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她入宮僅20天,就為皇帝殉葬,爾後未婚夫又為她殉情

史料記載,我國古代的活人殉葬,在殷周君王死後就很盛行。用活人殉葬這一殘忍野蠻的制度,秦漢以後有所收斂,往往代之以木俑、陶俑。到了遼代,人殉之風死灰復燃,據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死後,述律平甚至強迫一百多名大臣殉葬。此後,金,元,明,清都有殉葬制度和行為,直到康熙朝才明令制止。

悲慘:她入宮僅20天,就為皇帝殉葬,爾後未婚夫又為她殉情

明代的宮女大都出自京城門庭清白小戶人家,一旦被選入宮,就意味著從此與家人生死永不得見,而明初的宮廷,沿襲了元代慘烈的人殉制度。

郭愛,字善理,安徽鳳陽人,生得花容月貌。明宣宗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時年十六歲的郭愛僅入宮20天,便被勒令為明宣宗殉葬。此次共殉葬10人。臨終前,郭愛作下《絕命辭》,字字血淚與父母訣別,寫罷擲筆於地,伸頸於繩中,大呼:“娘,吾去!娘,吾去……”話音未落,就被太監踢開墊腳的木床,自此後魂消影絕與父母陰陽兩隔。這件事和《絕命辭》見於《朝鮮李朝世宗實錄》。

《絕命辭》是這樣寫的:

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

生而如夢兮,死者覺也。

先吾親而歸兮,慚予之失孝也。

心悽悽而不能已兮,是則可悼也。

據說,郭愛在殉葬的前幾天,託宮女將一封書信送給了,曾經與她山盟海誓的未婚夫。信中寥寥幾個字,就是一首《連就連》的詞:連就連,你我相約定百年。誰若九十七歲死,奈何橋上,等三年。其未婚夫看後,不知是感到痛苦還是高興,總之大哭一天一夜後。在郭愛死後的第二天,在家裡上吊自殺,為其殉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