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我卖掉了一千股贵州茅台去凑房子的首付

点击

11年前,我卖掉了一千股贵州茅台去凑房子的首付

蓝字关注

11年前,我卖掉了一千股贵州茅台去凑房子的首付

MBA智库商学院,链接全球优质商学院资源

11年前,我卖掉了一千股贵州茅台去凑房子的首付

来源 | 冰川思享库(ID:ibingchuansxk)

果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然,这物价是温水煮青蛙一般,慢慢上来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如火如荼的世界杯,让我想起了十年前北京奥运会的热闹。

那年春天,我结束了单身,当时写博客说,要和另一半“同甘共苦,风雨同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和气生财,晚婚晚育,只生一胎,(如果)夫贵(那么)妻荣”,还说“猪肉很贵,就多吃鱼;乡下陋室,能避风雨;通勤奔波,权当健身”。

十年过去,夫贵妻荣的梦想还没有实现,生活和工作倒是遭遇了好多始料未及的变化。

01

比如,万万没有想到,“只生一胎”这个当时看起来不可能有变的愿景,后来经历了两次政策调整。单独二孩放开后,我们办好了手续,但又等了三年,等大宝上了学,才把小的生下来,那时早已放开全面二孩了。

“乡下陋室”,是指深圳原特区外(俗称关外)的房子,因为便宜才搬过去的。如今,关已经撤了、拆了,那房子也卖了——为了准备添丁,前几年换成了原特区内的大一点的房子。

11年前,我卖掉了一千股贵州茅台去凑房子的首付

原深圳梅林关,现已拆除(作者供图)

当时未曾料到房价会暴涨,而且为了获得首套房的贷款优惠,也就没有采取抵押旧房来付二套房首付的做法。交易落定后,两套房子在一年左右时间都涨了200多万元,而换到了深圳市中心福田的这套大房因为地段、户型和配套设施等原因,涨幅还落后于卖掉的那套。但无所谓了,因为只有一套,用来自住,房价涨了也没有收益。

换房的时候,第一套房只剩几十万元贷款了。其实,2007年,我买这房子的时候也就贷了几十万元(现在买房贷款如果只有几十万元,那做梦都得笑醒,但那时的几十万元也不少了),首付五成是狠心卖了好多股票凑出来的,包括差不多一千股的贵州茅台,啊啊啊。

后来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时,那房子价格跌了1/3,但很快就涨了回去,现价是我当初买价的4倍。而卖掉的一千股贵州茅台股票,以今天的价格来计算,也涨了超过10倍。当然,这些都是马后炮,没有啥意义,只是拿出来说说过嘴瘾而已,毕竟后来茅台股票也暴跌过。

2007年,我买房凑首期款剩下没卖的股票,在金融风暴时跌了2/3,而且有些股票再也没涨回去,这可以部分解释金融风暴前上证指数的历史高点6124为何在2015年的疯狂杠杆牛市之时也没能逾越。今天(6月19日),连3000点都不到了,还一度跌破2900点。请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

11年前,我卖掉了一千股贵州茅台去凑房子的首付

作者当年买的首套房(作者供图)

你可能猜到了,咱换房就是在2015年房价再次起飞的前夕。但你可能没猜到,咱在一定程度上重复了第一套房的故事。

换房是先卖后买,等着卖房的钱去付买房的首付。办卖房的过户手续时,资料被拒收,因为买家户籍卡上的公章不清晰,能看清城市的名称,看不清派出所的名称,买家只好找时间回老家办了张新的。

这一耽误,来不及用这钱去买房了,只好少付了些首付,多贷了些款,而且是纯商业房贷,因为之前没想过要生二孩、换房,公积金都提出来给第一套房还贷了,所以不具备申请公积金贷款的资格。又因为是牛市高峰期,也舍不得卖太多股票。

然后牛市很快见顶,稀里哗啦。现在我够资格申请转成公积金贷款了,但也只能转一部分,因为本地的公积金贷款上限90万元多年未变,尽管房价暴涨了一轮,有些地段甚至翻倍了。

02

房价涨涨跌跌,但不计入CPI,是不是会造成生活负担不太重的错觉?

当年我在博客里说过,“猪肉很贵,就多吃鱼”,貌似因为那时猪肉是通胀的先锋之一。后来还出现过“蒜你狠”、“姜你军”的通胀奇观。但吃鱼就真的轻松吗?毕竟不是纯肉啊!我看网上有人估算说,鱼去了鳞和骨以后,肉只占30%到40%呢!据家人回忆,十年前,猪梅头肉每斤大约卖18元,咱喜欢吃的鲈鱼每斤卖12元,换算成鱼肉,岂不是得30元一斤?

11年前,我卖掉了一千股贵州茅台去凑房子的首付

既然回忆了,就多一点例子,顺便对比一下。十年前的猪梅头肉每斤18元,鲈鱼12元,花甲(花蛤)8元到10元(这货的壳也不轻啊),牛肉35元,鸡肉12元(均按斤算,下同)。现在呢?猪梅头肉28元,鲈鱼25元,花甲18元到25元,牛肉50元,鸡肉16元。照此算来,猪梅头肉价格涨幅超过55%,鲈鱼涨了一倍多一点,花甲涨了125%到150%,牛肉涨了将近43%,鸡肉涨了1/3。

还有还有。2010年到2011年,亲戚家请的月嫂工资4000元,保姆工资每月2500元。七八年过去,本地的月嫂月收入上万元,涨幅150%以上;保姆4500元起,涨幅80%以上。

……

以上记忆中的历史价格都是概数,但八九不离十。

2011年8月,我发过一条微博:“随着最后一座堡垒——乡下那家理发店(好像叫‘烦恼丝’)——变身便利店,十年来辗转城乡5元理发的时代看来一去不复返了。”跟本文前面说的一样,“乡下”是指深圳原特区外。在那之前若干年,“城里”菜市场里的小理发店也是有5元的。

到了2011年, 5元是我能找到的“乡下”最低价了,当时其他店最低要8元。后来的三年之内,最低价很快从8元涨到10元,再到15元以上,涨幅两倍起。

2015年搬家到“城里”,曾在附近一家连锁店充值办卡,头颈按摩加洗剪吹,五折后是28元,次年租约到期,业主收回房子,这家分店停业,咱只好坐几站公交去另一家分店了。

2017年春节后,同样的服务,涨到了44元。等到卡里只剩下20多块时,我就不再舍近求远去那儿了。家附近其他店30元的洗剪吹还是有的,头颈按不按摩无所谓了;附近商场里那种十分钟快剪的一人小摊位则是20元,原深圳特区内城中村的小理发店也可能有这个价。

03

果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然,这物价是温水煮青蛙一般,慢慢上来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013年1月,有网帖分析“月薪一万元在深圳你能过什么生活”,帖主租住在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税前工资1万元,每月最终结余1132元。当时我就觉得,这人的消费有些粗放,个税也是用了旧标准多算了几百块,如果精打细算一下,不至于结余那么少。也有网友所见略同,说:“净收入8000(元),工作一年给家里拿了5万,要看你怎么生活,怎么分配,怎样去理财。”

不管那帖子里的账目是不是虚构的,事到如今,我只能说,他那时在帖子里描述的情况正越来越接近今天很多人的生活状况。

十年来,没涨价的也有,但都不是日常支出的大头。比如,得益于技术进步的电子产品,得益于在线票务和补贴大战的电影,得益于政府补贴的公交、地铁和火车。

不过,低位亏本运行的东南沿海高铁票价从去年4月21日也开始调整了。像宁波至深圳段大部分动车组列车,一等座涨幅最高超50%,二等座涨幅16%-20%,有少量车次下调了票价。沪杭、杭甬段D字头列车二等座涨幅均超10%。

11年前,我卖掉了一千股贵州茅台去凑房子的首付

为了控制生活成本,也节省时间和精力,这几年我和家人各种网购,我都成了某网站的钻石会员了(虽然好像没得到啥好处)。前几年,我见过洗发水、沐浴露在年中大力度促销活动时脱销的情况。去年“双11”,我买了平时大约价值6000元的奶粉、尿片和其他生活用品,各种定时抢券,有些券还根本抢不到,最后大约优惠1700多元。

“618”年中活动,我买了平时价值超过5000元的东西,优惠了1000元出头,比去年“双11”逊色,主要是因为买了电子产品,另外,平时110元左右的尿片,这次只优惠到了98元,远不如去年“双11”的81元。可以赞一下的是,这次奶粉没搞激烈的抢券,而是轻松领券。

有不常网购的朋友看了我推荐的优惠商品,夸我懂得多,但又觉得没优惠多少钱。嗯,对物价不太敏感的人是存在的,有的可能经济条件好些,有的可能习惯了不那么计较——但也有这样的朋友开始感受到物价的压力了。咱讨论这些,就当是人穷志短吧,用流行的话来讲,就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04

“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但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样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

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

这话是不有点眼熟?

2011年、2012年,常有人转引这样的一段话,说是来自西班牙《世界报》的报道。如此齐整的汉语,真是外语新闻的译文吗?

时至今日,对这段话我又有两大感慨。其一,那时的房价,呵呵呵。其二,这几年,传统媒体流失了不少受众,固然有外部因素,但自身对内容把关不严,而且不能持续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符合需求的报道,也是内在的原因之一。

十年前坐公交、地铁,还能看见手捧报纸在读的人,后来越来越少,现在基本绝迹了(除了免费的地铁报纸读者),你如果遇到了,或许,“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此处可以有暴露年龄的歌声)。

早几年就有先知先觉的同事跳槽或转行,有些人转型还比较成功。我现在的处境就比较尴尬了,能偶尔来点这样的文字,希望与你有些共鸣,也算一种转型的努力吧。

最后要提到的是,200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决定将个税起征点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并于次年3月份起实施。2011年9月1日,国家再次调整个税起征点,个人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

11年前,我卖掉了一千股贵州茅台去凑房子的首付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其他人还爱看:

(点击蓝字可直接查看,记得分享出去哦~)

MBA智库联系方式:

广告及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