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亂真:花樣翻新的二戰假目標

偵察和反偵察,似乎是人類戰爭永恆的話題。而自從一戰時期偵察機普及之後,戰場上幾乎就沒什麼秘密可以被隱藏起來了。為了躲避敵方的空中偵察,人們想出了各種辦法,比較可行的有兩大類:其一就是“躲”和“藏”;其二則是用“假目標”混淆視聽。而這第二招在二戰期間更是被用得花樣翻新。

以假亂真:花樣翻新的二戰假目標

一戰中德軍利用簡單材料拼成重炮形狀欺騙偵察機

二戰時期的空中偵察,依靠的還是飛行員的肉眼和光學相機。飛行員觀察地面目標時往往只是憑“感覺”,即使用相機拍攝了目標照片,事後判讀依然極為困難。如果用一些廉價材料,製作出假軍事設施,就可能讓敵方做出錯誤判斷。不僅可以誘使敵方在假目標上虛耗人力和物力,而且可以誘殺來襲的敵人。

日軍偷襲珍珠港後,美國軍方認為日軍很有可能會攻擊美國西海岸。為了應對這種潛在威脅,美軍在加利福尼亞州臨近海岸的一些機場上搭建了大量假飛機,製造出有“龐大重型轟炸機部隊”集結的假象。不過一段時間之後,美國發覺日本沒有進攻其本土的實力和意圖,也就不再熱衷於在沿海地區造假了。

在“飛虎隊”投入中國抗日戰場後,中國人民曾應這些外國友人的要求,用木頭和竹子製成不少假的P-40C戰鬥機,結果讓日寇大吃一驚。日軍情報部門最初的偵察報告顯示:進駐中國戰區的P-40C超過了1000架!這讓日本人在擔憂之餘,一度不敢輕舉妄動。

以假亂真:花樣翻新的二戰假目標

二戰中情報人員正在根據空中偵察相片繪製地形圖

在大西洋的另一側,英國人從戰爭開始就在使用假目標欺騙德國人。英國空軍甚至組建了由約翰·特納上校領導的假目標部隊。這支被稱作“特納分部”的部隊把造假工作幹得極為專業:動用了電影公司的專業道具和佈景人員。他們製作的假目標種類繁多,可以拼湊成幾可亂真的假機場,英國人把這樣的假機場佈置在真機場或工廠附近。這些假目標讓德國空軍耗費了大量彈藥,也讓德軍飛行員筋疲力盡。

值得一提的是,喜歡鑽研細節的日本人也製作過不少假目標。在太平洋島嶼攻防戰期間,日軍就經常在岩石上繪製飛機輪廓,然後把它放在棚子裡,有時還會把石頭略加雕琢。這些“石頭飛機”迷惑了許多盟軍飛行員。此外,日軍還用圓木搭建“假高炮”,用木頭和樹葉造“假坦克”,迫使美軍因調派更多重武器而推遲登陸戰。可惜的是,擁有火力優勢和物資優勢的美軍往往不管真假,一通密集的炸彈和炮彈就把真目標和假目標全部炸掉。

以假亂真:花樣翻新的二戰假目標

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用圓木設置的假高炮

時至今日,儘管現代航空偵察技術已今非昔比,但假目標仍然有著用武之地。大體而言,現代假目標有充氣類和框架類兩種:前者實際上就是具有特殊形狀的氣囊,在充氣後能模擬坦克、車輛、飛機、火炮等裝備的外形;後者則是利用高分子薄膜材料和金屬骨架構成,製作簡便,但仿真效果略遜。在現代技術的支持下,現代假目標不僅具有與真裝備相似的目視外觀,其對紅外信號的反射特性也和真傢伙相差無幾。必要時,假目標還可以裝上專用的雷達反射器,給敵方的探測雷達造成足以亂真的反射回波信號。此外,還可以給假目標安裝紅外熱源,迷惑敵方的被動紅外探測設備。

瑞典一家專門製造假目標的公司曾在廣告中說:“我們製造的‘噴氣式飛機’每被擊中一次,就會為您節省數百萬美元。”

實際上,假目標可以有效保護真正的高價值設備,誘使敵方做出錯誤判斷,使己方獲得戰術上乃至戰略上的積極效果,這才是假目標的真正價值。(新民晚報)

【訂閱關注“國防時報排頭兵”,縱覽軍情,聚焦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