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線搖號購房火熱,需求大於供給到什麼程度才能迫使搖號購房

進入火熱的夏季,北方各大城市陸續進入高溫預警天氣,然而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也紛紛出現搖號搶房的火熱行情。為了防止房地產市場失控,12個城市被住建部約談。

為何在“五限”(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商)調控政策之下,房地產還如此火熱?其背後的根源是什麼?需求大於供求到什麼程度才能迫使城市搖號購房?

提到搖號,最先想到的是一線城市購車政策,為什麼要搖號買車,看看北京的交通也不難理解。但一線和新一線的房源是否也到了要搖號購房的底部了呢?搖號購房的首要原因是住房庫存短缺,部分城市新房有效供給不足,對大量人員流入的住房需求準備不足。

新一線搖號購房火熱,需求大於供給到什麼程度才能迫使搖號購房

的確,從全國情況看,過去兩年內,一、二、三、四線城市階梯式去庫存,使得今年4月末全國住宅庫存下降。在全國去庫存的大趨勢下,二線城市的庫存短缺問題比較嚴重,特別是在各大城市搶人大戰開始之後庫存短期問題尤為突出。

從土地供應方面看,長期低庫存的城市應增加土地供應, 事實上像杭州、武漢、南京、西安等城市也確實增加了土地供應量,除了一些住房庫存量較大的城市,要適量控制一下供地外,一二線城市整體保持較高土地供應水平。

從住宅銷售端方面看,看似火爆的購房市場,實際上的銷售並不好,部分城市的住宅銷售面積同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增長。

綜上,城市庫存大幅下滑不是由需求增加造成的。那麼,土地成交增加而住房供應不足的原因是什麼?難道又是炒房的傑作嗎?

土地供給的增加,並不會直接形成新增住房的有效供給,還要看開發商要根據資金籌集狀況、房地產調控政策進行開發。而是否有新增的有效供給,還需要重點關注住房竣工面積。

新一線搖號購房火熱,需求大於供給到什麼程度才能迫使搖號購房

進一步來分析,2017年土地供應面積大量增加,卻沒有在房屋竣工面積和有效供給方面得到反映,其背後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兩方面:

第一,房地產企業的融資環境持續收緊。金融去槓桿趨勢愈演愈烈,其對於房地產的影響將是深遠而深刻的,而金融去槓桿的另一表現在於利率抬升,對於高槓杆的開發商,未來的利息成本提升了,而對於購房者相當於購房支出明顯增加,部分人將會望而卻步,最後就是房子難賣了。

第二,“高地價、限房價”挫傷房企加快開發的積極性,中小企業受影響尤為明顯,中小房企面對嚴酷的環境,基本毫無反擊之力,拿地方面一眾大佬巨頭實力碾壓,資金成本方面缺乏規模背書,只能咬牙拿貴點的資金,而週轉以慢下來,那就是致命的打擊,即便項目成功開發賣出,拿地沒有優勢,也失去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所以大概率提前賣身成為了中小房企的不錯出路。

從需求方面看,搶房的城市一般新房和二手房的價格都會嚴重倒掛,這種不規則的現象嚴重的刺激了購房者的心態,什麼創業、投資?都不如搶下一套房來的實在,不知不覺再次步入了全民炒房的瘋狂節奏。

綜上所述,萬人搶房的怪象,一方面是新房、二手房價格嚴重倒掛,刺激了需求,激活了購買力。而更深層原因是“高地價、限房價” 挫傷了房企加快開發的積極性,中小企業前途未卜,所以結果只能是開發商囤地推遲開發,加上房地產企業融資環境的持續收緊,新房有效供給進一步短缺,庫存進一步下降,導致新的房價上漲恐。

新一線搖號購房火熱,需求大於供給到什麼程度才能迫使搖號購房

而對於還沒有買房子的人來說,除了糾結、猶豫更多的是無奈,因為社會上的共識是房價一定會漲,而且很難會降價,所以晚買不如早買,但掏空了六個錢包,也難以買上一套房。事實上,如果可以接受長期租房,眼下的房租跟房價比,確實低,在58同城上找一套自己喜歡的小區,滿意的房源也是很好的,畢竟人活著是為了生活,而不是為了忙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