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少女祭窯傳說

陶瓷的藝術就是火的藝術。不同成分的釉料在不同溫度、不同燒成氣氛中可以產生千變萬化的顏色,火改變了陶坯的化學成分,火把泥土變成了晶瑩剔透的寶石。

關於汝窯,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在北宋大觀年間,宋王傳旨要燒製新瓷。有人問皇上對釉色有何要求?當時正值雨過天晴,皇帝抬頭望望天空,遂大筆一揮:“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雨後初霽,碧空如洗,是何等清新喜人的景象啊!而通過泥與火的藝術把這大自然的造化固定下來,又是何等的奇妙絕倫!

汝瓷少女祭窯傳說

聖旨傳到當時名揚天下的瓷都——河南汝州郡,結果接連兩任瓷官都沒燒出這種“天青色”,均被斬首。官府又把任務壓在了身懷絕技的窯匠嚴和身上,命他限期燒出新瓷,違時立斬。嚴和儘管神工鬼斧,但對這種夢幻般的“雨過天晴碧空”也是一籌莫展。連燒兩窯,均未成功,回去後悶悶不樂。他的女兒嚴英當時七歲,問其原因,嚴和說,我已燒兩窯未成,再燒不好就要被斬首了。女兒問,有什麼法可燒成?父親答道:“民間傳說有活人入窯即可。但我作為瓷官,怎忍心害百姓。”其女暗記心中,等燒到第三窯,乘父親不備,一躍跳入窯中頓時,一聲巨響,窯中光芒四射,映照著女孩美麗的身影,熊熊烈火中飛出一隻金鳳凰,迎著藍天飛去。一代絕世精品隨之問世,觀其釉色,如雨過天晴,渾厚古樸,光澤柔和,明亮透體,富有水色,拂其釉面,光滑細膩,如同美玉。細觀之,釉面呈蟬翼紋般細小開片。迎光可以看到其釉下有稀疏的氣泡,在光照下時隱時現,如晨星閃爍。在釉與胎的結合處,微現紅暈,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美感。

汝瓷少女祭窯傳說

由於新瓷乃女童嚴英的靈魂所化,製成的器皿用來盛裝食物、酒、茶等,味道分外鮮美:製成鎧甲的護心境,輕盈堅硬,刀槍不入,甚至置一瓷片於室中,居然能“鎮妖辟邪”。皇帝見此稀世珍寶龍顏大悅,遂賜新瓷為“汝官瓷”,封嚴英為“孝女”,命名生產新瓷的汝窯為“汝官窯”,專為宮廷燒製,民間不得享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