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将到底有没有真功夫?

总桶4

古代武将有没有真功夫,需要看他成为武将的途径。

在古代,武将的选拔主要有世袭、荫袭、武举、行伍四种途径。下面我们分别来说下:

1、世袭。春秋战国及其之前的夏商周时期,受到“世卿世禄”制的影响,武将往往由大夫等贵族上层子弟担任,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是文武不分的,很可能出现文臣带兵出征的情况。表面上看将军是世袭而来的,没有经过行伍历练,似乎没有真功夫,但考虑到这一时期人人配剑的尚武精神,所以即便是文臣,也是有一定武艺基础的。

2、荫袭。即子孙因出自将门世家,所以也会被授予武职。这就可能会出现不习武的人成为了将军的情况,比如宋朝就允许皇亲国戚、中高级文武官员的子孙及亲属、殁于王事的下级官吏子弟乃至达官贵人的门客仆从补任武官,这些人多数是没有真功夫的,只是为了混个官职。但也有例外,比如明朝就规定“若先不曾立功就与职役,后亦无战功者,不准袭”,这就加了个限定条件,荫袭可以,但必须立军功,否则无效。子弟为了争取世袭职位,就会争相学好武艺武技,所以明朝的武将基本都是有真功夫的(文臣以督师名义领兵除外)。

3、武举。武则天在科举的基础上,创立了武举,主要考察长垛、马射、步射、平射、负重等内容,此后历朝历代也都进行了沿袭,明清更是强化了武举选拔将领。通过这一途径上来的武将,都是需要有真功夫的,否则无法通过考试。

4、行伍。行伍就很好理解了,就是从基层士兵中选拔成为将领,由于是凭真本事提拔的,所以

出身行伍的武将不仅有真本事,更有实战指挥能力,所带的兵战斗力极强。比如明朝末年的周遇吉就是从一名小兵提拔为将军的,是明朝末年最为忠贞勇敢的猛将,李自成在进攻北京前,就遭到了周遇吉的顽强抵抗,李自成差点因此放弃北上北京的计划。


秦皇汉武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应该说,历史上绝大部分武将有真功夫,少数武将没有真功夫。

第一,有没有功夫并不是成为武将的决定性因素。

岳飞讲,制胜之道,在谋不在勇。关键在于谋划。战前准备充分,战时指挥得当,应变灵活,就能取得胜利。

所以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儒将,一些将领本身就是文人,却打出了赫赫威名。比如战国时候的赵盾,原本是收税的官吏,却打败了秦军。三国诸葛亮,六出祁山。唐朝的张巡,中过进士,正儿八经的文官,保住了江南半壁江山。宋代的虞允文,率领18000人,击败几十万金兵。明朝袁崇焕,一点功夫也没有,照样打胜仗。以致近代的红太阳,连枪都不带,确实千古唯有的军事天才。

第二,大部分的武将都有真功夫。

这要从武将的选拔制度说起。我国武将的选拔主要有察举(包括推荐和自荐)、世袭、荫袭、武举、军功累积。

春秋时期,贵族世袭,出兵打仗那都是贵族的事情,与普通老百姓没有关系。大贵族及其子弟,就是各级军官。大贵族首领就是将军,最大的贵族国王就是三军统帅。这些军事贵族,自有习武,所谓射御书数,君子必备的技能。其中射和御,一个射箭、一个驾车。都是实打实的战场真功夫。所以这一时期的将领可以说百分之百都有真功夫。

战国以后,各国实行变法,延揽人才。不少出身寒微的人,也走上了军事统帅的位置,这些人有没有真功夫,就不好说了。秦国变法最为彻底,打破了贵族的垄断,普通士卒累积军功,也有可能成为将军。这样的人,都是血海里厮杀出来的,当然有真功夫了。

后世多有累积军功成为将军的,比如宋朝的狄青、岳飞。这二位的勇猛,自然不用多言。明朝的麻贵,以为蒙古族将领,麻贵参加过百余次战斗,也是这样。

世袭的、或者靠着祖上的军功荫袭获得将军职位的,这一类人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军事贵族,绝大部分都有真功夫。

比如,民族英雄戚继光,他的祖上因为追随朱元璋起兵有功,后来又远征云南,得了一份世袭罔替的将军职位。戚继光十六岁就继承将军的职位,年纪轻轻就是登州卫指挥佥事。戚继光从小就学习骑马射箭,兵法战策,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将打下了坚实基础。

像戚继光这样出身的将军,一般都有所谓武将家学,会点功夫也不足为奇。

另外就是武举出身的,唐武则天以后,设武举,既然能中武举,当然武艺非凡。但是武举出身的,一般都是担任低级武官,能够成为高级将领的极少。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唐朝的郭子仪了

总的来说,在将军层面的,只需要有过人的智谋和胆略就足够了。将军之下,就需要一些武艺超群、敢打敢冲的勇士,这些人是军队的骨干与核心。将军也往往从这些人中产生。所以,古代的武将绝大多数是有真功夫的。


上将嗳福斯

古代武将自然是有真功夫的。正所谓以勇力服兵,以智慧领兵,以财富荣誉激励士兵,此名将之必备才能!一个将军不能击败几名普通士兵的话,他很难服众的;而能以一敌十的勇将更受士兵爱戴!

白起作为战国第一名将,本身就是从士兵做起的,凭借战功一级一级升为秦国大良造上将军的。当十夫长的时候,白起就是秦军中著名的铁鹰剑士,手下有大力士嬴荡、乌获、孟贲等勇士。白起精通马战、步战、水战,武功了得,百名普通壮汉不是他对手!



蒙毅作为始皇帝陛下的御前大将军,自身武功也十分了得。蒙氏家族数代为秦国奋战,族中子弟人人习武,家传蒙家剑法也是一绝!《神话》中的蒙毅将军与叛军相战,实现了百人斩的能力!


项羽则是华夏第一勇士,力能扛鼎,可一人击杀数百精兵,确实犹如天神下凡!破釜沉舟的项羽与秦军拼命,以三万楚军死战二十万秦军,战而胜之!乌江自刎前,项羽一人击杀百多名汉军骑士,威风凛凛,只得自杀身亡!

欧洲的领兵大将一样武艺精熟,一个人能打赢五六名以上士兵!斯巴达的国王领三百精兵七千民兵在温泉关狙击波斯百万大军三月之久!阿喀琉斯代表希腊击败了不少城邦勇士,最后特洛伊的王子兼大将军郝克托尔也被他击杀。可见古代不分东西,武将还是有真功夫的!


大秦铁鹰剑士


学习冇止境1

如果真功夫指的是像影视剧中那样飞檐走壁,一掌打得石破天惊、血肉横飞那样的“功夫”,可以肯定地说那是没有的。那么问题来了,古代那些出名的武将是靠啥取胜的呢?

在冷兵器时代,武将们大部分都没有接受正规的武术训练,也不可能学到什么所谓的武功秘籍之类,之所以能在敌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间里,把对方杀死,主要靠的是强壮的身体、灵活的身法以及极快的速度。

所谓的武功,其实是那种实战性很强,在无数次的生死搏杀里磨练出来的搏击技巧。 这些搏击技巧,在秦汉时期就有传说,春秋时期武术家越女就曾阐述了“手搏之道”的理论,这其实就是一种借用巧劲,借力打力的搏击技术。

至于轻功,一跳几丈高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过古代大部分的墙的很矮,攀爬时可借力的物很多,只要身手矫健,在经过刻苦的训练,都可以上去。其实说白了就是身法灵活的一种攀爬技巧。

现代人对所谓武功的理解是从上世纪30年代兴起的武侠小说开始的,在这之前没有人知道“武侠”是什么东西,更没有小说中的那种所谓“武功”一说。

所以古代那些厉害的的武将是并没有武侠小说中的那种真“武功”的,他们只是身体强壮,臂力较大,反应敏捷,速度极快,身法灵活,还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惯与长夜

真功夫?冷兵器时代的古人们靠的是武艺高强,熟练掌握刀剑枪等武器的运用,来保家卫国,开疆阔土!那么古人的力气有多大?过去看《三国演义》读到吕布号称天下笫一,方天画戟运用得出神入化,手握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大刀的关羽也甘拜下风;《水浒全传》为我们塑造了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个个武艺超群,力大无穷。鲁达赤手拔大树;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则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鲁提辖也略逊几分;武松只手打虎,山中之王也命丧武二郎之手,得有多大的力气啊!那么,古时候的人真的那样力大无穷吗?难道有什么秘方?可以训练出超乎常人的勇力。其实,不要说古人有多利害,当代力大者也不少,如特种部队的战士,单手可以劈八块红砖,当代大力士可以双手抱三百多斤的石球;世界举重运动员可以举起四五百斤的重器,古人双手举石狮就容易理解了。

本人原来手无多大力气,十多年前在外省打工,生活所迫在建筑工地干过,从当初挑一百多斤混泥士上一二层都上不去,到后来的天天挑,从早到黑没感觉有多累!抱一百斤一包的水泥,从一包都难抱得动到双手夹两包轻如枕头。后来一次性抱三包都可以·(另一包可以放在肩上),一天抱到晚,可以让水泥包不沾着身体。只是饭量惊人,一口气要吃三大碗米饭,八个大包子,晚上临睡还可以吃几碗饭,好象从来就没有吃饱过,咿,现在可能不行了。本村还有每挑担可以挑96公斤一头的,还活着呢。我想,古人不会比俺没力气吧。


黑虎97

古代武将是会功夫的,是中国功夫。但一旦遇到外来功夫,你看李自成战满蒙人,吴三桂战满蒙人,就明白了,中国功夫对战中国功夫是行的,对外来功夫就菜了。中国骑兵的马刀是直的略弯,满蒙骑兵的马刀是半月弯的,在飞驰运动中谁更有效杀伤毙敌?高下立判。历史上中国厉害的武将,大多是胡人出身(查查历史)。至于吕关张赵马黄,对战的是中国人。现代中国功夫不是不能打,对中国功夫能打,对外来先进拳种是劣势的。中国散打第一人梅惠志明言:中国功夫对外实战,仅有摔跤获得过胜绩,其他拳种无胜绩。包括闻名武林无有对手的太极宗师刘某,1932年亲临泰国对战泰拳,一败凃地。这些是有正史记载的。


风从东方来163590821

有。俞大猷和戚继光两人就是典型。这两位的军事才能不必多说,他们自身的武艺也是非常高超,尤其是俞大猷。。他们都有武术图谱传下来,可以通过他们的书判断他们的水平。

戚继光擅长六合枪、刀牌和拳术,很全面。。俞大猷认为棍是各种兵器的技能库,留了本棍谱下来,但那本棍谱叫做《剑经》,开篇第一句:猷学荆楚长剑,颇得其要法。内容详实,条理清晰,可以看出俞大猷的实战经验非常丰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