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甲午戰爭之後日本會允許那麼多中國留學生進入日本的軍校學習?

簡娥菊

因為當時日本外交政策中,對華政策並不是像後來那樣要通過全面戰爭征服中國。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一直迫切的希望能夠通過或戰爭或和平的方式增強自己的實力,以保證自己的國家安全。

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時“泛亞細亞主義”在政治界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這種思想的理念很簡單:“日本的領土面積小,資源匱乏,國力有限。如果要和美國長期抗衡,是力不從心的,但是受限於本身較弱的國力,日本要想單純依靠軍事力量擴張也是充滿困難的。既然如此日本可以通過支持他國革命的方式在亞洲支持其他國家的近代化國家進程,並最終建立起一個以日本為核心的亞洲國家聯盟,以獲得與美國對抗的資本。”

甚至考慮到學日語比較麻煩,日本人還在本土成立了中文授課的專供中國留學生的學校:東京振武學校。創辦於1900年,開辦至1914年。

中國近代很多大佬都是日本留學回來的。蔣介石是去東京振武學校讀過,湯恩伯也是日本留學回來的。馮玉祥的兒子馮洪國。

實際上日本人可以說是求著清政府往日本送留學生。蔣介石在東京讀過書,後來怕日本人怕到骨子裡一方面固然是因為留學經歷,另一方面其繼承孫中山的親日政策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日本算是辛亥革命的一個大股東,而孫中山與日本人的交情不淺,還娶了個日本老婆,讓犬養毅幫他養著。


貞觀防務

前情提要:其實清政府一直是不想承認自己不如西方,還一直沉浸在天朝上國的過去,要接受八方來朝的輝煌。正是甲午中日戰爭的戰敗,清政府才算是真正的認清現實。正如梁啟超後來所說,中國人四千年的睡夢才被驚醒!


▲馬關條約簽訂

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原因

甲午中日戰爭以1894年7月25日,中日豐島海戰爆發開始,到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結束。甲午戰爭帶來的歷史影響是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讓清政府往滅亡更近一步,但是也使日本國力更加強大。

之前中國北洋海軍號稱是遠東第一,那隻不過是個傳說。北洋水軍成立於1888年,那個時候日本還沒有建立像樣的海軍。甲午戰爭之前的四年,清朝仍然是有著相對於日本將近兩倍噸位的優勢。

但是當甲午戰爭爆發後,日本以聯合艦隊的4.1萬噸反超了清朝3.5萬噸。而且清朝大多是老舊艦隊,完全與日本的新艦無法等量齊觀。 再加上當時中國還沉浸在天朝上國的局面,對於日本也並不放在心上。而且中國以小農經濟為主,放在海軍提升上的少之又少。對於精心策劃背水一戰的日本,當然是打不過。

▲海戰油畫

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後,國力大大的提升。為了防止西方列強過度插手甲午時間,日本在之前大肆開展輿論戰。把清朝描述為在朝鮮“殘暴統治”,而是把自己打扮成解放者。當時在國際輿論上,像美國、英國這些大國,都是對日本保持著支持的態度。

在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佔據的情況下,清朝的戰敗理所當然。而當日本真正戰勝準備瓜分中國時,西方列強又突然跳出來。俄國、法國、德國出面干涉日本還遼,迫使日本將遼東半島還給中國。這並不是代表他們的正義,而是為了他們自己利益著想。

清政府與日本的蜜月時光

按照我們通常的看法,兩個人打架,尤其是一方吃了很大虧的情況下,最有可能的是兩者老死不相往來。但是清政府與日本倒也是奇葩,甲午戰爭之後兩者迅速陷入蜜月期。

▲留學幼童

被甲午戰敗清政府,大肆發揚之前“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康有為更是提出“不妨以強敵為師資”決定效仿日本,親自前往日本學習。準備把日本改革與富強的經驗,以及日本一系列西方道路帶回中國,逐漸成為有志青年模仿對象。

清政府自1896年(馬關簽訂第二年)官費派遣了13名留學生開始,之後全國各省份陸陸續續的也出現了官費派遣名額。到1899年截止,短短三年時間,官費派遣的留學生已經多達200多人。

二十世紀初的時候,清朝出現了大規模自費留學的熱潮。從1905年到1906年之間,出現了小的留學巔峰,官費留學生人數猛增到每年七八千人之多。之後才是稍有下降,但是也有每年三四千人。這個時期赴日官費留學人數多達幾萬人,成為第一個留學的熱潮。

▲留學生

而這些前往日本留學的學生,他們學習的範圍也比較廣泛。在日本學習期間,不僅僅是忙於學業,而且也經常參加革命活動,聲援國內局勢。他們在日本創建報刊,宣傳新的思想。比如中國同盟會骨幹人物,就是這些赴日留學生中之人。

後來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其實都是當年這些赴日的留學生。諸如同盟會的黃興、革命家鄒容、陳天華、秋瑾、徐錫麟。還有後來參加我黨建設的陳獨秀、李大釗、周恩來、董必武、李達等人,都是留日歸來的海龜。

除此之外,像白崇禧、蔣介石、何應欽、閻錫山這些國民黨人士,像郁達夫、郭沫若、田漢這些文化屆的精英,也都是來自日本的留學生群體。都為中國的成立,立下過汗馬功勞。

▲郭沫若日本妻子

比日本厲害的西方列強多了去了,為什麼清政府選擇了日本而不是其他國家?

其實在甲午戰爭前,已經有了學習西方的念頭,也派遣過留學生前往西方國家,諸如當年赴美留學幼童。但是這些人主要過去還是學習器物製造,而日本明治維新學習的是西方的文化制度。

甲午戰爭讓清政府徹底的看清了兩者之間的差距,同樣是學習別人。一個被吊打,一個富國強兵。而且日本離得還比較近,留學費還便宜。更關鍵的是日本對中國免簽證,清政府索性直接決定學習日本。

▲明治維新下的日本

晚清重臣張之洞也是極力推崇留學日本,更是對留學之事做了深刻的總結:

“遊學之國,西洋不如東洋;一路近費省,可多譴;一去華近,易考察;一東文近於中文,易通曉;一西書甚繁,凡西學不切要者,東人已刪節而酌改之。中東情勢風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無過於此”

日本為什麼允許中國人留學,他們不害怕嗎?

面對清政府突然出現的留學熱潮,日本政府想必不會沒有意識到清政府的真實意圖。那麼問題來了,日本難道不害怕中國崛起嗎?他們哪來的底氣,來支持清政府官費派遣學生留學?

這就是當時日本國內流行的大亞細亞主義思想!這種思想簡單來說,其實就是亞洲之間的矛盾都是次要的,最終的敵人還是西方列強。也就是與我們後來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思想差別不大。但是這種思想的前提還是日本還沒有完全凌駕於亞洲之上,後來法西斯主義還是因為膨脹。



大亞細亞主義最早是發源於日本,後來在亞洲國家普遍存在。舉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來,二戰後日本與東南亞的很多國家關係都比較好,因為在幾百年前他們就亡國於西方列強,對於西方是恨之入骨。

而甲午戰爭勝利後,日本國內認為這是一場不義之戰的人很多。而清政府這邊,為日本叫好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感謝他們叫醒了清政府。所以很多日本人對中國保持一種補償的心態,願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是他們良心發現,而是中國一直是他們的母國。

清政府這裡很多的仁人志士,其實對於日本有相當大的好感。比如現在看魯迅那一代人的文章,我們對於他們這些“媚日”態度甚是反感。但是不過他們,大環境放在哪裡。但是那種親近的感覺,隨著日本對於中國的侵略,越來越少以至於最後開始了厭惡。

▲石原莞爾

在這種思想的引領下,出現了石原莞爾這種大亞細亞主義者。他之所侵佔滿洲,是為了建立一個完全獨立於日本之外的現代化國家 。將來作為東西方大戰的最後後盾,這種言論下估計自己都被洗腦了。

而有些人提到了聯合起來對抗蘇聯,與西方國家對抗,其實都還是離不開當時在日本國內流行的這種思想——“團結一致向外看”。但是沒想到的是甲午戰爭把日本喂的太肥了,他們逐漸不滿足於亞洲,開始衝出亞洲走向西方列強。

其實說到底還是落後就要捱打,為生活在如今中國感到驕傲吧。


史之策

這個問題其實包含兩層含義:其一為什麼甲午戰後中國會興起留學日本的熱潮?其二為什麼日本方面允許那麼多中國留學生進入日本軍校學習?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麼甲午戰後中國會興起留學日本的熱潮?事實上甲午戰後的中日關係並不是從此就尖銳對立起來了。日本侵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1894年的甲午戰爭直到1945年抗戰結束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是呈日益加深的趨勢的,在甲午戰後的早期歲月中日本深知自己並無實力將其他列強從中國排擠出去,於是就適時提出泛亞主義——鼓吹亞洲各國同文同種,號召亞洲國家團結起來共同對抗西方列強。應該說日本這一侵略方針具有極強的隱蔽性,在當時曾在亞洲鄰國吸引到不少支持者。對當時飽受列強欺凌的清政府而言:引入日本勢力以對抗西方列強看起來也是可選項之一。而對當時那些有志於富民強國的有志之士而言:因為見到祖國積貧積弱,紛紛萌生了效法外國先進的制度和技術以改革國家的理念。當然如果要效法外國的話,這時西洋列強遠比日本強大得多,然而在當時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眼中留學東洋比留學西洋至少具備以下好處:路程近,費用相對少,況且日本文化相比西洋文化更貼近中國,所以當時普遍認為日本的崛起模式相比西方的更適合中國。

那麼日本面對洶湧而來的中國留學生為什麼欣然允許呢?他們就不害怕嗎?這其實有點以今人之心度時人之腹。無須諱言的一點是在清末民初的仁人志士中不乏懷有日本情結者:孫中山、魯迅、黃興、鄒容、陳天華、秋瑾、徐錫麟、陳獨秀、李大釗、周恩來、董必武、李達、蔡鍔、蔣百里、郁達夫、田漢等人或因革命一度僑居日本,或者本身就有留日背景。他們在日期間都曾表達過自己對日本的好感——以民國著名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蔣百里為例:他娶了一位日本妻子,可以說他早年對日本是懷有好感的,後來之所以選擇和日本對立完全是因為日本侵華所致。我們在評價這些具有日本背景的仁人志士的日本情結時不能脫離當時的時代背景——對他們而言:日本固然是侵略中國的強盜之一,但只是侵略者之一,他們不可能未卜先知到日本會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因此在他們眼中日本和其他列強並沒什麼區別,只是後來隨著日本侵華程度的日益加深才紛紛選擇和日本對抗。所以當時的日本也不會把他們視為是多大的威脅,恰恰相反日本方面希望和這些優秀的中國人打交道,也樂於見到這些優秀的中國人具有親日情結。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日本的目的一度實現過——這些留日的中國學生回國後大多對日本懷有好感,如果不是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這些人就會成為溝通中日兩國的橋樑,然而罪惡的侵略戰爭迫使這些留日學生不得不將自己從日本學來的技藝用來對付侵略自己祖國的強盜。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先說明治日本有哪些主要的軍校。

陸軍士官學校

陸軍教育的開端是大阪兵學寮。1868年,在大村益次郎的努力下,在京都設兵學校,次年改稱兵學寮,並移往大阪。之後又改稱兵學寮青年舍,以培育陸軍將校和士官為目的。1870年改稱大阪兵學寮,分為青年舍和幼稚舍。青年舍培養士官生,幼稚舍教育幼年學生。命令各藩不分士族和庶人派送學生,明治中期的元勳兒玉源太郎、寺內正毅等都曾在此接受教育。同時,外務卿委託法國公使聘請法國軍官,應聘軍官與兵部省簽訂為期3年的聘用合同。1872年,兵學寮移往東京,改稱東京兵學寮。同年4月,青年舍改稱士官學校,幼稚舍改稱幼年學校。

1873年10月,西鄉隆盛由於徵韓論失敗,憤而辭職回鄉,近衛軍大批薩摩派、土佐派軍官也隨他離去,近衛軍幾乎就要垮臺。但由於陸軍士官學校已培養出新的軍官,山縣有朋便用這些新軍官來重建近衛軍,僅用兩週時間就完成了,這也奠定了山縣有朋“陸軍之父”的地位。1874年8月,制定《陸軍士官條例》,士官學校從兵學寮獨立。1875年開始召收“陸軍士官生”。

海軍兵學校

為了培養將來所需要的海軍軍官和水兵。1869年9月,在東京築地的舊廣島藩邸上建立海軍操練所,令薩摩、長州、肥前、筑前等16個藩選派海軍修業生。1870年11月,將海軍操練所命名為兵學寮,兵部大丞川村純義兼任兵學頭,並根據新規定選擇了15名少年生(15—19歲)和29名成年學生(20—25歲),後來被譽為明治海軍之父的山本權兵衛就是這15名少年生之一。1873年7月,英國海軍少校道格拉斯率領34人的教官團到達日本,重新制定了海軍兵學寮的規章制度,開始對海軍學員進行的英式海軍教育。1876年,海軍兵學寮改名為海軍兵學校。

此外還有陸軍大學校和海軍大學校,培養高級將校。

甲午戰爭後赴日軍校留學的情況

甲午戰爭成為清日兩國近代化特別是軍事近代化的一場檢驗,清國戰敗後,國人意識到日本的軍事近代化遠較清國成功。與其遠赴歐美求學,還不如就近到日本學習。因此掀起了日本留學潮。

從1898年開始,各省督撫陸續選派留學生赴日學習軍事。首批清國留學生於1900年進入陸士就讀。自1900年到1938年,我國共有1300-1500名進入陸士,若加上未畢業的,有接近1800餘名。

海軍留學生始於1905年。1905年5人,1906年70人,1908年50人,1909年6人。1918年,北洋政府派8名留學生赴日本海軍大學校深造等等。

日本軍校大量接受我國學生的原因

主要還是為了培養親日派,增加軍事上對我國的影響。日本近代化相對於我國來說是比較成功的,整個國民的氣質也是積極向上的。中國派出大量留學生,學習日本的軍事技術,對日本技術、對日本近代化的佩服,有可能會對日本產生親近感。

除了接受之外,還有派出軍事教官、顧問。1880年代,日本就曾向朝鮮派出教官,訓練新軍(別技軍)。而後來對中國提出的二十一條中,也有“在中央政府,須聘用日本人,充為政治財政軍事等各顧問”的條款。


元和拾一年

要是亡其國家必先亡其信仰。要亡其信仰必須控制讀書人。日本從明朝開始就想幹一件事搬家,由於地理原因它的面前只有兩條路等死和找死。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培養奴化的中國人好佔領中國,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宋亡無華夏,明亡無中華的謬論。其中一個潛臺詞就是繼承中華文明是他們不是現在的中國人,他們最有權利居住神州大地。結果真有白痴上當開始內部撕逼。上面是日本的目的結果是去日本留學的大部分回國就開始搞政治:孫中山,蔣介石,蔡鍔,閻錫山等等。對了還出了個回國後把中國文化,人文罵的體無完膚的魯迅大噴子,在日本佔領東三省卻屁都不敢罵的人,你想下你家要有個這貨是什麼狀況。大家記住:魯迅的親哥哥周作人是第一穿日本軍服參拜靖國神社的漢奸。家道淪喪多逆子呀!看看去歐美留學的人鄧小平,朱德,周恩來,劉少奇,錢學森,錢三強,李四光,鄧稼先,胡適……這些到現在讓中華民族享受他們遺產的人,你能想起個去留學日本的科學家嗎?別把毒藥當餡餅,吃完不是一命嗚呼就是半身不遂。


泉水土地

上世紀20年代甲午之戰使中國蒙羞,這場戰爭日本贏在了先進制度上。中國經過兩尺鴉片戰爭使整個中華民族淪為了帝國主義的半殖民地,各種不平等條約,引起中國進步人士和民眾極為憤慨,各種反帝愛國運動風起雲湧,即使是清廷內部也有許多較為開明的人士對現狀極為憂慮,他們極力主張學習、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清政府為了挽救自己風雨飄搖的政權,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決定向“先進”國家派遣留學生,學習他們的先進技術、經驗,以便下一步改革政治、軍事和文化。日本是中國的近鄰,通過明治維新很快進入了世界強國之列。自然就成了“清國”學習的榜樣。

日本方面為了達到在文化、經濟、軍事方面進一步侵華的目的,制定了以侵略為核心的一系列教學制度

1、軍事方面:日本政府認為中國留學生學習了日本軍事,以後就會效仿日人兵制,依賴日本是中國軍事逐漸日化,而達到控制的目的。

2、經濟方面:以理科、和日本自然科學,目的使中國在經濟上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3、政治方面:學習日本的制度和法律,以日本為楷模,在中國推行日本製度模式化,而達到對中國文化的侵略。






戰狼No2

我覺得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日本本身原因,覺得可以一統亞洲,容納中國留學生就是為了灌輸他們的思想和價值觀,這方面在後面確實起到了重要作用,出現了一大批親日分子。另一個原因就是清政府方面的原因,當時要圖強,去歐洲、西方太遠,而且簽證不容易弄(日本不用簽證即可),學費還貴,更重要的是,當時日本學習歐洲和西方已經有很多現成的經驗。據歷史記載,當時只要去日本留學歸來,就可以在清政府做官,所以,有很多中國人湧入日本包括軍校在內的多所學校學習。


我是南海一粒沙

其實完全可以用三個詞來形容“仰視 平視 俯視”!

日本歷來都是一個復刻比較嚴重的國家,這樣的國家能帶來的是優秀的學習能力,從唐朝開始日本就派了大量的遣唐使這是日本仰視中國的時間段,日本在這個時間段經歷的是學習的時間段!而這個時間段持續到明末,大量的日本浪人{當時叫做倭寇}騷擾海邊漁民,而好戰是日本的國家特性,大量的倭寇騷擾使得日本漸漸不是那麼害怕強大的中國,更因為日本明治維新大大增強的國力使得日本想要看看中國的反應,而這個階段就是平視階段!平時階段持續到清朝時,因為國內的因素,好戰分子的原因使得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甲午戰前日本其實並沒有報太大的希望,而戰果超出預料,所以在戰後日本人對清朝產生了輕視的階段,而這個階段就是日本的俯視階段!當他俯視你的時候,就會想怎樣證明他各個方面的強大,軍事實力的強大!所以吸收更多的人去日本的軍校進修,是俯視的一部分當然還有顯示武力強大的意思!


淮南梔

很久以前看過一夲上世紀七十年代由清華教授編的《近代史》具體數字不記得了,只記的大概,在描述完甲午戰爭後,分析戰爭起因,及後來的中日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時,這個教授,列舉了許多列子,印象最深的是日夲人的情報戰,及謀化控制中國的策略,非常詳細,可用觸目驚心來描述。那本書從甲午戰爭前說起直到辛亥革命止。大意是日夲成立專門特務機構,由官方牽頭,分佈到社會各個層面,有組織,有計劃 ,有預謀地派遣人員採用經商遊歷,等手段以日夲駐清使館為居點,在中國全社會佈網,以培養下線,迅速掌握中國政局,尋找代理人,甚至中國官員的愛好,習慣都在其瞭解之內,那裡有給天皇的奏摺,講的就是這種策略,因此,甲午戰爭之前,中日戰爭的結局早已決定了,因為日夲在中國戰艦上的每一個羅絲釘都瞭如指掌,何況政局呢?可以這樣說,包括慈禧太后光緒系及李鴻章的一切都在日夲人的計劃之內,何況別人?我們常說的漢奸,其實是日夲人的棋子,因此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都是在日夲的操控之下,說的可怕一些,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日夲在中國的一切信息斷了之後,日夲設在華人圈的特務機構還在蒐集我國情報,日夲設在香港的文化產業有專門負責收集我國縣級的當地菜價,以此類推,將各種渠道收集來的情報彙總後彙報給東京總部。由此可推斷日夲經營對華戰略控制和操縱由來已久,目的自然是以華制華,通過培養代理人來完成其目標,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對華官員採用,引誘,欺騙,行賄,拉攏,要挾,利用等手段為其服務,如若不就範就製造麻煩將其革除,將中國瓜分為數小團體,使之內亂,天睱顧及日夲使之一家獨大,在這樣思想指導下,准許中國留學生培養其代理人的目的也就有行動基礎了,只是日夲人沒有想到的是正是這批人的覺醒才徹底斷了日夲人的“大東亞共榮圈”的陰謀。

因此日夲人培養中國留學生的目的是欲培養親日代理人!


狼煙一九三一

1894年日軍打敗清軍成為亞洲龍頭,清政府開始深刻反思。以前中國敗於歐美列強,今天中國敗給了一個給中國朝貢稱臣幾千年的日本,就萌生了學習日本再圖自強的想法。

與此同時,歐洲發生了幾個有意思的事。

普魯士德國的強勢崛起,其陸軍之強悍橫掃歐洲,世界看到了德國陸軍軍事制度和理念的先進性。在亞洲只有日本將普魯士的制度和軍事嫁接到一個封建政體上,所以學習日本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1903年《英日同盟》簽訂,日本成了英國的盟國,在遠東配合英國對抗俄國。日本與俄國的對抗是清政府樂意看到的,也是支持的。日本也沒有能力同時對俄對中作戰,所以甲午戰後雙方迅速修復關係。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日本在中國本土與俄國作戰,也需要清政府的暗中支持。雖然表面上清廷嚴守中立,但事實上還是有幫日本的動作。

甲午戰後,日本的精英階層也清楚,以清廷之龐大是絕不可能以一戰滅其國的,對敵視清政府的民眾心態並不支持。

中國方面。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後,清政府痛定思痛,將北洋軍進行了全面西方化的改革。除了步槍基本是日製的以外,武器裝備採用了大量歐美先進裝備,同時期的日軍並不佔優勢。雖然北洋軍只有六七萬人,在清廷軍事改革下,還是給日軍以相當大的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