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招到一個合適的員工?

薄君夫

這短短的11個字加個問號,基本上就是HR的終極問題:這不你剛在會上戰略戰術侃侃而談自鳴得意彙報成功,老闆一句”某某,明天我們去某大學招聘,能招幾個計算機專業的就看你的了“,立馬就癟了。

這是一哥們的親身經歷,他們是做遊戲研發的,能從專業排名世界前幾的某大學招到計算機專業的人,老闆會給重獎。

能不能招到合適的員工,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但壓力都在HR身上。

”合適“這個詞很要命。有多少人的另一半是”合適“的?要都合適離婚率怎麼那麼高?又有多少企業的員工都是合適的?某些行業的離職率不是高得離譜麼?有些行業雖然離職的不多,但又有多少員工是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虛度光陰?

不合適的招聘,既耽誤別人也害了自己,所以大家都在尋找更好的辦法。

病急亂投醫,我們更多地把資源投向招聘渠道,拼命擴大選人的範圍,而對工作崗位與員工素質的匹配上投入較少,還有很多公司招人完全是在憑感覺,結果當然就是靠運氣。

工作崗位與員工素質的匹配是一門大學問,不可能在一篇小小的文章裡說清楚,這裡給出一些建議吧。

清晰地界定崗位職責

清晰界定崗位職責是招聘的基礎工作之一,按理這應該得到很大的重視,其實不然。

不少公司的所謂崗位職責,都是從招聘網站上搬來的,看別人咋寫,自己就咋寫,套路多,乾貨少,看的人沒感覺。

雖說天下烏鴉一般黑,但招聘不只是看”顏色“吧!

認真對待自家公司各崗位的說明,尤其是部門負責人要經過一定的培訓才能把這個弄清楚,HR在這些事情上不能當甩手掌櫃。

從部門負責人那裡收集崗位需求和說明,然後要經公司裡有經驗的”行家“審訂和修改,人力資源部門還要再度審訂修改,使崗位職責界定清晰,才能作為招聘的基礎。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崗位

崗位和崗位職責,都在與時俱進,這就需要我們以發展而不是靜態的眼光來看待它。

比如你要招個銷售,就不能只看公司眼前的產品,要看未來幾年的產品規劃,從而去尋找那些跟產品規劃契合度更高的候選人。

當企業面臨轉型時,發展的眼光尤其重要。

既重視當下的能力,也注意看潛能

想長遠發展的公司,也需要能夠在本公司長期發展的核心骨幹員工。

短期發展看當下的能力,長遠發展看的是潛力。

潛力大的員工可塑性也強,即使眼前的崗位不太合適,也有機會調到別的崗位。

多手段吸引應聘者

好公司都在挖空心思吸引人才,在招聘市場上,並不一定是“買方市場”,在這個人人都是網紅的年代裡,企業吸引人的手段也要與時俱進,要讓應聘者感受到你的溫度、活力和發展空間,還有就是對員工的責任感。

除了招聘網站,要更多利用自媒體、社交軟件等大家天天在用的渠道去宣傳自己。你刷的不是存在感,而是大家對你的好感度。

用好試用期

試用期內雙方都可以沒什麼負擔的“毀婚”,員工的試用是需要設計的,也就是你需要他哪方面的能力,就要重點去“試”他的那些能力。試用期間的工作按排很有學問,HR一定要跟業務部門多溝通,儘量在試用期內安排豐富的工作。

有些公司把試用期全用來培訓,如果培訓的內容包含了人員的甄別,那沒什麼問題;如果只是業務培訓,那“試用”期就白白浪費了。


招聘是個技術活,找到合適的員工,是雙方的福份,值得我們去不斷提高專業水準。


HR那些事兒

招合適的員工,首先是你要知道什麼是合適?絕大部分的HR在招聘時是不清楚的,不是拿著一份崗位說明書就清楚。真正的清楚是要知道公司為什麼要招這個人?招他來是要解決什麼問題?他做到什麼樣的結果,領導才能滿意?要想讓領導滿意,這個人最基本的能力是什麼?即這個崗招聘的素質底限是什麼?如果希望他做的更好,他應該在哪些素質上有不錯的基礎?

招聘時,很多HR和部門主管是帶著理想化的思維去招人的,結果總也招不上來。因為有能力的人是有個性的。他不會適應你崗位成為一個全才,而是你要適應他,只要他能解決問題。

HR招人必須是以素質底限為基準,而不是素質優秀為條件,我們是在基本滿足上儘量擇優,這樣會很輕鬆,得到的永遠是驚喜。如果總是理想化,得到的肯定是打擊,因為真正的崗位素質全才太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