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伍次友、周培公、李光地,谁更利害?

看电视剧《康熙王朝》,康熙南征北战一辈子,有很多谋臣伴其左右,这其中最出名的要数伍次友、周培公以及李光地,他们活跃在康熙执政60余年的不同阶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那么问题来了,这三个人的能力,哪个更厉害?

一、李光地

01.

三藩叛乱,李光地冒着生命危险,渗透到耿精忠地盘,将其兵马粮草、均是重点写成密疏呈报皇帝,帮助朝廷平定三藩之乱。

在康熙决定收复台湾之际,他又力保施琅,训练清朝海军,最终完成祖国一统。

02.

康熙晚年,党争之风日甚,康熙决定不在纵容,暗示李光地让他弹劾一部分人,但是康熙怎么也不会想到,弹劾会发生在明珠寿宴之上。

这种行径多么小家子气,李光地不但不懂为官之道,而且性格上也有点缺陷,不但用心有点过恶,而且心胸也有点小,甚至有些虚伪,这对其减分不少,李光地只能是特殊阶段特殊用途。

二、伍次友

首先,这个人在历史上是没有的,是从小说里面创造出来的人物,他的主要功绩是为康熙皇帝上书了裁撤三藩的方略及措施。

伍次友的出场,是在全书的开端。书香门第的伍次友,出场即令人难忘;科举考试中,《圈地乱国论》展示了伍次友的才华,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他不畏权贵,忧国忧民的铮铮傲骨。

康熙常常和伍次友谈论当时的局势,还有对天下事情的看法,从他们的交谈中,皇帝学到了很多,也明白大臣索尼的重要性。

之后因为伍次友跟皇帝的关系遭到鳌拜等人的敌视,甚至还招来了杀身之祸。当皇帝想要重用伍次友的时候,看清一切的伍次友选择离开京城,不想再朝中为官。

他走了,但是留下了两个徒弟:周培公,李光地。

三、周培公

周培公是第二卷登场的,他的功绩在于平定三藩的策略,把吴三桂他们堵在长江南,同时收编了在京城的八旗力量,严整军令十二天平定了一个王辅臣,劝服了王辅臣。

但是他被索额图妒忌去守东北,加上明珠刻意打压他和阿锁的恋情郁郁而终。不过他修建了对抗俄罗斯的军事基地,看穿了戈尔丹的作战方针和种种行动,让康熙占了大便宜。

看康熙王朝,总为周培公可惜,不管康熙怎么为了稳固朝廷百官,稳固大局,也不能十多年对,周培公不闻不问吧?

电视剧里面展现的周培公是完美的,唯一的不足也许是打仗纵兵抢掠,但当时如果不纵兵抢掠,是打不胜对手的,那大清就完了。

我一直都在想,如果伍次友没走,周培公没死,会如何。如果伍次友没走,平三潘时他和周培公二人联手会如何。而如果周培公没死,平台争蒙古由他上,又会如何?

《康熙王朝》中伍次友、周培公、李光地,谁更利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