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養老金要有大動作!你交的錢會變多嗎?

作為退休後能享受到的基本保障,養老保險一直關乎著所有人的福利,它不僅涉及到你退休金能拿多少,同時也關係著你工作時需要繳納多少錢。近日,人社部出臺了新的養老金制度,並將於7月1日正式執行。距離上線僅僅只有16天,這究竟是什麼制度呢?

中央調劑制度

據媒體報道,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通知》,決定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簡單來說,以後在養老金這一塊,各省市的養老金會有一部分由中央進行調度分配。

為什麼建立這樣的體制?有權威人士指出,不同地區之間的養老保險繳費負擔不均,加劇了地區間發展的不平衡。加快推進全國養老保險統籌,既能均衡各地區養老保險繳費負擔,也能為市場經濟競爭創造公平環境。未來要嚴格控制並逐步縮小群體之間的基本養老金待遇差距。

人社部副部長遊鈞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說,由於人口撫養比差異等原因,省際之間基金不平衡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基金結餘主要集中在廣東、北京等東部地區,累計結餘最多的7個省份佔全部結餘的三分之二,而遼寧、黑龍江等部分省份已經出現基金當期收不抵支的情況,基金運行面臨較大壓力。因此,中央調劑就顯得很有必要。

舉個例子,某地的在職參保人數很少,但離退休的參保人數很多,這就會形成供小於求的尷尬局面,當地養老金勢必會很吃緊。而中央調劑制度執行後,針對上述情況,就會由中央調劑基金撥款減輕壓力。此外,中央調劑基金實行以收定支,當年籌集的資金按照人均定額撥付的辦法全部撥付地方。也就是說,中央調劑制度對各地一視同仁,並且做到每年撥付清空賬戶,做到公平公正。

至於具體有多少養老金會納入中央調劑,人均撥付額又依憑什麼公式來決定,下面給大家三條公式:

某省份上解(上解:財政術語,可理解為上交)額=(某省份職工平均工資×90%)×某省份在職應參保人數×上解比例

全國人均撥付額=籌集的中央調劑基金/核定的全國離退休人數

某省份撥付額=核定的某省份離退休人數×全國人均撥付額

個人繳納養老金的負擔是否會加重?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每次養老金改革,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自己要繳納的養老金是否會變多,以及退休後的待遇是否會有變化。針對這兩個問題,遊鈞表示,首先,中央調劑基金是由各省的養老保險基金上解的資金構成的。作為企業和職工個人的繳費仍然按照現行政策執行,不需要額外多繳費。也就是說,中央調劑制度是平衡每個池塘的水位,但不會要求額外往裡面灌水。

另外,關於退休人員待遇的疑問也可以用同理回答:建立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以後不改變現行的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發辦法和調整辦法,所以它不會影響退休人員的個人待遇。有的省上解的資金額大於得到的撥付額,叫做貢獻省。這些省份普遍的養老負擔比較輕,基金結餘比較多,支撐能力比較強,所以調劑後不會影響這些地方當期養老金的按時足額髮放。有的省得到的撥付額大於上解額,叫受益省,這些省通過調劑能夠緩解基金的支付壓力。所以通過建立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能夠增加養老保險制度的整體抗風險能力,各地的養老金按時足額髮放就更有保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