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受流放的犯人是如何生活的?

无聊的神烦狗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朝中大臣表面上位高权重权倾朝野,另万民敬仰,实际上大臣们每天小心亦亦的侍奉皇上,万一哪一天跟不上皇上脚步触恕龙颜,免不了被流放的命运。古代流放官员是有一定等级的,根据所犯罪行,皇帝愤怒程度,以京师为原点流放五百里,一千里,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等几个等级。古代不同朝代对犯重刑的官员流放地点也不相同。唐宋时期多发配到岭南烟障之地,清朝则以东北宁古塔苦寒之地居多。被流放的官员有的带家属,沿途自捣腰包解决吃饭问题,没有银子的官家垫上,到地方后靠劳动所得还上。流放的人到地方后,官家发给生产资料自力更生,为国家种地纳税,除非遇到天下大赦否则永远不许回原籍。在古代发配岭南等于判死刑。一个是面子问题,精神上受到打击抑闷而终。另一个原园不适应当地气候患病而亡。唐朝时,韩愈反对佛骨引入,皇帝龙颜大怒被发配岭南。北宋寇准被发配广西。象苏轼那样"日啖荔枝三百颗,不昔常做岭南人"的心态没几个。清朝时犯罪的官员多发配东北苦寒之地。宁古塔从军是最重要的一种,被发配到沈阳,几十年后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清初发明家戴尧


关东侠客

要说我们耳熟能详的最有名的古代流放地,非宁古塔莫属,清宫戏里,大臣们惹皇帝雷霆大怒之后,被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那就意味着,这个大臣的悲催人生开始了,一旦开启,永世不得翻身。

宁古塔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一座城市,披甲人则是驻扎在这里的八旗兵,在今天黑龙江省东部的海林和宁安,这里气候严寒、五谷不长、人烟稀少,清朝期间,流放到这里的官员、百姓不计其数,能再活着回去的,微乎其微。

在这里的犯人分成2种,一种是为奴,一种是当差,如果被流放的人犯下严重的罪行,则他们会被赏赐给宁古塔的官员和士兵,每天就是无休止的艰苦劳役,而且主人有权处死这些为奴的犯人。如果被流放的人有当官或其他特殊背景,罪行也不重,大多会受到一定的照顾,他们一般会被发配至驿站、官府、官庄等地从事一些杂役。

在这里,流人们把内地的农业技术带到这里,大规模的开发土地,清朝期间,宁古塔地区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得到迅速增长,粮食品种也增加到了十几种。明朝最后一个兵部尚书张缙彦被流放至此后,将中原蔬菜、粮食种子及农耕技术也带了过来,“域外群尊五谷神,春秋祭享寄来真。魂游宁古霜天月,习稼还思教稼人。

至于这些流人们如何生活,基本上就是劳役,自己用双手创造物质财富,在煎熬中数着日子生活,能活下来算是万幸,活不下来也是命运。

流放宁古塔的犯人一般十年为期,当地官员会考察他的表现,如果表现不错,又愿意返回原籍,那么皇帝可以批准返回。如果是被判了终身流放,那也只能一辈子再也不能入关了,除非皇帝哪天忽然想起了这么个人,突发怜悯,下旨放人,否则一辈子只能留在这白山黑水之间了。

流放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极大的痛苦,押解之路极其可怕,每天要走50里路,中途不能无故停留,而罪犯会频繁遭到沿途官员和押解士兵的虐待凌辱,有相当比例的犯人在路上就死了,真正能活着赶到宁古塔的,真不多。


云中史记

关于流放,用一句不太贴切的话形容:要死死远点!

最有名的宁古塔就不多说了,除了少数有钱有身份有文化的,能稍微过上正常日子。其他人就是“奴隶”,天寒地冻,一片荒芜,一年到头就是种地、打围(围猎的时候驱赶虎豹动物)、烧炭。

总之,按照野史笔记的说法,去宁古塔,还不如一死了之。

古代的统治者们,时不时会有一点“仁慈”的思想,比如遇到啥大事儿的“大赦天下”,犯罪的都回家,好好过日子。

但是大赦天下毕竟是少数,更多还是减轻刑罚。就是说本来要咔嚓的罪,我比较仁慈,饶你一命。但是心里还是特烦你,所以找个远远的地方你自生自灭吧,要死死远点。

比如流放岭南,海南,新疆……

搁现在那是旅游胜地,但是古时候那就是不毛之地。你想想往大山里扎一个窝棚,走半个月见不到一个人,缺衣少粮,病死饿死都没人知道,那是有多惨。

咱们现在知道的大多数被流放的名人,似乎都很乐天安命,写个诗词啥的,好像日子还能过。但是要知道,有些人的流放,最多是三五年的时间,惩罚一下你就回来了,你比如苏轼同学,被流放了三次,第一次四年,第二次两年,第三次六年(流放专业户)。

像这种仅仅是惩罚一下,心里知道没啥事,忍忍就过去了。有一些可就不行了,一去就是一辈子,甚至子子孙孙都要在那里的,哪还有什么心情喝酒写诗?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流放人员的身份不一样。举个例子,纪晓岚曾经流放新疆两年,他的日子过得就不错,不仅能吃饱饭,而且经常能出去溜达溜达,在当地的衙门里搞一点文书工作。你看他《阅微草堂笔记》中写的东西,就有很多新疆的经历。

(纪晓岚)

为啥纪晓岚流放的待遇这么好?除了他是官员被贬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肯定能回去,而且有文化(读书识字的重要性)。那时候有文化很重要,当地的官府需要能写公文的人,当地的大户富豪也想找个有文化的教书先生。所以很多文人被流放之后,到了流放地日子还是能过得下去的(包括宁古塔)。

就像苏轼同学,被贬的时候还能研究美食,整出个“东坡肉”来。

那要是普通人呢?没权没势没钱没文化的,流放了之后,只能按照要求干活,就算不让你干活,也不管你,自生自灭,饿死病死那是正常的。

那这么说的意思,是不是那些贬官和文人的流放日子过得挺不错的?当然不是,主要是人家有点文化,生性乐观,说的好听一点而已。

(苏轼)

比如苏轼,吃肉的时候有,饿肚子的时候也有,他的《黄州寒食诗》中写:

小屋如渔舟,漾漾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不是有东坡肉嘛?不是过得很滋润嘛?咋就厨房里啥都没有,只能煮烂菜叶子吃?只能赞叹苏轼是个乐天派了。


七追风

古代流放的犯人自然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生活了,也就是做劳役或者耕种或者狩猎生活。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流放到边疆生活不是难事,反正在哪里都要劳动养活自己;对于养尊处优的官吏或者读书人,他们不会耕种与畜牧,日子会过的很艰难,多数饿死或者累死。


通常流放之地都是边疆遥远之地,以京师为原点,流放五百里、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两千里、两千五百里、三千里共六个等级。陇西山地、西域、蒙古、东北地区、巴蜀二郡、岭南地区都是常见流放之地。

流放的官吏没有马车可坐,都是镣铐之下徒步旅行,沿途的餐饮住宿都要自己掏银子支付。如果没有银子,就由官家先行垫付,到了流放之地后劳动偿还官家支付的差旅费用。通常到了流放地后,官家会分发给犯人生产资料,比如劳动工具、作物种子、牛羊等等,一年后犯人得偿还这些生产资料,然后自食其力且要给国家缴纳税赋!



流放到边疆成为军户的话,就要到军队里服兵役,终身为兵役且不得升迁。流放之人在军队里都是敢死队,打仗时冲锋在前充当炮灰;平时则当牛做马伺候军官。如果立有军功,可以解除犯人身份,成为普通士兵,待遇稍微好些。


很多官员被流放后,宁愿自杀也不去流放之地原因有三。其一、尊严问题,流放之后就是奴隶,任人凌辱宰割!其二、生存问题,不论是当百姓还是当士卒,他们都没法生活。其三、气候问题,边疆极寒极热,条件艰苦,受不了。


大秦铁鹰剑士



《四角号码词典》:流放------1,把犯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2,把原木放在江河中运输。显然,提问的是第一个含义。2,可能是流放一词的最初的原始基本含义,1则是引申出来的常用含义。

边远的地方,那就是远离朝廷,远离繁华核心地区的地方了,通常条件很差。被流放的人,就是犯了朝廷律法,或者是得罪触怒帝王的人,不管你原来是贩夫走卒,还是王公贵族,有幸到达流放之地的话,要想活下来,除了自力更生,艰苦劳动,努力做到自给自足,没有别的什么办法。

古代流放的例子很多的。

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 ,流亡国外十九年,跟流放也差不多。
重耳在国内争位失败,感到危险,便带着一大帮忠心的臣子和奴仆逃离晋国,这是主动的"自我流放",不同于别人的"被动流放"。一大群人,在多个诸侯国之间反复奔波,乞食于人,受尽白眼欺负。不但要向贫苦的农民求食,还曾饿到靠臣子自割大腿肉来喂他的地步,多惨啊!

当然,重耳的流放结局是很好的"苦尽甘来",后来终于回国登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想起来了流亡时受到郑文公的不礼相待,便联合秦穆公要攻打郑国。不料被郑国大夫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劝退了秦国围郑之师,晋文公也不得不退兵。这就是巜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的故事"烛之武退秦师"。


战国时代,楚国的屈原,被楚王疏远贬成三闾大夫,流放到汨罗江流域,深深体会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创作出了《楚辞》。


《二十四史》之一的史册,班固等著的《汉书》,有《苏武传》,记载了"苏武牧羊",也就是被匈奴"单chan于"施以"流放"的故事。苏武,常惠等人代表西汉朝廷出使匈奴时,恰逢匈奴国内发生叛逆,汉朝使团受到池鱼之殃,被扣押了。单于觉得苏武等人是人才,想要收为己用。可是苏武忠于汉朝,软硬不吃


。单于便分开"流放"了苏武,常惠等汉使人员。

苏武一个人被流放到"北海"放牧羊群,常常等不到匈奴发给他的口粮,只能挖掘捕捉野地老鼠,去掉内脏后来食用。还要自己织网捕鱼等等。虽然受到单于弟弟的喜欢关照,但很快遭到匈奴别的分支,部族"丁令"的偷盗,再陷穷困。凡此种种,都没有动摇苏武,常惠等人对汉朝的忠心,忠于迎来了返回汉朝的机会。
常惠秘密会
见汉昭帝派来的新使臣,假托汉昭帝打猎得到了关于苏武等人真实地址的信件("鸿雁传书"好像就缘于此),使得单于再无假话可说,不得不放归苏武,常惠等十名过去扣留未降的汉使。

苏武被匈奴"流放,留置"了整整十九年,"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可见,流放之苦。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谁能想到,这么美好的诗句,是出自一个三次流放,被贬斥到当时很落后艰苦,未开发的岭南广东,海南岛一带,远离故乡,远离京城的失意官员之手?

他就是北宋大文豪,今四川眉山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不详细写,看剪报照片。


被贬谪,流放到苦寒,落后之地的人,大概一定要有苏东坡这种旷达,开阔的胸襟,情怀,才能活得漂亮,撑得下去吧?


半山樵書生

古代的流放是仅次于砍头的重刑,有些犯人宁肯选择死,也不肯踏上艰辛漫长的流放之路。古代的主要流放地有现在的湖北的房县,海南岛,丰州,云南,以及新疆东北等处。

这些地方很多在今天都变成了旅游胜地,可在古时候确是人烟罕至,杂草丛生,几百里看不到一个人,常有狼虫虎豹出没,到此基本上是等死。

一般的犯人到这里不仅要受到当地官员的严加看管,还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之事,加之对当地饮食、气候的不适应,犯人们是九死一生。难怪有诗云: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

对于名人雅士而言,他们被流放到这些不毛之地,待遇比一般的犯人有天渊之别。当地人很仰慕这些博学多才被贬于此的官员,非但不会难为他们,相反会千方百计照顾他们。最有名的莫过于苏轼与杨慎,苏轼被流放到海南岛,杨慎被流放到云南。他们并未身处逆境而颓废,相反,他们用带来的中原先进文化,为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据说,杨慎被流放后,嘉靖皇帝隔几年就会问问杨慎的状况,这并非关心,是想知道杨慎遭了多大的罪。当地官员自然心领神会,就回话说,杨慎在此没少吃苦头,已经来日不多了,嘉靖闻之龙颜大悦。殊不知,杨慎活的滋润着呢。正是由于当地官员的庇护,杨慎才在云南写下大量著作,以及那首荡气回肠的《滚滚长江东逝水》。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古代犯了法或被人陷害,流放三千里为奴,那是从犯!轻犯!重犯则活剐杀头坐大牢或待秋后问斩或判无期,牢底你要坐穿,坐不穿就死啦。流放,俺们看过《水浒》,流放武松林冲等,半路有刀斧手,十面埋伏,要你小命一条。运气好的或可躲过一劫,差一点的见阎王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流放案如春秋时的重耳,南宋岳飞后人,大明朝的杨慎。不过,他们都被平反了,苦尽甘来了,只有名满天下的才子杨慎,流放云南三十六年,死在云南,流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杨状元吃屎的故事,至今还在云南广大地区有影响呢,早已写成书了。


黑虎97

好像大家除了宁古塔,就不知道别的地方了,弱弱的问一句,古代就只有宁古塔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吗?还是你们只知道这一个?

不说别的,就说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打从秦朝那会儿,就有流放,当时最远有流放到敦煌的。

你能想象那种绝望吗?

缺衣少食,遍地荒凉,漫天黄沙,刚去到就得为了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而忙活,还得干苦力,开垦荒田,植树造林,为了能活下去,得吃常人所不能受的苦。

更何况最大的困难,其实是克服心理落差,打比方,原本是咸阳城的一个公子哥,自小养尊处优,事事都有人伺候,说难听的就连出门穿鞋,都不用自己弯腰。

可被流放之后呢?

身为罪犯,不仅受尽别人的侮辱,一切都要亲力亲为,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不了几天,这种细皮嫩肉的公子哥就会被繁重的苦力,活活累的精神崩溃。

后来到了宋代,相对还好点儿,流放之处一般都是南方气候宜人的地方,比如有广州,最远还有海南。

但也有例外,比如北宋时期的烟台沙门岛,也叫沙门寨,这地方就是所谓的“集中营”,《水浒传》里头还描写过沙门岛监狱有多残酷,那里的狱卒根本不把囚犯当人看,尤其是外地流放于此的,哪天狱卒突然一时兴起,变着法儿的虐待。

最狠的是“肩井针”,这玩意儿就是在犯人肩膀里,硬生生插进去一根针,然后肩膀因为剧痛动不了,可狱卒接着就去让你干重活,你干不了活儿,又得挨打,想想那种折磨,一般人怎么可能受得了?

还有那些受到牵连的女眷,她们被流放千里之外的命运如何,充当军妓者不在少数,有很多妇女一听说要被流放,宁肯自缢也不愿受此凌辱。

其他几位所说的宁古塔,那都是清朝时候的事儿了,元朝明朝的时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叫做“南人发北,北人发南”。

这都跟气候有关,比如说某罪犯原本住在气候宜人的江南地区,他犯罪以后,被流放到北方严寒地区,从未体验过零下几十度的残酷,肯定就会受不了,这也属于一种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打击。

北方人去南方,可能会因为气候湿润,而患上一些意想不到的皮肤病,水土不服在咱们国家自古有之,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不让那些犯人逃回家乡,因为有很多一心想着报复的,背井离乡千万里,整天做苦力,这犯人心理就会发生变化,一心想要报复叛他流放的那个人,逮着机会说不定就跑回去了,这就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不安因素。

再一个,其实流放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派往那些蛮荒之地,这里所说的蛮荒,并不是现在的蛮荒,而是古代荒凉无人的地区,比如大西北,戈壁滩旁边建一座监狱,惩罚罪犯的同时,也顺便让他们改造环境了。

总的来说,流放既然是一种惩罚,就难逃悲惨,况且对于某些真正有罪之人来说,也不算悲惨,大多数人由古代朝廷养着,住的可能简陋点儿,但终归是饿不死,只是每天的苦力工作必不可少,隔三差五的还会挨顿打,而且每个地方对待犯人的手段,也各不相同,像前文所说的“肩井针”,就属于宋朝时沙门岛监狱独有的手段。

而且流放对于朝中重臣来说,有时也是一种苟且偷生的方法,万一哪天得罪了皇帝,本该是杀头大罪,到最后皇帝开恩,很可能一家老小就免于被株连九族,而是被流放到蛮荒之地,起码活着总比掉脑袋强。

像明初的沈万三,仗着家大业大,得罪了朱元璋以后,被流放到云南,谁知没几年凭着精明头脑,又在云南风生水起,所以流放这个事情,还是得看人,不排除有心思活络的,即便身为阶下囚,一样在狱中活的很滋润,但那毕竟也是少数,大多数,基本都是受尽折磨,叫苦连天。


————————


钱品聚

敬邀!古代受流放的犯人是如何生活的?这个可能得根据那个时候的各朝代时期的刑法有关吧!轻罪发配到好点儿的地方,重罪的就是发配到恶劣环境的地方,让你自行了断,不管是流放到什么地方,都是生不如死,因为是犯人你犯了罪啦,那不会让你舒服的,古代的流放就是赦免一死吧,那肯定是不让犯人好活的,虽然没有亲眼见到,可想而知是很惨的,那电视上演的也可能是根据史料记载的,反正是非常的残酷的。谢题主!(网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