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間父母必須避免心理應激失調,這些症狀有麼,快看看對策吧

家教智慧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網上都在刷高考作文題,我建議家有高考孩子的父母最好不要玩手機,或者不要提示孩子任何關於已經考好的科目的信息,即使有的網站掛出了高考答案,也不要看,因為你閱讀的過程會有相應的神情變化,例如聽到難題啦,聽到失誤啦等等,看這些已經毫無意義,孩子只會從你的表情裡讀出緊張感。

如今高考已經不僅僅是孩子們的壓力,對於家長來說也是考驗,最新的信息已經出現了一些父母和孩子的悲劇,我這裡不敘述了,但有必要專門寫一篇文字提醒一下考生家長,因為不僅僅是孩子會出問題,高考階段,父母也容易出現以下三大心理應激失調,這需要我們及時調整,這樣才可以給孩子更好的家庭和學習環境。

高考期間父母必須避免心理應激失調,這些症狀有麼,快看看對策吧

缺乏自信

在陪考過程當中,家長們發現自己有越來越多的不足,當得知其他家長能夠提供更加優越的備考條件而自己無能為力,或者自我感覺陪考方法出現巨大的紕漏時就更加自責,也可能因為考生的成績一直沒有起色,或者某次考試發揮失利而對孩子升學失去信心。過去只是陪讀,只照看孩子,現在是陪考,躲在外面的樹蔭下閒聊,結果就會形成一些思維衝擊,有的父母感覺自己做得很不夠,但此時已經無能為力,最終信心全失。

高考期間父母必須避免心理應激失調,這些症狀有麼,快看看對策吧

過分攀比

家長在高三陪考過程當中總愛打聽其他考生的備考情況,總愛拿其他學生的成績與自己孩子的成績進行比較,總覺得別的孩子有的備考條件自己的孩子也必須有,別的孩子有的輔導書自己的孩子也一定要看等等,有的甚至連夜去買,然後讓孩子晚上再看一遍,這樣的折騰只會讓孩子感到自己是一個木偶,被父母牽著舞動手腳,毫無自主性。

高考期間父母必須避免心理應激失調,這些症狀有麼,快看看對策吧

極度敏感

高考時,家長在陪考過程中,對很多事情都過於在意,比如孩子休息放鬆一會兒會不會影響學習?孩子天天學習但成績反而下降,會不會因為並未真正努力而是裝樣子給父母看?甚至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這些敏感父母的心,恨不得自己有什麼辦法幫助孩子渡過高考這一關,結果越敏感,孩子壓力越大。有的父母因為早晨發動不了汽車,就覺得不順,甚至疑神疑鬼,導致整個氣氛都不好了。

那麼如果有的父母出現了這些問題,該如何調整?

孩子的心態、狀態牽動著父母的心,而家長產生各種心理問題也都是因為沒有把自己的位置擺正確造成的。所以,父母想把自己的心態真正地調整好,最需要做的是尊重。只有做到了和孩子之間的彼此尊重,一切心理問題才能徹底解決,那麼作為家長最應該尊重孩子什麼呢?

高考期間父母必須避免心理應激失調,這些症狀有麼,快看看對策吧

尊重孩子的現狀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習基礎、知識水平和應對能力。因此,家長不能低估或高估孩子的實際能力,從而制定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因為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激勵和認可,都希望自己在高考時考一個好成績向所有愛自己的人彙報。所以,不要用太多不切實際的夢想無形中給孩子施加壓力。

尊重孩子的意願

家長在高考陪考的任何階段都是配角而非主角,所以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是最重要的。因為孩子對自己的成績水平、發展方向等都有自己的規劃,家長所要做的就是在尊重他們意願的前提下給予一定的建議和幫助。

高考期間父母必須避免心理應激失調,這些症狀有麼,快看看對策吧

我記得去年兒子高考,我們問他需要不需要陪考,他說“陪什麼呀,你們都在外面曬我哪有心思,你們還是安心工作,我自己知道該怎麼做。再說飯菜、住宿都有專門的安排,你們跑來跑去反而也忙亂,還是不要陪了。”我們尊重孩子的意願,這3天照常工作,同事們也都很驚訝,其他人都緊張得要命,只是晚上去賓館和他見一面,擁抱一下,也不說什麼,他的心態很輕鬆。結果分數出來,非常好的成績,順利進入理想的重點大學。

所以,父母平和的心理調節非常重要,如果此時你感到焦慮,不安,那就不要在孩子面前,先回避一下,因為這樣的情緒是要傳遞的。

先調節好自己,才能看到燦爛的風景。

祝福孩子高考順利,金榜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