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教育」七小理工——太原理工大学

「鸿文教育」七小理工——太原理工大学

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经过百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努力构建多层次、多规格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1万余名栋梁之材,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历史沿革:

1901年10月,创办中西大学堂。

1902年初,办起了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堂与中西大学堂归并办理山西大学堂原来部分改为“中学专斋”。

1902年6月7日,西学专斋正式开学,开办了法律、矿学和格致三个专门科。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山西大学堂改名为山西大学校。

1918年7月,山西大学校列入国立范围,被称为国立第三大学。

1931年国立山西大学改名为山西大学,学校工科改建为工学院。

1984年,太原工学院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

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合并山西矿业学院,更名为太原理工大学,同时步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950名,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917名,硕士生导师800余名,博士生导师147名,有谢克昌,王一德,王安,牛憨笨,王浩,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姚建铨,黄维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名,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3名,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10名,有3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山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23名。另外,学校还产生了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

学科优势(特色专业):

化学工程与技术

即化工专业,是太原理工大学的强势专业,包含了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化学工艺学科。化工学是在一大批学术精英的带领下,日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如现任校长谢克昌就是这个专业方面的专家,他是我国煤化工科技领域的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化学化工学院还与山西化工研究所共同建立了山西省化学工程技术中心,与山西焦化集团公司等6个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这一切都为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优势条件。

水利

太原理工大学校址临近汾河,附近有很多重大的水利项目,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学校的水利科学学科得到充分的发展,其设计的重点试验项目感应式数字水位传感系统,在山西“引黄工程” 中就被采纳了,代替了原来准备的外国设备,节省了1亿多元的工程费呢。

建筑与土木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的建筑与土木工程学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建筑学专业具有技术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相结合的特点,是涉及理、工、文、艺诸多领域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而土木工程学科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科学技术的总称,由于这个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所以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掌握能力,增加了许多实践教学环节,如: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结构课程设计等。就业方向:建筑工程方向的毕业生在建筑材料、工程和大地测量、房屋建筑学、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构造与设计。涉及的领域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设计、施工组织及管理、建筑工程甲方管理、监及房地产管理等。

采矿工程

专业介绍: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学科,以矿业工程为主,集地面、地下建筑、爆破工程、矿业技术经济于一体,属于多学科、宽口径工程专业。此专业直接为矿物加工工程提供矿石,然后成为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原料。就业方向: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煤矿、铁矿、金矿、石膏矿以及铁路等设计和改造管理,也可以到冶金、有色、化工、核工业、非金属和煤炭等六类矿业和水利、铁道、地下、工程和环保部门的生产开发、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硕博点:

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1590名,博士研究生667名、硕士研究生4642名;设有75个本科专业,126个硕士点,49个博士点,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校企联合培养以及中外合作办学:

学校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太原理工大学已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德国、法国、印度、挪威、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的30余所大学建立了良好关系,开展多层次、双向人才培养合作办学,与国际间的学术高层往来更加密切,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与日提升。还与台湾、香港及内地数十所著名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等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

「鸿文教育」七小理工——太原理工大学

「鸿文教育」七小理工——太原理工大学

「鸿文教育」七小理工——太原理工大学

「鸿文教育」七小理工——太原理工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