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向十一個國家宣戰,清朝的結局萬般悲慘

清朝末年,國家動盪,列強虎視眈眈,甲午海戰以後,清朝被扯下了最後一點遮羞布,將大清王朝的虛弱毫無保留的暴露在世人面前。嚐到好處的列強毫不掩飾自己對中國的貪婪,更加肆無忌憚的瓜分著中國。

1900年年初義和團運動在北京發展起來後,各國就不斷進行外交壓力和武力威脅,要求清政府剿滅義和團;

同時向十一個國家宣戰,清朝的結局萬般悲慘

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奧匈帝國、意八國在各國駐華公使會議上正式決定聯合出兵鎮壓義和團,6月6日前後,八國聯合徵華政策相繼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進攻中國的戰爭爆發。

6月11日,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八國聯軍2000多人強佔火車由天津駛往北京,一路上遭到義和團不斷反擊。6月14-18日,義和團阻擊聯軍的廊坊大捷。

同時向十一個國家宣戰,清朝的結局萬般悲慘

6月21日的御前會議之後,慈禧太后終於忍受不住列強的一再挑釁。以光緒帝的名義,同時向十一國宣戰。

但是外強中乾的清政府如何是十一位列強的對手,接下來的場景就熟悉了 。

同時向十一個國家宣戰,清朝的結局萬般悲慘

7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天津;8月2日,自天津沿運河兩岸進發。不久,佔領廊坊。8月14日清晨,來到北京城外向北京發起總攻,僅僅兩天後,就根本佔領北京全城。

慈禧一路狂奔到西安,然後就將一系列爛攤子交給李鴻章處理。對於聯軍提出的《議和大綱》,清政府只能是全盤接受,1901年9月7日,中國就與各國正式簽署了《辛丑條約》。

同時向十一個國家宣戰,清朝的結局萬般悲慘

等到八國聯軍退卻,偌大的北京城被洗劫一空,遺失的財寶文物不計其數,被殺死的百姓屍體堆積成山,此景象已是地獄。

同時向十一個國家宣戰,清朝的結局萬般悲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