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41第十次試射成功意味啥?已通過全部性能測試,或明年列裝

近日,據外媒報道稱,中國不久前完成了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的第十次飛行試驗,這次試驗是從太原發射,經過了數千公里的飛行之後,準確命中了位於西部戈壁的靶場目標。這標誌著東風-41即將定型並服役。

洲際彈道導彈因為射程遠,威力大,所以具備極強的戰略威懾力,被譽為確保國家安全的最重要的基石,是真正意義的“國之重器”。

而當今世界上能夠自主研製洲際彈道導彈的國家屈指可數,因此,任何一個國家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展都會備受關注。

東風41第十次試射成功意味啥?已通過全部性能測試,或明年列裝

東風-41上次試射是去年11月。通常情況一款新型洲際導彈差不多進行十次試射就能將各項性能全部完成檢測,如果發射成功率能達到80%,基本就說明性能已經比較穩定,可以完成試驗定型。

而東風-41已經進行了十次試驗,取得了100%的成功率,因此,東風-41通過定型測試,並裝備部隊顯然指日可待。根據美國媒體的估計,不出意外的話,東風-41將在明年正式列裝服役。

那麼這款最新型的洲際彈道導彈究竟有多厲害?

東風41第十次試射成功意味啥?已通過全部性能測試,或明年列裝

首先必須明確的是,東風-41的相關技術數據肯定是高度保密的,美國也只能根據監測到的東風-41試驗發射情況來推算基本性能。

海外軍事觀察家普遍認為東風-41的射程會超過1.5萬公里,可以攜帶10枚每枚當量為一百萬噸的核彈頭。

就從這幾點來看,無論是射程還是分彈頭數量,都超過了中國目前現役的所有洲際彈道導彈。

東風41第十次試射成功意味啥?已通過全部性能測試,或明年列裝

從網絡上流傳出來的據說是東風-41的照片來看,東風-41很可能是採用固體燃料,地面車載機動發射,機動性、生存性和反應時間都非常高。

此外,中國目前現役最先進的東風-31A型洲際彈道導彈就已經具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小推力矢量發動機二次變軌技術,雖然說這一技術理論上只要具備太空衛星迴收技術就能掌握,但真正應用到彈道導彈上,絕不是轉換一個平臺那樣簡單。

要對這一技術的掌握必須達到高度精確拿捏的地步,這就不是普通擁有衛星迴收技術的國家就能掌握的。

同時,東風-31A還擁有很強的反攔截能力,命中精度更是達到圓周誤差30米以內。

那麼比東風-31A型更新的東風-41肯定在性能上還會更上一層樓。

東風41第十次試射成功意味啥?已通過全部性能測試,或明年列裝

結合目前中國已經公佈的相關彈道導彈技術,海外軍事觀察家推測在東風-41上很可能採用了多彈頭獨立重返大氣層技術,從而實現分彈頭自適應變軌。

這一技術遠比普通的分導多彈頭技術要先進,不是簡單地在一枚導彈上攜帶多枚分彈頭,而是每個分彈頭都有自己獨立的飛行彈道,並且是在導彈飛行的途中就可以調整軌道來攻擊不同目標,而不是到導彈飛行的最後階段才攻擊不同目標,就等於是一枚導彈變成了好幾枚導彈,大大增加了反導攔截的難度。

東風41第十次試射成功意味啥?已通過全部性能測試,或明年列裝

由此可見,東風-41的性能已經處在當今國際洲際彈道導彈的頂尖水準。目前中國現役的洲際彈道導彈由於種種原因,在性能上都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而隨著東風-41的定型及服役,無疑將大大提高中國火箭軍的戰略威懾能力,打造出一支真正捍衛國家安全的利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