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寶大額用錢需提前轉?央媽這條新規影響半數中國人!

中國貨幣市場基金通過互聯網銷售野蠻發展的時代結束了。

近期,證監會聯合央媽發佈了個“指導意見”,你還想用餘額寶一邊賺錢一邊買買買的行為,要變不自由了!

餘額寶大額用錢需提前轉?央媽這條新規影響半數中國人!

6月1日,央行、證監會聯合下發一份重磅文件,要求貨幣市場基金互聯網銷售強化持牌經營要求,主要內容包括了貨幣市場基金T+0贖回提現單日最高1萬元,除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外,禁止其他機構或個人以任何方式為T+0贖回提現業務提供墊支等條款。

其中最關鍵的貨幣市場基金T+0贖回提現單日最高1萬元這一條款,過渡期為1個月,也就是本月月底前必須完成。

今後,你從餘額寶、或其它貨幣基金中要拿回錢,當天最多隻能取1萬塊,再多的話就要多等一個交易日。比如,新規之後,如果你週五晚上想從餘額寶一次取出1萬1千塊,就要等到下週二才能到賬。

餘額寶大額用錢需提前轉?央媽這條新規影響半數中國人!

貨幣基金是什麼?

貨幣基金是聚集社會閒散資金,由基金管理人運作,基金託管人保管資金的一種開放式基金,專門投向風險小的貨幣市場工具,區別於其他類型的開放式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動性、穩定收益性,具有“準儲蓄”的特徵。

由於數字貨幣的出現,貨幣基金領域又出現了新型的貨幣基金—虛擬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T+0業務是啥?

首先強調一下,貨幣市場基金不是貨幣、法定存款,而是金融產品,存在期限錯配。貨幣市場基金缺乏存款保險和法定存款準備金等保障機制。

所謂貨幣基金T+0業務,是指投資者一旦申請贖回後,不需要進行長時間等待,資金就能當日甚至實時到賬。這是公募機構為提高投資者體驗而提供的服務。該業務的出現極大的方便了投資者的日常現金管理,也促進了貨幣基金的快速增長。

為什麼中央會出這樣的政策?

自從2013年餘額寶問世後,我們普通人已習慣了把零錢、活期的錢放在餘額寶、騰訊餘額+等貨基產品中,既享受相當於銀行理財的收益,又可隨時取用。

有些朋友習慣把寶寶類貨基當做投資資金的中轉站,工資一發,就把錢提到貨基裡,可能過一兩個夜就去其他平臺薅羊毛了。現在新規一出來,靈活取現的額度限制後,大家的活期理財習慣全被打破,生物鐘都要紊亂了。

按監管的邏輯看,通過限定這些貨基的流動性(對我們用戶來說,就是便利性),來改善這龐大規模資金的安全性,避免因為集中的鉅額贖回,出現大的金融風險。所以說,也不完全是件壞事。

面對這一新規,今後財迷們該怎麼管理活期的資金呢?

附閱讀:歷史上的中國贖回潮

快速贖回業務最早起源於銀行理財,貨幣市場基金於2012年開始推出快速贖回業務。由於該業務為投資者提供了“即贖即用”的投資體驗,逐漸成為貨幣市場基金的一項增值服務在市場上迅速推廣,“T+0贖回提現”是其中業務模式代表。

中國貨幣市場基金共發生四次贖回潮。

2006年,股票牛市和IPO重啟對資金的虹吸效應導致了第一次貨幣基金贖回潮。

2009年,貨幣市場收益率急劇下降,疊加股市升溫和IPO重啟,導致貨幣市場基金吸引力不再,遭致第二次大範圍贖回潮。

2013年,資金面惡化引發“錢荒”,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一度飆升至13.83%。為獲得充足流動性支持,機構爭先贖回貨幣市場基金,導致第三次贖回潮。

2016年末,市場利率明顯上行,資金面極度緊張,疊加國海事件發酵、美聯儲加息次數超預期等因素,市場擔憂和恐慌情緒蔓延,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在流動性緊張形勢下紛紛鉅額抽離貨幣市場基金,市場一度傳出大型貨幣基金遭遇鉅額贖回導致爆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