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用200年都没征服蒙古,为何清朝迅速让蒙古人口减少一大半?

导读:明朝用200年都没征服蒙古,为何清朝迅速让蒙古人口减少一大半?

文/以史论今

首先要先说说当时蒙古的背景1206年,铁木真建立起大蒙古国,开始在亚欧大陆开疆拓土。铁木真在对外征战中,不仅开拓了东起日本海、而且开拓了西可以到达地中海、往北直接穿过西伯利亚、往南到达波斯湾,国土面积横跨整个亚欧大陆,也是当时连续面积最大的国家。

明朝用200年都没征服蒙古,为何清朝迅速让蒙古人口减少一大半?

但是300万蒙古人始终是个隐患,刚开始征服蒙古人的时候,为此清朝统治者以满蒙一家人的旗号去拉拢蒙古人。女真族虽然骁勇善战,但蒙古人作战也不弱。清朝采取一方面重兵镇压,用以监视。另外,清朝采取了和亲的政策,就是每代皇子都娶了蒙古贵族女子为妃,以此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

明朝用200年都没征服蒙古,为何清朝迅速让蒙古人口减少一大半?

当然,这还不足以抵消蒙古人的斗争意识,主要是他们人多,因此清朝还在蒙古人居住的地区,宣传佛教思想。满清人早先发现,佛教对于尚武的民族来说有着大的作用。彪悍的蒙古人,通过学习喇嘛,喇嘛就是清朝传过去的佛教,因此就是佛教思想就成了屈服蒙古人的工具。

明朝用200年都没征服蒙古,为何清朝迅速让蒙古人口减少一大半?

佛教思想效果显著,蒙古人在和清军作战的时候,清军士兵惊讶的发现,原来不怕死的蒙古人在打仗的时候表现的胆小怕事,变得温顺,并且好控制。佛教的推广另一个重要作用:鼓励蒙古人出家,结婚生子就变得少了起来,人口数量就锐减了。清末时,清朝的大将冯玉祥就负责一直守护着西北,据相关文献蒙古族不足60万人,也就是回到了成吉思汗初期,除此之外,大多数蒙古人都是懦弱无能。

明朝用200年都没征服蒙古,为何清朝迅速让蒙古人口减少一大半?

清朝利用佛教的传播思想目的是达到了,让曾经骁勇善战的蒙古族彻底臣服了,下面说说明朝为何不能做到?

在明朝,在位皇帝都是采取用武力来征服蒙古,就是用暴力去征服,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蒙古一直是尚武民族,这种办法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用武力去掠夺,蒙古族人不会立马放下尊严,向大明王朝臣服。朱元璋采取的是“分割瓦解,逐部落打击”,将征服地区进行“汉化”、“定居”,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游牧民族的“野性”。但是结果是无法实现的,蒙古族毕竟骨子里都是排斥明朝的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