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並行挑戰,東莞芯要破勢而出

机遇并行挑战,东莞芯要破势而出

東莞芯現狀:機遇挑戰同行

机遇并行挑战,东莞芯要破势而出
机遇并行挑战,东莞芯要破势而出机遇并行挑战,东莞芯要破势而出

改革開發將近40年,原來的南方小漁村——深圳已經成為了全國創新能力最強的經濟特區,而與之比鄰的農業小鎮——東莞,也已然一躍成為了全球知名的製造貿易大市。而目前,東莞正在向創新型一線城市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近年來,依據我國政府實施的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東莞市也積極依照國家政策,結合當地情況制定出適配的《東莞製造2025》,有效對接“中國製造2025”戰略。在東莞製造業升級改造的同時,對於以集成電路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的發展也有所倚重。早在2016年的廣東智博會現場上,就發佈了《東莞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白皮書》,行業專家和本土企業家為紛紛為東莞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出謀劃策,也針對東莞地區集成電路發展給予科學的指導意見。

机遇并行挑战,东莞芯要破势而出

如今,在東莞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電子信息製造業的增勢可謂強勁,單單2017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電子信息製造業就以實現增加值535.6億元,增長22.7%,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7.3個百分點的成績躍然在東莞的熱門行業排行榜前列。但是,在集成電路領域發展到的今天,我市的芯片發展環節還是處於一定的薄弱階段。

這一點也可以從近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韓永輝副教授的採訪中側面印證,得知一二。他表示,在中美貿易戰中,東莞所受的影響其實並沒有很大,因為美方發起的301調查其實更多針對的是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而東莞更多的外貿支柱產業是服裝和傢俱等產品。中美貿易戰並沒有對東莞的高新技術產業的貿易未產生過多波瀾,單從這一點來看,就不應該只對表明顯示出的“平靜如水”局面感到慶幸,我們更多要做的是深思我市背後高新技術行業產品難以出口的“洶湧”。

或許,換一個角度來看東莞本土集成電路行業稍顯薄弱,甚至是製造環節技術上裝備空白的格局,其實不難發現“危機四伏”的另一面是“前景無限”。的確,所以事務上升發展的過程都是艱難,這座城市的創新因子曾經讓其的工業化“從無到有”,那為什麼要在故事的開頭就斷言在芯片的高端製造和設計上就不可能有這樣的創舉呢?

机遇并行挑战,东莞芯要破势而出机遇并行挑战,东莞芯要破势而出

目前,東莞有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紅利支持,要向著大灣區國際製造中心的方向前進;也有著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規劃影響和帶動作用,兩者對於東莞製造業向智能化升級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均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而這其中對於集成電路芯片的發展形成良好機遇也是必然的。接下來,東莞要從自身開始擺脫IC產業發展以及信息安全受制於人的局面,則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與企業家精神的共同努力,在共凝智慧中出謀劃策,打造明日可期。

机遇并行挑战,东莞芯要破势而出机遇并行挑战,东莞芯要破势而出
机遇并行挑战,东莞芯要破势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