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在大學用半年的時間把社交媒體平臺做到1200萬瀏覽量

我是這個校園社交媒體的創始人,從社交軟件轉到社交媒體,專注於qq空間,我們大概用了1年多時間, 這一年為了能給大學生提供一個比較純粹的社交媒體平臺,我們剋制了許多盈利模式的探索,所以盈利情況的確不樂觀,如今平臺的粉絲繼續不斷的增長,我們也明白只有盈利或則資金我們才能源源不斷的提供優化這個qq空間,或許會有更多的嘗試,能量越大,影響才會越大,當半個蘋果已經成為大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這也是我們用所謂的情懷堅持的原因,而如今,我們需要現實了。

先說說半個蘋果是怎樣做到1000萬瀏覽量的,而且半個蘋果在qq空間與用戶的互動特別好,畢竟它屬於一個ugc的平臺,而且是區域性擴張的,所以半個蘋果的商業價值在我看來遠超過一般過億瀏覽量的平臺。

我是如何在大學用半年的時間把社交媒體平臺做到1200萬瀏覽量

我是如何在大學用半年的時間把社交媒體平臺做到1200萬瀏覽量

那麼我簡單說說整個平臺的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開始

半個蘋果,本來是一款大學生社交軟件,是兩年前我從北京實習回到煙臺後做的,那是2015年2月開始的,是一款基於區域大學的興趣社群社交,每個社群最多18人,關於為什麼最多18人,是因為我們即使是在1000人的qq群裡,也只會有十幾個意見領袖在聊天,在首頁我們會做興趣引導,又因為是同一所學校的,大家在線上因為興趣認識,那麼在線下就能見面,真正的實現了所謂的社交閉環,選擇大學生是因為我本身對這塊市場太瞭解了,第二大學生之間的社交純粹多了,從純粹到複雜是個過程,也是一個開始,所以人人、Facebook都是從大學生那裡獲得的首批用戶,早期的騰訊應該也是如此吧。

第二階段

整個項目的開展,只有幾萬元的預算,推廣起來鐵定會成問題,於是我們就想到了讓用戶參與我們的整款軟件的設計中去,我們把自己的設計理念與用戶分享,把團隊的工作狀態與進展與用戶分享,讓我們見證參與我們的整個軟件開發,等到軟件正式設計出來後,我們也有了首批種子用戶,由於他們長時間的參與,一定也會很用心的去分享傳播這款軟件,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應該在什麼平臺讓用戶參與軟件的設計呢,小米當時選擇的是貼吧,的確早期的手機重度用戶都聚集在各種手機軟件貼吧裡,而我們的目標用戶是大學生,qq空間年輕化定位也符合騰訊的戰略,所以我們決定在qq空間上與粉絲互動,那麼問題又來了,qq空間可不像各種貼吧,貼吧本身就是各種興趣的人聚集在一起,所以我們首先是聚集人。這時候我們團隊的人想到了做情感表白牆,就是幫大學生找對象,半個蘋果本身就是做大學生交友的,正好邏輯上是一樣的,於是我們在空間做起來了表白牆。

關於表白牆的粉絲:表白牆至今已經有1年,我們只推廣過一次,大概獲得了1000左右粉絲,這一年我們就是通過這1000粉絲,做通了整個煙臺大學生,大概至少50000多粉絲,一年瀏覽量超過1200萬,每天瀏覽量40000多,qq空間的優勢是他是信息流產品,總粉絲量基本上就是每天的日活躍粉絲。

我是如何在大學用半年的時間把社交媒體平臺做到1200萬瀏覽量

我是如何在大學用半年的時間把社交媒體平臺做到1200萬瀏覽量

我是如何在大學用半年的時間把社交媒體平臺做到1200萬瀏覽量

無限期的加載吧

第三階段,全力運營半個蘋果qq空間

(粉絲自發組織成立了三個qq群,並且還有興趣社交群,比如影視群、王者榮耀群)

所有的經歷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如果我們當初不是花三個月的時間打磨社交軟件,那麼我們就很難用產品的思維去做一個看似簡單的空間,因為我們對產品上的剋制,才有瞭如今的半個蘋果,現在很自豪的一件事:當我在大學裡走路的時候,經常聽到同學之間說要去半個蘋果給你找對象,要去半個蘋果說下自己的情感問題。。。半個蘋果已經融入煙臺高校大學生的生活,這也是我想做的事情,但是遠不止如此,在經營半個蘋果期間,很不少學校前來取經,於是我們就參與了“全國高校表白牆”組織,目前已經有350家高校表白牆成立進入組織,半個蘋果依舊是做的最大的,瀏覽量與內容質量遙遙領先,也是大家學習的對象,半個蘋果表白牆的模式長久看是重模式,他會是每個學校最大的流量入口,通過情感牌佔據大學生的心智,從一種高維度進行商業模式,搭建一個屬於大學生時代的泛娛樂化平臺,不僅有精神生活也有娛樂、物質生活,大學生的生活於半個蘋果息息相關。

我是如何在大學用半年的時間把社交媒體平臺做到1200萬瀏覽量

我們總需要期待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