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正在攻關黑科技,但風險性極高,若成功美軍航母將後退數千裡

新華社日前發佈了一則消息,稱中船重工712所正在研發鋰電池動力和燃料電池技術。這是官方首次證實中國正在進行這種新型潛艇動力技術的研發。可能有些人感到不解:中國已經有了潛艇斯特林發動機,為什麼還有研發鋰電池和燃料電池技術呢?這還要從斯特林發動機的不足說起。斯特林發動機是一種自帶氧氣的內燃發動機,因此可以水下密閉的狀態下工作。配備斯特林發動機的潛艇水下潛航時間和距離大為提升,減少了因上浮充電被發現的概率;不過斯特林發動機工作時也存在著機械振動,容易被對方的水聲偵聽系統發現。而且斯特林發動機功率不足,難以支持潛艇水下高速機動。因此很多國家都將目光投向了別的動力系統。

中船正在攻關黑科技,但風險性極高,若成功美軍航母將後退數千裡

中國正在研發潛艇鋰電池技術

以俄國為例,俄軍準備在其最新型拉達級常規潛艇上使用燃料電池,因為與斯特林發動機的機械作功相比,燃料電池只在氫氧化學反應基礎上產生電能,具有極佳的安靜性,更加難以被發現;另外日本在新建造的蒼龍級潛艇上也準備廢除已有的斯特林發動機,轉而採用鋰電池供電。因為鋰電池電容量大,充電速度快,可以大幅提升潛艇的水下續航時間和航行速度。既然潛艇製造強國都將目光瞄向了鋰電池和燃料電池,那麼中國進行跟進研發也是必然的。

中船正在攻關黑科技,但風險性極高,若成功美軍航母將後退數千裡

日本準備在蒼龍級潛艇上使用鋰電池技術

不過從技術角度看燃料電池和鋰電池都有相當大的風險。潛艇燃料電池需要配備液氫和液氧艙罐,如果發生洩露是很危險的。戰時如果潛艇受到深彈攻擊引起局部破損,燃料電池發生次級危害的可能性就更大;鋰電池也同樣存在著安全隱患,在充電過滿的情況下鋰電池很容易發生起火和爆炸。從普通的手機鋰池電池到車用鋰電池,甚至是波音客機上鋰電池都發生過此類事件。對於潛艇而言,一旦在水下發生電池失火那將是災難性的。

因此中國現在發展鋰電池和燃料電池時一定會將安全性和創新性放在首位。之前曾本人曾在網上提出過一種外掛式或拖曳式電池艙方案,就是將鋰電池放在外掛式保形燃料箱中,或者將鋰電池和燃料電池放在拖曳式鋰電池艙中,這種方案既能給潛艇提供充足的電力,同時又可以防止因電池起火給潛艇本身造成毀滅性的災難。特別是拖曳式電池艙不僅安全性能好,而且還適合對各型現役潛艇進行改裝,使這些老式潛艇無需對內部進行改動就能使用強大的鋰電池和燃料電池。當然除了上面所述方案之外,中船重工肯定還有別的更加可靠保險的方案。

中船正在攻關黑科技,但風險性極高,若成功美軍航母將後退數千裡

中國潛艇使用外掛式鋰池想象圖

中船正在攻關黑科技,但風險性極高,若成功美軍航母將後退數千裡

潛艇使用拖曳式燃料電池和鋰電池

如果中國常規潛艇裝備新型燃料電池和鋰電池,那麼其水下潛航能力和靜音效果將會更加突出。中國潛艇將具有在沿海港口出航就能潛出第一島鏈的能力,其水下潛航時間也將從現有的3-5天提升到10-15天左右。由於中國常規潛艇數量龐大將會美軍構成極大的壓力,戰時美國航母避開中國潛艇的狼群攻擊的最好辦法只能是後退幾千裡。

中船正在攻關黑科技,但風險性極高,若成功美軍航母將後退數千裡

中國潛艇換新電池將對美航母構成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