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为共和国献身的潍坊籍爱国将领,身为后人永远都不能忘记!

潍坊自古名人辈出,在国家和民族遭受巨大危难之时,总会有潍坊籍的仁人志士为此献身。洪都烟客不才,仅为大家做以下叙事:

爱国起义将领裴昌会——德阳起义率十万人投诚

裴昌会,字同野,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名誉副主席,爱国起义将领。潍坊市潍城区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陆军大学特六期毕业。1927年后,历任国民党第四师参谋长、四十七师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1949年12月23日在四川德阳率部起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担任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四川省委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和重庆市委副主任委员等职。1992年3月23日在重庆逝世,终年96岁。

“瞎子司令”牟光仪

这些为共和国献身的潍坊籍爱国将领,身为后人永远都不能忘记!

牟光仪,潍县(今坊子区)清池镇西清池村人。中共潍县早期党组织领导人之一,中共胶东区党委职工部部长。1938年12月,日军对胶东进行“大扫荡”。11日,他在司令部开完重要会议,星夜赶回掖县河南村布置转移工作。次日黎明被日军包围,在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39岁。

传奇英雄窦来庚

这些为共和国献身的潍坊籍爱国将领,身为后人永远都不能忘记!

窦来庚,字峰山,山东省临朐县营子乡窦家洼村人。山东省保安第17旅旅长。自幼尚武,1914年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临朐师范讲习所,1919年考入济南一中,当年转入山东省武术传习所学习。毕业后任临朐县高等小学国术教员。去镇江任江苏省立第九师范国术教员。不久到南京中央保健司任职员。其间,他曾在全国武术考试中夺得特优第一名。1942年8月29日,日伪军3000多人在柳山、上林、盘阳等地,对十七旅队伍进行了包围。凌晨,敌人缩小了包围圈,将十七旅将士围困在福山、洪山岭一带,最后防线被敌人突破。十七旅将士全军覆没。窦来庚举枪自尽,时任山东省保安第17旅旅长的窦来庚以年仅42岁的血肉之体,壮烈守节,为国捐躯。

壮志未酬陆升勋

这些为共和国献身的潍坊籍爱国将领,身为后人永远都不能忘记!

陆升勋,男,1907年10月30日出生于山东省昌邑县卜庄乡大陆村。八路军胶东军区副司令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1926年考入青州山东省立第四师范。毕业后回本村任教。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他带领30余名青年,参加了昌邑县瓦城抗日武装起义,并任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七支队特务中队队长,是年4月任鲁东游击队指挥部特务大队队长。 该部编入山东纵队后,他任特务团团长。1940年调任沂鲁军分区司令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副司令员等职。1941年10月进中共山东分局党校学习,毕业后任沂蒙专署专员。1942年10月,奉命调胶东军区拟任副司令员,12月8日在赴任途中,行至莱阳县孙家夼遭日伪军包围,突围中壮烈牺牲。

爆破大王王克山

王克山,山东寿光市人。1944年4月,牺牲,时任八路军胶东军区第5旅13团2营4连2班副班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王克山用他的神勇和智慧,为13团创造白天连续爆破成功的战例。河源西沟攻坚战的胜利,得到胶东军区和山东军区首长高度评价,13团得到通令嘉奖,4连获得“河源西沟第一连”的称号,王克山被评为胶东军区“爆炸大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