公司,一氣搶救性出版500多張唱片。他對上乘之作慧眼有識,對不入法眼的東西不屑一顧。

2013年12月,玉奇帶著《鄉籟》錄音文件,與易相見於廣州。易介紹陳雄華、饒寧新給玉奇認識。他們聽了《鄉籟》後大吃一驚,一個沒有任何專業訓練的民間音樂人,竟能譜出如此曼妙的樂曲?2014年2月12日西雅圖時間晚上6點41分,易有伍自北美髮來了郵件,交流了聽完錄音小樣的感受,並討論了進行唱片製作的過程,意味著《鄉籟》獲得國內頂級專家的高度讚許。

《鄉籟》通過城市天空民族樂團鄭亮團長,輾轉問藝著名二胡演奏家、空政文工團國家一級演奏員鄧建棟。鄧建棟聽了《鄉籟》,表示完全可以演奏,建議請楊春林先生進行編配。

“當代阿炳”傳奇

二胡演奏家鄧建棟 選自網絡

楊春林,指揮家兼任作曲家,中國歌舞團常任指揮,是中國民樂界公認的專家。聽到《鄉籟》,楊春林非常激動,他見證了民間音樂創作的奇蹟,也感到了民間創作的艱辛,更重要的是,多年來他為中國民樂創作“一頭沉”現象憂心忡忡,在畢玉奇身上,他竟然看到了曙光。。楊春林忙中偷閒,編曲、排練在近一年的時間裡完成,把《鄉籟》推向了錄製階段。

“當代阿炳”傳奇

指揮家作曲家楊春林 選自網絡

匡算的資金需求出來了,需要27萬。聽到這個數字,玉奇騎上自行車就朝著禹王山奔去。坐在高高的山岡上,透過扶疏的槐樹林,玉奇眺望著山下的城鎮,自問,一個小人物也敢玩音樂?退休前,失業金吃了7年,扣掉保險,一個月靠78塊錢吃飯。退休了,一個月不過2000塊錢工資,作曲是咱玩的嗎?帶著無數個問號玉奇回了家。妻子蔣玉蓉怯怯地說:“不行,就把咱的房子賣了,大不了再回去住那50平方!”玉奇酒瓶底一樣的眼鏡後面,明顯是溼潤了。

《鄉籟》進入錄音階段。2014年11月的一天,當畢玉奇走進北京歌神錄音棚時,一下子震驚了,演奏席在座的全是一流演奏家!當《鄉籟•嶺上雲》絕妙的民樂四重奏響起時,玉奇心裡大喊一聲:“憑這一段,值了!”

玉奇歸心似箭,他揣著錄音光碟,乘坐夜車返家。他把光碟放進音響,跟妻子說:“你是第一個聽眾,你先聽聽!這張票實在太貴了!”妻子聽著,笑了,再聽,又笑了:“好聽!”妻子的笑背後,是外人不能覺察的難受,眼見著玉奇的臉黑的不能再黑、瘦的不能再瘦!

“當代阿炳”傳奇

一氣刻下這6枚印章,對玉奇來說,像是完成了某種儀式,牽涉道義,攸關生死。“只要唱片能出來,只要能為家鄉做點事,我再沒有什麼牽掛。”

2015年5月28日,玉奇接受腸道腫瘤切除手術。隨後是8個療程的高強度化療。8個療程,對一般人是不可想象的,他以鳳凰涅槃般的心境,迎迓著《鄉籟》的正式出版。

中國二胡學會副會長趙寒陽發來賀信:“作品很有鄉土氣息,演奏也是一流的,錄音效果更是非常棒,尤其對於畢玉奇先生為了推動鄉土音樂耗盡自己一切的精神敬佩之至!”

“當代阿炳”傳奇

畢玉奇與美國作曲家瑪莎在家中書房交流 劉培國攝

2017年1月,來自美國的作曲家施密特•瑪莎造訪博山,見到了畢玉奇,她聽到《鄉籟》的時候流下了熱淚。施密特•瑪莎先後創作有多種音樂作品,其中《Ave Maria》是1978年師從法國作曲家布朗熱時期的作品。娜迪亞•布朗熱是玉奇崇拜的音樂大師,施密特•瑪莎有幸在1978年成為娜迪亞•布朗熱的弟子。

一個月以後,施密特•瑪莎從美國發來電子郵件,詳談了對《鄉籟》的分享和感受,認為是玉奇的音樂作品改變了她對中國民樂的看法。這些看法太令玉奇震驚了:“說得太對了,瑪莎提到了4支曲子,我打開一支一支地對著聽,說的太對了!其中《嶺上雲》的結尾結束得太急,我已經做了改動,瑪莎就聽出來了。還有最後一支曲子其實就是一個鋼琴獨奏,原先我提供給北京的時候就是一個鋼琴曲,如果瑪莎有興趣我可以把原來的旋律譜給她,幫助改成鋼琴獨奏。另外,楊春林老師聽到這件事情非常高興,說法國作曲家布朗熱太有名氣,能夠得到她學生的認可,是最好的肯定。為《鄉籟》後續召開研討會,把作品推向更大舞臺奠定了信心。所以瑪莎不一般專業,太專業,到底是布朗熱的學生!”

“當代阿炳”傳奇

畢玉奇(右二)在聚樂村 丁春林攝

“當代阿炳”傳奇

丁春林攝

玉奇的身體還很孱弱,但強悍的精神力量讓病魔退卻,民樂組曲《琉璃》問世了,《陶瓷》也在醞釀當中,不久,人們就會聽到“當代阿炳”新的弦上絕響!

文/劉培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