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二姐的司考感悟,CPA与司考孰难孰易

江二姐的司考感悟,CPA与司考孰难孰易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刹那纷飞,转眼又是一年。二姐唯恐白了少年头。

大家希望二姐分享考试的经验的同时,也分享二姐的心路历程。

关于二姐

2017年进入尾声,回首15到17年这三年二姐感觉恍如隔世可是却也如同昨日,二姐遗憾过去那些被辜负的光阴却也庆幸有觉悟的一天。

这三年二姐硕果累累:两年的注会、1个半月的税务师、裸考的中级、400+的司考成绩单让二姐从一个学渣成了你们眼里的学霸,成了"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成了一个"传说"…….可是就真的只是个传说。二姐就是一个普通再普通不过的女孩,只是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带点侠肝义胆,带点不服输,带点真性情,带点二,带点……..

二姐是个内心充满恨也充满爱的人,二姐是个现实主义者也是个浪漫主义者,二姐是个天蝎特征极其明显的天蝎女……..

江二姐的司考感悟,CPA与司考孰难孰易

关于生或死

奶奶在爷爷去世后说:七八十年过去了,好像还是昨日。昨日种种犹如今日,七八十年好像只有一朝一夕那么长。爷爷的去世,让我对光阴和生命有了进一步的体悟。

爷爷生于1933年1月,卒于2017年10月,享年85岁。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

爷爷在我的印象里就是个爱开玩笑的老顽童,从来看不出他的一生像奶奶、姑婆、爸爸他们说的那样充满艰辛。

爷爷1岁丧父,3岁母亲改嫁,后随唯一的叔叔生活,奈何叔叔也命短,36岁便撒手人寰。从此17岁养自己,养7岁的堂妹,养童养媳,养一个为儿子哭瞎的奶奶,还要躲避战乱,受尽他人欺辱之苦…….听起他这一世的艰辛,就对他多了分不舍,对他多一分的愧疚。

在他最后的一月里陪伴他走完最后一程,想尽办法做他生平爱吃的东西,以弥补对他的愧疚。妈妈在床前问他:你舍得走吗?爷爷说:舍不得啊!在他临走前,我在床边唤他,他那双已睁不开的双眼留下了眼泪,我知道这是他的不舍,这是他对儿孙的留恋。可是人的一生不是相逢就是离别。守着他和他告别,守着他看他离开。

一个生命在等待中降临是喜悦,一个生命在等待中逝去是悲伤,明知是归去,却也止不住悲伤。

送爷爷去火葬的那天,完整的送爷爷进去,出来就是一堆褪去肉身的白骨,那一刻我明白了生或死就是一个火葬场的距离。

江二姐的司考感悟,CPA与司考孰难孰易

关于生活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二姐特别的喜欢也深有感触:生活中的一个个挫折,就像冰糖葫芦一样,竹竿刺进了身体,却成为了一生的脊梁。

二姐不是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家庭里,二姐想要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努力去挣。可是二姐依然感谢上苍。

二姐的父母是个极其普通的老百姓,二姐希望成长的速度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

或许90后的二姐在思想上会让人觉得二姐是个70后的原因是因为见过父辈的艰辛和自己的一无所靠。在我眼里生活的艰辛是上天的馈赠,保有一颗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心,你会发现艰辛是上天送给你一生最宝贵的礼物。不要辜负自己那些年吃过的苦和流过的泪。

不要沮丧,不必惊慌,做努力爬行的蜗牛或坚持飞的笨鸟,我们试着长大,一路跌跌撞撞,然后遍体鳞伤。坚持着,总有一天,我们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

江二姐的司考感悟,CPA与司考孰难孰易

关于爱情和事业

关于爱情,冰心曾对铁凝说:"你不要找,你要等。"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其实我们中的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会找到真爱,而只会找到个人互相饲养一生。

二姐属于第一批90后,已经快要步入30岁的大门槛了。身边的朋友同学在婚姻上都交卷了,对事业选择了稳定和安逸,可是对于婚姻和事业二姐有自己的看法。

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只有该结婚的爱情,而不是该结婚的年龄。我们追求的是爱而不是婚姻。二姐希望在遇见爱情前不断的修炼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也遇见更好的他,向往着一生一人的柴米油盐粗茶淡饭。

对于事业,二姐也算不上有野心的人。二姐只是觉得人在世间走一遭,要认真的活,要去见见阳光,见见外面的世界。本来可以安稳的过一生,可是二姐的折腾也是想让生活多一种可能。

江二姐的司考感悟,CPA与司考孰难孰易

关于CPA和司考

太多人惊讶于二姐的考试能力,逢考必过。那是因为二姐全力以赴了,那是二姐不想做无用功,那是二姐不想浪费光阴,那是二姐不想可惜了报名费,那是二姐希望成长的速度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

好多人问我,你是怎样做到可以这样一直读书的。二姐只是想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二姐想在看到一群鸟在飞的时候可以装逼的说"落霞与孤鹜齐飞"而不是"靠,一群鸟在飞"。二姐只是想看看世间百态,只是想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

太多人问CPA和司考哪个难,考了CPA或司考后工作或工资薪金怎么样?二姐很现实的告诉你两个都在争"中国第一考"的名号的CPA和司考都不是"省油的灯",二者难度各有千秋。至于考了CPA或司考后工资薪金是否是得到大幅度提升,二姐告诉你不一定。

以下观点仅为个人感悟:

1、CPA或司考孰难:(1)CPA的考试特点在于分为两个阶段:专业阶段(分为6科需要在5年内通过,超过5年的重考)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6科5年内全科通过后方可参加,综合阶段就是大杂烩6科混在一起考,分为2卷)。注会的专业阶段难度相对于综合阶段难度大很多,当年一次过6科的比较困难,所以大多数人专业阶段花了很长的时间。它的学习内容晦涩难懂,比如会计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我现在依然在听课件学习,然而还是有些懵懂。(2)司考:对于非法本的考生,其实我没有多大的话语权,仅就6个月的学习感悟发表下看法。

司考是一门语言类考试,它的难度在于内容繁杂,但是它相对于比注会更加贴近生活,学习内容的理解难度在入门有了法律思维后学习起来会比注会简单些。

2、证书VS工资薪金VS业务能力:好多人问我,考了这么些证现在的工资薪金怎么样。二姐告诉你依然不怎样。因为证书只是一个敲门砖,一张入场券。工资薪金的水平与业务能力挂钩,证书只能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碳。考证书的意义在于提升业务理论水平从而指导业务实践。

下面二姐谈谈自己这6个月的司考全职备考过程。给大家说下二姐的基本情况:二姐非法本零基础,6个月1590个小时一战405分通过。因为考虑到今年可能是最后一年非法本可以参考,二姐想赶趟末班车。加上二姐又要参加注会综合考试和会计中级职称考试(3门),所以二姐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全职备考,决定全力以赴。

在决定是否走上备考的路,请先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我觉得不论是法本还是非法本在决定走上法考这条路前,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定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念。

能让二姐坚持一路走下来的除了"鸡汤"还有"现实",更是知识给我带来的快乐和力量源泉。

二姐先给大家上个司考成绩单及各科的用时:

江二姐的司考感悟,CPA与司考孰难孰易

江二姐的司考感悟,CPA与司考孰难孰易

1、各个培训机构出的"学习包"(二姐发自内心的说不要买学习包,因为买了学习包相当于就是锁定了一个培训机构,而你适合的老师却不是在同一个机构。二姐刚开始不了解买了学习包,后来啊学习包的书就只是用到了历年真题,这个"包"是二姐买的最贵的一个包,肉疼啊!)就是各个培训机构的授课老师的各个阶段的讲义配套的是各个培训机构官网上的免费课件(课时实在太长,二姐全职都觉得听不完,后来果断放弃。但是"上律指南针"的我觉得还不错,也都是干货。有想用免费课件的我推荐"上律指南针")

2、一个老师可能在几个机构授课,出不同的书,但其实书的内容基本相同。

3、各个培训机构除了官网上的免费课件,主要的还是线下的面授培训班(也就是大家说的全是干货的课,课时短,讲义薄),面授培训班的费用肯定是贵些,我个人觉得时不够灵活些,主要适合自制力比较差的小伙伴们。

4、蒋四金司考:我想说的是,二姐先买的"学习包"后来心里隐隐感觉不对劲然后又咬牙报了蒋四金司考内部班。网络上对"蒋四金司考"有褒有贬,二姐虽然是报了内部班,但是二姐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评价"蒋四金司考",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蒋四金司考"的特点是:

(1)有自己的课件和内部班讲义、各科的历年真题、卷四 。(2)搜集各个机构老师的面授干货课。(3)它会根据报班同学自报的基础情况帮你制定学习计划(我个人是参考四金给的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计划作出调整。否则,一旦计划没完成,内心就会慌乱)(4)它适合自制力强的同学。二姐认为虽然微博上有很多朋友在分享,但是我个人觉得找资料时间成本太高也太耗费精力。

对于老师,同志们多看些经验贴,多去试听一下大家推荐比较多的老师的课,但是名望很大的老师未必适合你。就像刑法和民法,刘凤科老师和钟秀勇老师二姐就真的不太适应,所以二姐果断的换了老师。二姐就自己的听课老师及学习过程给大家个参考:

听课学习:

1、 第一轮:听课,笔记,做题,笔记:不论是哪一门,二姐基本上都是先听课,然后在听课过程中在课本上做笔记。听完课后做练习前会再次阅读书本或讲义,回顾老师讲课内容,自己重新体会一遍,再把自己的理解写在旁边(感觉对第二轮甚至以后学习都有帮助)。接着就是做配套的历年真题。

2、 第二轮:听课,笔记,做题,总结:如同第一轮,但是第二轮二姐就会形成自己的笔记和总结。

3、 不要问我需要几轮的学习,我想能几轮就几轮。以后的几轮里就是结合做题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听课总结、理解和笔记。

做题:

做完题,对完答案,不管是做对的题目还是做错的题目,我都会把4个选项里不懂的选项一个一个弄懂,实在弄不懂的做标记,等下一轮再来解决(因为随着下一轮的学习,我可能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或许就会豁然开朗)

至于另成错题集,我个人是觉着手抄错题时间耗费实在是太大。我做了民法的部分抄错题,感觉太耗费时间了,后来我就直接在历年真题上把知识点补上,对不理解的题目做标记,下回就以此历年真题作为错题集。或者大家可以用"蒋四金司考"的"觉晓教育"APP,这个还是蛮不错的,在上面做题可以直接形成错题集。但是我个人偏向第一种"错题集"的方式,因为它加入了我自己的笔记和思考。形成这样的错题集后,还有一些不理解的知识点,我会把这些知识点单独抄在一张纸上,然后再去听课件。

对于练习题资料的选择:我想除了真题没必要买其他的模拟题了,二姐没有做过模拟题,全靠历年真题。分科、分年的合起来总共做了4遍。由于每个老师都会有自己的历年真题编著,但是我个人觉得量实在太少。所以我是把老师的历年真题作为第一轮学习检测用。后面我就用的"蒋四金司考"内部班的历年真题,我想说这本真题量足够大,这一本就足够了,来来回回的做,来来回回的体会,很推荐这本历年真题。还有一点好处是它没有把答案写在真题下面,我实在是不适应答案就写在下面的真题,很容易一下子瞄到答案。

老师:

1、刑法:(1)3月份前听完蒋四金老师的刑法带读课,个人觉得四金老师的刑法带读课超级棒,可以作为刑法入门课件。每听完一章节的课,先把这章节的书自己看一遍体会一遍,把自己的理解写在书本旁边。然后做练习。(2)正式进入备考阶段,听的柏浪涛老师的课,自己打印的柏浪涛老师在厚大的精讲班用书。

(3)听徐光华老师课,补充和重复不懂的知识点,补充笔记4)听四金的刑法课件,用作激活记忆。二姐做的最满意的就是刑法的笔记了,后期均以自己的笔记作为复习主资料。

江二姐的司考感悟,CPA与司考孰难孰易二姐刑法笔记

2、民法:因为我刚刚考完CPA的经济法,所以民法我就没有听四金的带读课。大家可以以带读课入门。我先是听的钟秀勇老师的课,可是我听不入脑,我就换成了张翔。折腾了两三个老师后,

四金发来的孟献贵的民法,简直是及时雨啊。后期就没在换过老师,一直听他的精讲班课及讲义。

3、行政法:第一遍我听的是李佳在"上律指南针"的免费课件,哇靠,我太喜欢这个老师,讲课特别逗。第二轮我听了蒋四金老师的课,我想说,行政课四金老师讲的确实很不错。后期,我就只用他给的内部班讲义,一直用到最后。

4、刑诉:诶,刑诉是个磨人的小妖精。是我觉得学8大部门法里面最难的一科。但是,它是个程序法,学起来应该比两个大实体法简单。主要的是对程序的熟悉和记忆。刑诉我从头到尾听的都是左宁老师的课,声音够磁性,口诀也好用。从头到尾用的是左宁老师的讲义,一遍又一遍来来回回的看。

5、民诉:民诉相对于刑诉是简单了很多,学起来不会那么费力。

民诉首推戴鹏戴小新,他的课简直了。同样的全程跟随戴小新。

6、商经:郄鹏恩、鄢梦萱两个老师在不同的机构。前者适合知识框架搭建的学习,后者适合具体内容的学习。所以,我先是听的郄鹏恩后听的鄢梦萱的课,后期就以鄢梦萱119为学习资料。

7、三国:我这个人可能真的是跟别人有点不一样。大家都说三国肯定瑞达的杨帆,可是我偏偏听的李曰龙的三国,他的授课和讲义我更加适应。所以第一轮听的李曰龙,后期冲刺班听的杨帆,作为知识点的补充。学习资料用的李曰龙的讲义和杨帆的精粹。

8、理论法:由于理论法,特别是其中的宪法注重记忆,所以理论法在7月份才开始第一轮的学习。理论法我第一轮听的是陈琼璐老师的课,可是听完做题有问题啊,做题简直要崩溃了,但是咬牙把每一题的每个选项当做新知识点的补充在真题里。到了第二轮,情况好多了,

听的杜洪波老师的《笔记攻略》课件,后期都不知道把这本《笔记攻略》翻看了几遍。

时间安排:

1、3月份前完成两大实体法的带读课,完成第一轮的练习。

2、3月份-4月份开始两大实体法和刑诉、行政法的第一轮。

3、5-6月份开始民诉、商经的第一轮学习。由于民诉和商经学习内容较少,所以这两个月要把刑法、民法、刑诉、行政穿插学习。

4、7-8月份:开始理论法和三国法的第一轮学习。每天早上一小时前面学习科目的讲义默读或边看边抄。

5、9月开始分年套卷的练习。

6、关于卷四,学习资料推荐购买"指南针"《卷四120》。我想非法本生应该早点开始练习,不要等到8月底才开始。8月初这样就可以开始每天一道的卷四练习。其实卷四练习也是对前三卷知识点的学习巩固。到了8月我就用做卷四来复习前三卷的知识,做了卷四我发现好多的知识点在客观题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我庆幸卷四8月初就开始了,否则卷四会崩溃。但是,今年卷四才考了95分,考完第一感觉就是第一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最后一题的大题论述没写好。

7、关于押题:我想没精力的伙伴千万不要去做押题,老老实实的复习。二姐做了钟秀勇的民法押题简直被虐的体无完肤。后期纷纷而来的押题,二姐感觉到完全打乱了学习计划和心态,所以我果断的放弃做押题,老老实实的看讲义,看错题,做卷四。

8、关于学习资料:一定听哪个老师的课用哪个老师的讲义,资料不在多,在于"钟情"。否则,到了后期,8大部门法同时复习,你都不知道该用哪个资料,不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里。

江二姐的司考感悟,CPA与司考孰难孰易

洋洋洒洒的说了这么多,谈不上经验,只能是说说二姐的备考经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司考就是不断重复的过程,忘了记,记了忘然后再记,不断熟悉的过程,犹如《卖油翁》里的一句话:无他,唯手熟尔!

不论是注会还是司考,给我带来的绝不只是一张成绩单。它们让我认识了太多一样怀揣梦想的你们,一样不肯屈服的你们,依然期待与五湖四海的你们相逢。朋友们,江湖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