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可以避免的悲劇 滴滴出行你可以做的更多

本文字數:1593

閱讀時間:5分鐘

本可以避免的悲劇 滴滴出行你可以做的更多

5日子夜,11點50分……

鈴鈴鈴……鈴鈴鈴……

還沒過21歲的李明珠,接到滴滴順風車司機劉振華的電話,從河南空港區趕去火車站。

年華正茂的她,並不知道這趟旅程會成為人生的終點。

01

我們都知道不要上陌生人的車,但是網約車的流行和便利,讓我們放鬆了警惕。

“你竟然不用滴滴?”我某次被人十分詫異的問道,似乎這個年代不用滴滴的人都是怪物。

曾幾何時,一款打車軟件如此深入我們的周遭,何止是出行。在某種程度上,它意味著你和周邊人群價值觀的契合度。

本可以避免的悲劇 滴滴出行你可以做的更多

不要否認滴滴為生活帶來的那些美好。在北京沙塵肆虐的天氣,再也不用站在路邊瑟瑟發抖地等待那些在我最需要的時候永遠不會出現的空出租車;而只需預約,就會有從專車、出租車到快車、順風車等價位各異、檔次不同的車輛提前在樓下等我。

這樣小小的一步,帶來的不止是生活質量的大大提高,還有在陌生城市強烈的歸屬感。

滴滴也為很多不想困足於辦公室、想過閒雲野鶴般生活的自由人士提供了更多職業選擇。

有一輛車就可以謀到一份收入還不錯的工作,甚至還可以交往到有趣的人,真是個Great idea!

我有個朋友某日在飯局後,從簋街回程路上順手接了一單快車業務,對方竟然是中糧高層,一路聊回去收穫頗豐,而他也不覺得開寶馬刷滴滴訂單有什麼掉價。

滴滴為很多人打開了走入世界的另一扇窗口。獲得網約車身份的有土地被徵收後一夜暴富、無可事事的中年男子,有逃避家長、打遊戲無聊到見見不同人的富二代,有一絲不苟認真賺錢養家的模範丈夫,但

獨獨大家不敢想也不會去想的是會有作奸犯科的人混跡其中

“考核員工的素質,這不是任何一家企業一開始就會做的事嗎?”

就像我們會不假思索的為送快遞的小哥打開家門;就像我們不會帶著質疑接過美團騎手送來的外賣;就像我們放心的將最心疼的孩子交給幼兒園、託管班;我們自然而然也會不設心防地在深夜赴一場自己Call來的滴滴之約。

但我們忘了,代表平臺提供服務的不一定是它們的員工。

02

在這一令人沉痛的事件中,滴滴的應對並無過多差池。

但對於如何承擔責任並未做出具體闡述,我略表失望。

同一日晚間,滴滴發佈了一則“100萬元尋找順風車司機劉振華”的公告;並於次日對外宣佈,即日起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停業自查整改一週;其它平臺業務對全量司機全面審查,用一切手段清理平臺上可能的人車不符情況;運營及客服體系全面整改。

態度誠懇,通過內省,滴滴表現出了一家企業該有的責任意識,但它本可以做得更好。

03

儘管有人說不止是出行,快遞送餐入室行兇的事件也不絕於耳,但重要的是在一則又一則暴行之後依舊活著的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哪些警示?

2016年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卡拉馬祖連環殺人案的兇手被發現是Uber專車司機時,滴滴便應該再一次充分認識到設置雙向的安全機制的必要性——當平臺任一參與方預感到危險時,應有一鍵觸發按鈕直接報警或聯繫就近滴滴緊急車輛互助,對參與救助的車輛給與獎勵,有效確保駕駛員和乘客的人身安全。

很遺憾,它處於成長的高壓和驚惶中,顧不上這許多。而這一切本該是滴滴決定涉足順風車、快車這些頗具社交屬性的出行業務時,就做好的。

今年3月8日滴滴推出的女性關愛計劃堪稱驚喜,但內涵匱乏,僅限於面向女性提供優先叫車。

如果這一計劃就此列入常態,滴滴為女性或者弱勢群體乘客提供更多有優先性的定製權限和服務,並推動滴滴駕駛員官方星級認證,或將是一項具有社會價值和意義的進展。

如果滴滴只制定生意規則,卻忽略了生態引導,讓情緒不穩定的人從事大眾出行服務,將有犯罪前科的人導流給涉事未深的青春少女,這本身就不啻於包庇和誘導犯罪。

網約車業務實際上做的是服務,而服務最重要的是品質、是體驗,不應該被做成一款低門檻的生意。

有人說,滴滴只是一家企業,不要扣太大的帽子,否則將是企業難以承受之重。

然而,如今滴滴已經是全國性的平臺,並在快速發展海外業務,如果實現增長的只是業務體量,而不是企業格局,對於滴滴來說,又該是何種遺憾?

本可以避免的悲劇 滴滴出行你可以做的更多

無論如何,逝者已去。

她用一朵花的凋零告誡世人,不管人類社會技術如何發展進步,生命始終是凌駕於任何商業邏輯之上的最高命題。

如果在追求商業成功的過程中忽視了對人的關懷,再好再強的平臺終難長遠。

本可以避免的悲劇 滴滴出行你可以做的更多

願逝者安息,生者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