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蕭龍友用方有這些特色

圍觀:蕭龍友用方有這些特色

本文著眼於蕭龍友先生的點滴經驗,介紹了其臨床慣用的方劑,並加以闡述。

蕭龍友臨床慣用方

1.治暑熱慣用六一散

蕭龍友臨床治病不談運氣,但重視季節用藥。如暑天常備六一散,若有傷寒跡象,或頭暈,或不汗出,用之頗效。若見心煩欲嘔,常加藿香葉,開水沖泡,待涼飲,可以益心脾;若有心煩、心悸,加用硃砂;小便黃加鮮荷葉。

先生說山東的滑石好,色青白,稱桂府滑石,那時北京小學生練刻圖章亦用之。先生嘗引張元素《醫學啟源》益元散項下所云:“桂府滑石二兩(60克)桃紅,甘草一兩(30克)。為極細末,每服三錢(9克)。蜜少許,溫水調下,無蜜亦得。或飲冷者,新水亦得。或發汗,煎蔥白豆豉湯調,無時服。”此滑石與甘草的比例為2:1,而非六一之比。六一散又名益元散、天水散、太內散。

學習和使用體會《本草綱目》:“滑石,廣之桂林各邑及瑤峒中皆出之,即古之始安也。白黑二種,功皆相似。山東蓬萊縣桂府村所出者亦佳,故醫方有桂府滑石,與桂林者同稱也。”北京用者,色青白,系白滑石或即《本草綱目》所說蓬萊所產者。

2.治風寒外感慣用蘇葉蔥白粥

蕭先生治風寒感冒喜用蘇葉、蔥白、豆豉(蔥,山東者佳;豆豉,四川者佳)之類。

引徐靈胎《醫學源流論》卷下:“不能知醫之高下,藥之當否,不敢以身嘗試,則莫若擇平易輕淺,有益無損之方,以備酌用,小誤亦無害,對病有奇功,此則不止於中醫(指中等的醫生)矣。如偶感風寒,則用蔥白蘇葉湯取微汗;偶傷飲食,則用山楂、麥芽等湯消食;偶感暑氣,則用六一散、廣藿香湯清暑;偶傷風熱,則用燈心竹葉湯清火;偶患腹瀉,則用陳茶佛手湯和腸胃。”

學習和使用體會

蕭氏家中經常備有炒黃黑的糊米,小兒傷食飲用。成人腹脹,常用砂仁1粒,以針穿其孔中,在火上燒焦,取下,紙包捻碎,去紙嚼服,甚效。又疰夏不思食,用荷葉粥鮮荷葉去梗,洗淨,待米燒半熟,即置荷葉於其上,再煮,熟後粥色青綠清香。寬中解暑,妙用非常。

引《本草綱目》,“粥”專列一項,計有44種。蓋粥能暢胃氣,生津液,推陳致新,利膈益胃(如薏苡仁粥除溼熱,利腸胃;蓮子粉粥健脾胃,止瀉痢;薯蕷粥,補腎精,固腎氣等),但有荷葉燒飯而無荷葉粥。

李東垣師承潔古在仲景枳術湯基礎上創制枳術丸,用荷葉茶裹燒飯為丸。他說:“蓋荷之為物,色青中空,象乎震卦風木,在人為足少陽膽同手少陽三焦,為生化萬物之根蒂,因此物以成其化,胃氣何由不升乎。”《溫病條辨》清絡飲中有荷葉。

先生對小兒脾虛疳積,食少、消瘦、易汗出,亦常用薏苡仁、山藥、大棗煮大米粥治之。效果很好。對老年人則常用蓮子、芡實煮粥,以固其腎氣。他說藥補不如食補,寓藥於食,可謂善補。另外,亦備有夏天用的露,如銀花露、生地露、玄參露等。

3.辨證用棗治胸膜炎

蕭龍友先生處方一般只有10味藥,很少超過20味。治胸膜炎、胸腔積液,指出病屬懸飲,當用十棗湯,如有脅痛症候,可加川芎、川楝之類。

十棗的用意,棗大小很不相同。如山東樂陵棗小而甜,仲景河南人,河南大棗則大,10個為30~60克。經方一般用的大棗不過3枚。此方大棗分量較重,旨在固脾,防逐水太過。

4.治外傷瘀血,善用七釐散

蕭龍友先生治病各種劑型都用,不限於煎劑。如外傷瘀血,常用《良方集腋》的七釐散,用黃酒服用加外敷患處。主張組方首在立法,法者不定之方、方者一定之法。同一法可從不同方劑中任選應用,或自組成方,但方既組成之後,必有一定之法方可。

蕭龍友先生推崇《傷寒論》、《金匱要略》,但主張要學其法。他說:“以鏡鑑人,不如以人鑑人。蓋鏡中影,袛自知無可比,而不如書中影,則使萬世之人皆知也。傷寒諸書,仲景之影也。以之作鑑、則離神而取影,鑑中之影,皆非真影矣。學醫者其鑑諸。”

5.治內傷慣用沙參

蕭龍友先生處方第一味常用沙參,處方用名為南沙參、北沙參、空沙參,有時南北沙參同用。

徐靈胎在《神農本草經百種錄》中說:“沙參味苦微寒,主血積(肺氣上逆之血),驚氣(心火犯肺),除寒熱(肺家失調之寒熱),補中(肺主氣,肺氣和則氣充而三焦實也),益肺氣(色白體輕,故人肺也),久服利人(肺氣清和之效)。”又說:“肺主氣,故肺家之藥氣勝者為多。但氣勝之品,必偏於燥。而能滋肺者,又膩滯而不清虛。惟沙參為肺家氣分中理血之藥,色白體輕,疏通而不燥,潤澤而不滯。血阻於肺者,非此不能清也。”徐氏對沙參評價之高有如此。

蕭龍友先生對山東名醫黃元御亦頗推崇。黃氏《玉楸藥解》中論沙參:“補肺中清氣,退頭上鬱火,而無寒中敗土之弊,但情性輕緩,宜多用乃效。山東遼東者佳,堅脆潔白,遇異他產。”

學習和使用體會

考南沙參肥大而松,特別是浙江一帶所產,蕭龍友先生用空沙參係指南沙參。山東沙參,全省各地皆產,膠東的好,與其土質是有關係的。蕭龍友先生在沙參用量上,一般用12克,有時用至24克。他認為南沙參祛痰作用較強,北沙參養陰作用較著。

6.治麻痺心痛善用人參、玫瑰

一老嫗,患胸痺心痛,常搖頭,有風木肝象,蕭龍友先生囑用人參湯泡玫瑰花代茶頻服。玫瑰選用含苞未放者,7~10朵即可。玫瑰行血活血,疏肝止痛,與人參一氣一血,搭配得當,用後效果很好。斯方常用,普遍收效。

學習和使用體會

考玫瑰花一藥,《本草綱目拾遺》:“玫瑰花有紫白兩種,紫者入血分,白者入氣分,莖有刺,葉如月季而多鋸齒,高者三四尺,其花色紫,入藥用花瓣,勿見火。”

《本草綱目拾遺》載:“氣香性溫,味甘微苦,入脾肝經,和血行血,理氣治風痺。”《藥性考》雲:“玫瑰性溫,行血破積,損傷瘀痛,浸酒飲宜。”又關於其活血化引《少林拳經》:“玫瑰花能治跌打損傷。”《救生苦海》治吐血用“玫瑰膏”。

蕭龍友先生主張與古為新,曾說:“吾人當藥物既備之時,如不能隨時化裁,與古為新,是仍未會古人制方之意。”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