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企業的淪陷,看外資如何巧取“豪”奪,成為控股股東

高盛的大名在資本市場可謂是人人皆知,這個成立於上世紀的投行,一度是美國本土最有實力的機構。

高盛的總體規模,和資本實力,在美國金融街能排進前五,甚至一度可以和摩根大通相提並論。

不過,高盛以前一直充當的是白武士的角色,不知何時,這白武士已經從高盛的頭銜上被抹去,成為了資本市場讓人聞風喪膽的黑武士,凡事向前看齊,也成為了高盛的座右銘。

而且高盛在全球看似合乎規矩的斂財的同時,其實是遊走在鋼絲的邊緣。

民族企業的淪陷,看外資如何巧取“豪”奪,成為控股股東

2005年的時候,那時候我國國有銀行剛開始向著股份制改制的時候,高盛為了得到便宜的籌碼,開始在全世界打壓我國的銀行業,極力的唱空我國的銀行,宣稱負擔過高,然後高盛自己卻在背後以極低的價格買到銀行的股份,真是用心良苦。

還有當年震驚海內外的中航油事件也是高盛一手主導的,當初高盛和中航油的高層簽訂了一份合同,高盛成為了中航油的投資顧問,為中航油原油套期保值交易提供介意,結果人家高盛在背地裡暗自和中航油成為對手盤,導致中航油虧損幾十億。

也是在2005年的時候,當年有一家名為雙匯發展的公司,這家公司估計現在大部分的國人都知道,這是當初我國最大的肉食加工企業,也是我國著名的國企,特別是在2005年的時候,雙匯發展的營業收入就已經高達130多億。

民族企業的淪陷,看外資如何巧取“豪”奪,成為控股股東

在當時有這個營業規模的企業可謂是少之又少,而且雙匯發展的營業收入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速。

在2000年的時候營業收入不過只是30個億,五年的時間,就暴增到了130多個億,是當時我國肉類食品加工企業當之無愧的龍頭股,更是一直具備居高價值投資的藍籌股,一度是漯河市的驕傲企業。

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麼一家企業,卻在2005年的時候被漯河市國資委以十億的價格掛牌出售。

當時漯河市掛牌出售的企業是雙彙集團,而雙彙集團是雙匯發展的最大股東,雙彙集團持有雙匯發展30%以上的股份,可以看得出來的是,雙彙集團旗下的資產就屬雙匯發展是最具有價值的。

最後被高盛以20億的價格買到,而因此讓高盛擁有了雙彙集團100%的股權,同時控制了雙匯發展30%以上的股份,成為了這一家原本是國企的全國最大的肉食加工企業的最大股東。

高盛在這一次戰鬥之中贏得了勝利,當初參加的,還有摩根等等的大財團,最後卻花落高盛之手。

民族企業的淪陷,看外資如何巧取“豪”奪,成為控股股東

而且雙匯發展的整體負債也不過只是30%左右而已,在這負債之中有息負債(借的錢)也只有七千萬而已,但是雙匯發展賬戶上躺著五個億的現在,現金流如此的充沛,不知道當時的人是怎麼想的,把這麼好的企業拱手讓人。

而且參加競拍的企業,都是國外的機構,高盛掌握著雙匯發展35%的股份以後還不甘心,把雙匯發展第二大股東的股份也收購了過來。

當時雙匯發展第二大股東持有25%的股份,自此,高盛手頭上有60%的雙匯發展的股份,成為雙匯發展真正意義上的控股股東,這個時候,雙匯發展已經落入高盛之手。

民族企業的淪陷,看外資如何巧取“豪”奪,成為控股股東

如今,隨著時間的流逝,到了2018年,再反過頭來看雙匯發展, 赫然間已經成為一家市值千億的大型企業,而高盛到目前為止,持有雙匯發展72%的股份,雙匯發展2017年的營業收入已經突破了500億,淨利潤也達到了40多億

比2005年當時漯河市賣出雙匯發展的時候,淨利潤增長了十倍以上,更加難得可貴的是,雙匯的賬戶上的貨幣現金也有將近60個億,好的企業,如今卻已經不是國企,這是一種悲哀。

落入外資之手的外匯發展,倒是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在前些年,雙匯發展更是花將近7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最大的豬肉養殖商

史密斯菲爾德,這一個舉動讓雙匯發展完善了自己的上游產業,如今的雙匯發展已經有了自己的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