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点评的逻辑密码:人们只看到王兴的扩张,却忽视了他的隐忍

对中国的大部分创业者而言,美团点评都是一家值得持续关注的公司样本。同样值得关注的,则是王兴在其不同阶段,采取的战略与战术。

2017年王兴的几次发声,每每引发热议甚至争论。与此同时,美团点评的估值持续走高。今年10月完成第二轮融资后,其估值已超过300亿美元。

如今的美团点评,正从餐饮扩张到外卖、酒旅、民宿、电影、生鲜等垂直领域,朝着智能化连接、技术升级促进服务的阶段迈进。此时,王兴已悄然为美团点评完成又一场升级。

战略上,他们推进多元化业务的背后,只围绕为用户创造价值这一个核心;在战术层面,他们不断试错,保持着充裕的自由现金流;在团队管理上,王兴尤为重视员工持续学习的能力与危机意识;而在价值观上,王兴选择了更为开放包容、更具世界视野的发展思路。

梳理王兴半年来对行业、对企业自身的观察、思考与判断,不难解释美团点评持续做强的真实逻辑。对当下的创业者而言,这些经验依然具有价值。

以客户为核心:扩张、升级的唯一目的

今年9月,王兴在母校清华大学演讲时,建议年轻的校友们,在职场上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也别太把别人当回事儿。

在他口中,唯一的例外是对客户。“只有一条你必须坚守,不管你干什么事情,在什么层级的岗位,要以客户为中心……不管是遵守规则,还是突破规则,都是要为客户创造价值。”

这一理念,贯穿在美团点评的诸多动作中。

今年5月,王兴接受《财经》专访时,回应了外界对于美团点评不断拓展新业务、树立新“对手”的关注: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

此前,王兴提出过著名的“T型战略”,团购就是那一横,而餐饮、电影、酒旅,就是在此基础纵向衍生的垂直业务。如今,随着外卖、民宿、生鲜、到店综合等业务的持续发展, “T”逐渐发展为“D”。

这些业务看似多元,本质上却都是以用户渴望获得更好的服务为核心。对当下的创业者言,这种聚焦核心的能力,尤为重要。

所以王兴会说,“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凡是跟吃和生活相关的事情,美团点评都应该考虑参与。”

为此,美团点评将餐饮中所积累的“互联网+”的技术,不断复制到其他垂直领域,为商户们提供选址、收银、营销运营等全链条的服务,这些举措,都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再次基础上,美团点评正从2.0向3.0阶段进化:杀入自动驾驶、无人车配送、共享汽车等领域,开始孵化美团地图。

今年10月份,美团点评的融资发布会上,餐饮平台总裁王慧文称,“下一阶段的战略重点是外卖、新零售和人工智能。” 今年11月,美团点评发布了分时租赁汽车ios算法工程师和自身Java研发工程师的招聘信息。

有分析者称,实现整个服务业的互联网化后,美团点评着力于技术能力的升级,让连接变得精准化、智能化。本质上,这场升级依然以用户为核心。

面对媒体,王慧文解释美团点评的扩张逻辑:“这个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会不会发生大变化,另一个是这个行业消费者或者商家是不是对现状满意?如果前者的回答是yes,后者是no的话,就有试的空间。”

随着智能化升级的深入,商户与用户将实现更高质量的互动,用户体验继续优化,进而为他们创造更多价值。

王兴这种基于用户价值的思路,同样获得投资者的认可。今日资本的徐新认为,当下互联网环境中,“只有什么都做,才能把用户的时间耗光并养成使用习惯,否则没有被满足的市场就会被别人拿走,甚至侵蚀你其他板块的业务”。

接地气的战术:不断试错,保持弹药充沛

不断尝试新业务,并不意味着王兴只顾一味狂奔。创业者们不能只看到他的扩张,忽视了背后的试错与退出。

纵观美团点评几年间的业务,一直处在动态调整、有进有出的状态。既有不断布局的新业务,也在陆续淘汰不适合自身特质的业务。

美团点评此前尝试的早餐外卖、排队机、WIFI等业务,都曾在实验一段时间后,被果断拿下。就在10月底,美团点评刚刚关闭了松鼠便利店和共享充电宝项目。时至今日,已经有超过10个内部项目在介入一段时间后,被毫不犹豫地终止。

有业内人士称,很少有一家企业能像腾讯那样,在同一条赛道上进行兼容性试错。而估值已过300亿的美团点评,同样也采取谨慎的态度,“其试错的边界也仅仅是赛道,而不是同时布局同一条赛道上的N个车手。”

王慧文曾在对员工的内部信中,解释终止还是加码新业务的依据:是否能以可行的商业模式,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基于试点的商业模式,判断未来市场规模,如果不够大会考虑关闭;与既有业务之间的战略协同价值,如果未来市场规模不够大,但战略协同价值够大,可以考虑扩大经营,否则关闭,比如共享充电宝。

而这几点,都需要从尝试中得出结论。

王兴在实战中尤为重视的另外一点,则是保持充裕的“自由现金流”。这是企业经赚来的钱中,扣除维持正常运转和保持企业竞争力的必要投入后,剩余的钱,也是企业在发展中可以自主控制的“弹药”。

今年5月,王兴还透露美团点评已经从亏损到整体盈利,目前账上有200亿元人民币现金。在新一轮40亿美元融资后,美团点评的现金储备接近70亿美金,“上一轮融资的钱还没有花”。

而在过去很长时间中,美团点评在外卖、电影、酒旅、出行、新零售等新业务线上,都投入了不小的资金。

这意味着,美团点评掌握着大量自主可控的现金流。正是基于这些健康的自由现金流,王兴有底气说:“我们认为,自己花钱去做业务,增速比投资更快,投入产出比更好。”

2016年美团点评的交易额高达2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预计2017年交易额将达到3600亿元。对创业者而言,这是拓展业务、自主发展的底气。对投资者而言,这无异于一颗定海神针。

王兴另一个接地气的做法,在于心甘情愿的做“脏活累活”。

确实,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很多业务,意味着赚钱慢、赚钱难,BAT看不上。“我们专门做鸡肋业务,把肥肉留给BAT。”

这种逻辑,与早年的京东相似。

早年间,阿里已经掌握了平台模式这块肥肉,所以京东选择了一条重模式,自建物流,自做采销,一度被嘲笑为“低端”。但如今,京东已经通过这些“脏活累活”,实现了盈利。

让团队保持危机感,不与对手打拳击

此前,讲述王兴早期创业经历的《九败一胜》,曾被众多创业者视作创业教科书。

今年9月,王兴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坦言并不喜欢这本书的书名:他不觉得自己胜了。“因为只有死者才能看到战争的终结。”   

他很早就意识到,打下的时代,技术革新可以让一些公司两三年内日订单达到千万,也同样可以加速死亡的到来。

这种危机感,让他尤为重视员工的学习能力。他有一句广为传播的名言: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因此,他更愿意反复筛选,反复培养愿意思考的少数人。如果员工不认可这种方式,“他可以不加入这个公司”。

此前,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他会花大量时间在思考战略上。为了思考公司使命“We Help People Eat Better,Live Better”,他用了一年多时间。有时,高管给他发三个邮件都不回复,却更愿意与行业专家聊上三五个小时。

如今,他只直接管理11个人,而美团已经有3万多员工。他选择将权力下放,要求自己尽量少做决策,进而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思考顶层业务之间的关系,与人才组织的成长。

对于不同领域的对手,王兴正采取一种更为开放的态度。在旁人眼中,他们正在“努力变得柔软”。

“美团点评并不是一个竞争驱动的公司”。他认为,同向为竞,相向为争。以用拳击和踢足球作比方,美团点评偏向于把球踢进对方的门框,而不是把对方铲倒,更不是向拳击手那样,把对方击倒。

王兴一直强调,将美团点评是一家“使命驱动”的公司,更为看重“开放合作”。

为此,美团点评已经与619家餐饮ERP服务商达成合作,投资了52家与美团点评生态相关的企业,并推动产业基金“龙珠资本”首轮募资,吸收外部的投资股东和产业投资人,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

王兴曾告诫清华的学弟们,要把目标定在能够成为世界冠军的企业上,“因为你们面前有如此多的机会,所以不要被眼前的一些诱惑所干扰。”

如今,王兴宣布美团点评将进入公司发展的第四阶段,社会企业阶段。为此,他们将在传统产业转型、食品安全、传统产业工人就业等方面,提供更大的助力。

这种长远的目光,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美团点评的基层员工。完成融资后,曾有人向其员工感慨,“我们之间的财富鸿沟又拉宽了”。

对方告诉他,要长期有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