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江湖

潘家园江湖

有个说法,说外国人来北京一定要做三件事:“登长城,吃烤鸭,逛潘家园”。登长城,吃烤鸭,应无疑义。潘家园有那么大份儿吗?这是个问题。

此处的潘家园,专指位于北京东三环南路的“潘家园旧货市场”。

江湖地位及血脉渊源

潘家园的货色实在无法统一称呼,旧货一说是勉强的。事实上这里几乎要什么有什么,新货更是多得很。细数起来,诸如仿古家具、古籍字画、玛瑙玉石、陶瓷、中外钱币、宗教用品、民族服饰、“文革”遗物、春宫画……还有人在这里卖手艺,比如“葫芦徐”。如果非要归纳出潘家园货色的共同性格,大概可以叫奇货,也就是希奇古怪的东西。

潘家园江湖

正因为如此,秋天时竟然有人把蝈蝈也拿到这里来卖。

如果把潘家园的货色组合起来,兵器系列可以武装一支古典军队;乐器系列可以组织数个乐队;戏剧行头可以打扮一个京剧团,藏戏团;可以建庙;可以建一个荣国府,一个翰林院,一个古钱庄,一个图书馆……总之,潘家园比任何一个博物馆的藏品都要丰富得多。你想到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卖,卖不卖得出去不好说,但至少没人会笑话你。

潘家园的面积有六七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号称全国最大的旧货、收藏品、民间工艺品市场,也是亚洲最大的旧货市场。它像个大集市,周末双休日开业。现在有3000多个固定摊位,养活从业人员近万人,摊主包括汉、回、满、侗、维、鲜、苗、蒙古、藏等民族。

就这么一个地方,这几年名声骤然显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曾在这里买了一把民国的小锡壶。泰国公主诗琳通、罗马尼亚总理、希腊总理也都先后光顾此地。

潘家园江湖

据说,韩国汉城古玩街80%的货来自潘家园;日本大阪古玩城的老板每月来潘家园一次,一次就用130卡车拉走十几车货;逛潘家园的老外多得很,很多摊主都会用英语讨价还价。

如此说来,“登长城,吃烤鸭,逛潘家园”,虽然很让人不服气,但也不算空穴来风。很多旅行社瞄准商机,把潘家园旧货市场作成了北京特色游的景点之一。

潘家园旧货市场起源于1992年上半年。当时一些当地下岗居民,在现址西南马路边的坡上摆摊,把家里的旧家具、旧电器等旧货拿来卖。

几个摊,几十个摊,市场就慢慢形成了。当时摊主大多是自行车来,自行车去,面前摆一块布,布上摆着破收音机、破钟表之类,一站就是一天,不惧风吹雨打。

因为当时的潘家园地区还比较荒凉,文物、工商部门对此地的监督也不那么严格,所以红桥、天坛附近倒腾古玩工艺品的商贩就看中了此地,大批迁移过来。两年下来,潘家园就有几百个摊位了,沿着马路边北上到了华威路。

买的多了,卖的也多了,潘家园的人气就旺了起来。“在潘家园旧货市场能脱手文物”的说法不胫而走,渐渐地,跳蚤市场也就演变成古旧物品市场了。

1994年左右,潘家园的摊位达到了上千个。这些小摊拥挤在马路边上,难免会造成交通堵塞、摊位的争夺等混乱现象。于是潘家园街道办事处就开始介入管理。

从1995年开始,潘家园街道办事处陆续投资350万元,开发了现址,引导摊贩腾开马路,退市进场,并正式定名为潘家园旧货市场。定名“旧货市场”明显是经过考虑的,“古玩”、“文物”太惹眼,“工艺品”又不说明问题,“旧货”的涵义就宽泛多了。接下来市场规模自然扩大,潘家园名气也越来越大,一直发展到今天。事实证明当初“退市进场”这一招棋还是很有眼光的。

1999年,经朝阳区政府协调,北京市政府决定,现址这片土地使用权归潘家园旧货市场。于是朝阳区投资两千万,放胆着手进行潘家园三期建设规划。

两期工程下来,一个小城池形成了。“城垣”是仿古建筑252间,飞檐斗拱,青砖碧瓦,雕梁画栋,店堂式经营:“城内”有四个钢球形的大棚,棚内高大宽敞,经营方式保持地摊模式。

目前第三期建设正在运作当中,这是一个鲤鱼跳龙门般的目标,主要集中于市场服务配套,比如停车场、餐饮区、拍卖厅、展览展示厅、陈列室、鉴定室,等等,期望借此使潘家园成为人们鉴赏、收藏、购物、休闲、娱乐、旅游的终极目的地。

潘家园附近的文化气息是如此浓厚,以至于人行道的路面上都镶嵌着古币图案。

江湖水多深?

潘家园的事太多,道太深,就算把这里的行话全弄明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虽然也有过数次亲密接触,但到目前为止我只弄懂了淘货、掌眼、捡漏、串货、抓货等几个较为常见的用语。即便是潘家园的摊主之间,也是隔行如隔山,想全弄明白是不可能的。所以谈潘家园的水深水浅,我还真不敢言之凿凿,姑妄谈之吧。

潘家园江湖

潘家园最具江湖感觉的景象是鬼市。“鬼市”说的是凌晨三四点钟专卖古董的一种临时集市,出现于清末民初。之所以大早晨成市,是因为这个钟点警察管理不严,可以脱手一些来路不明的物件。当时有一些贵族沦落到变卖家产为生的地步,面子又拉不下来,为躲避熟人,也就到“鬼市”上捧着古董站街。所以古董行都知道,鬼市出好货。

潘家园每周有两天鬼市,周六和周日,其中周六鬼市尤为火爆。凌晨4点钟,潘家园门口人影憧憧,摊主们用三轮载着装满小件工艺品的纸箱子,顾客们开着车、走着路聚集在潘家园市场门外,嘈杂拥挤,把大门顶得叮咚作响。等到四点半大门一开,人群一拥而入,迅速各就各位。

开市以后,虽然人多,但市场并不喧哗,大家都在窃窃私语。老顾客人手一只手电筒,本意是为了把货看得更清楚,这都是从上辈子传下来的规矩了,现在似乎不必那么隆重,潘家园市场的灯非常亮。但手电筒是必须要带的,这只是一个标志,说明你懂行。

在鬼市中打着手电穿行买卖,有一种共谋作案和虚拟冒险的隐秘快感。

天渐渐亮了,鬼市时间结束,市场继续营业,此时就可以看清楚大家的表情了。卖家的动机都一样,赚钱;而买家绝对是一道风景,人人不同:有专心致志真心淘货的,有来打探自家藏宝的大概价钱的,有附庸风雅的,有看热闹的,甚至还有人就是专门来看人的,我基本上就属于这种人。我记忆最深的形象是一位老者,初看起来博学儒雅,脸上挂满长期威严才有可能养成的极度自信的慈祥,细看又有点不谙世事艰辛的傻乎乎的感觉。老者精明得紧,连来潘家园买了几本旧书都知道打发票。

摊主们并不忙碌,他们时常三五成群,扎堆闲谈、泡茶、下棋。他们只是商品到顾客手里的最后一道环节,在他们之前还有很多环节。以古旧家具行业为例,货到顾客手里大致要经过四个环节:在农村“铲地皮”挨家挨户收东西的——就地集中收购潘家园江湖的——修理修补的——拿到市场上出售的。最厉害的角色不做国内生意,他们把成箱的柴木家具出口到国外。货物在这条商业链上从头走到尾,价格不知道要翻多少倍。去年年底,有人在山西花300元买了一对黄花梨椅子,最终卖了24万。当然是生意就会有赚有赔,卖价比进价还低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尽管潘家园人类的身份、动机千差万别,但还是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别人拿手里的东西,你不能问价。要等别人放下,你再拿起来问价;不能因为被人捡漏就恼羞成怒,要认栽。

既然是江湖,就少不了传奇般的发迹故事。

潘家园里老头老太太很多,他们年轻时也许根本没想过当富翁,本来只是想在晚年找个营生有一搭无一搭地做做,结果就成了先富起来的人。这里很多人1990年代中期一块破布起家,现在房车都有,身家数百万的人比比皆是。

以上的发迹故事是真实的。如果提起传说中的发迹故事,那简直就没边没沿了。比如说,有人花15元买了把宝剑,结果卖了15万;有人花300元钱买了个碟子,经鉴定竟然是元青花,结果卖了37万;有人花300元买了1副麻将,结果卖了6万……

这些故事的源头往往是卖家,他们中有一些特别善于讲故事的人。

家父暴病,卖宝应急,这类故事已经没人信了。现在流行的是不会讲故事,比如说你看上了一本周作人亲笔签名的藏书,他会憨憨地说:“我也不知道是啥书,反正少了100不卖!”你心中窃喜,自以为捡了大漏,为避免惊动卖家,赶紧交钱走人。这学费就算交上了,周作人的签名我也会。比起找托儿,“埋地雷”(自己先把东西埋到墓地里再带人去发掘),这种故事简直就是善意的玩笑了。无可否认,潘家园滋生了很多不良现象。比如:一家公司在潘家园伪造6幅中央领导题词,诈骗数额接近70万元;一块假奥运奖牌骗走4万元;漂染的狗皮当虎皮卖……

没传说就不是潘家园,你必须了解传说的价值。潘家园成交的物品,无论古玩还是杂件,万元以上者,买家都会千分小心,万般求证。

在潘家园讨生活心态一定要好,最好能培养出一种对胜负感觉近乎麻木的气质。他们每个人都听了无数的故事,也都能喃喃地讲出无数故事。这些故事搀杂着想象在潘家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为了捡漏和防止被别人捡漏,很多人练就了一身屠龙之技,为生命中遇见龙的那一刻而终生磨刀霍霍。

江湖也是名利场。人有了名就不用再逛潘家园了,好东西在潘家园露面之前,往往都先直接找名人去了。你卖名人10万,名人一转手就是100万,你不要觉得亏。你没有名气,再怎么卖也就是10万的价儿。

不仅仅是名人,小角色也一样,未必所有的钱都是从潘家园赚来的。摊位往往只是一个展示台,上面的东西一分钱都卖不出去也无所谓。

潘家园江湖

长期做生意的都有固定客户,有好东西电话一打就搞掂了,哪还用等到潘家园?

目前潘家园市场年成交额大概在4到6个亿之间,市场管理收入在1000万左右。每到摊位租金收费的日子,商户们特别踊跃,排两钟头的队也要把钱交上,看得出他们对潘家园机会的无比珍爱。

潘家园是江湖,但只是江湖的水面部分。潘家园的水到底有多深?

含混的回答也许反倒精确:要多深有多深。这里鱼龙混杂,悲欢交错,欲望丛生,人性以奇怪的方式舒展着。

在潘家园,不同的人们竭力地相互沟通着,理解着。因为有了钱这一通用标准,文化偏见反倒不那么多。大家都是人,不管你穿什么衣服,操什么话语,什么肤色和国籍,金钱面前,一律平等。

如果在假日期间去趟潘家园,你会发现偌大个庭院没几个人影,潘家园的人们带着各自的欲望,分解到了巨大的城市之中。对照集市时的繁华,那种荒凉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江湖悖论

江湖中人,光脚的生机勃勃,敢爱敢恨;穿鞋的则大多举止沉稳,行为端庄。江湖少女爱的都是光脚汉子,爱的是那份野性。

然而光脚的无不羡慕穿鞋的,拼死拼活也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金盆洗手,从而德高望重。光脚的一旦穿上了鞋子,也就丧失了公然快意恩仇的身份和权利,比如岳不群,坏人当得比好人都辛苦,江湖少女还会为他痴狂吗?潘家园就面临着这个问题,这位光脚汉子已经把一只鞋穿到了脚上。

围绕着潘家园的前途曾有过争论,为防止人气消散,在迁改之间,最终选择了就地改造。

一二期改造的动作小心翼翼,潘家园没有放弃地摊式经营方式,尽管增加了店堂式经营,但仍以地摊为主,以保持原汁原味的民间感觉。

到目前为止,应该说改造效果很好。人气非但没散,反而稳步见长。非典过后重新开市的两天里,来往客流超过7万人,比以前多了万余人。

潘家园江湖

三期改造将是一个冒险行为。改造后的潘家园跟附近的古玩城有什么区别?民间的感觉会不会丧失?雅宝路就是因改造而被冷落的前车之鉴。

管理上层次,就是规范,就是有序,这似乎与潘家园的本性相悖。

古旧货品这个行业被称为暗行,其性格就像文学作品中描写的吉普赛人,与规范和教化格格不入。它似乎必须是半生不熟的,不能正儿八经地板起脸来,这才像个江湖儿女的样子。

潘家园之所以有今天的江湖地位,靠的是其未经筛选加工的原始生态的魅力,很多人们喜欢的就是它蓬头垢面的样子。潘家园旧货市场兴起之后,附近的潘家园家具城、北京古玩城、兆佳古典家具市场纷纷上马,都以古旧货品为经营目标,但目前没有一家生意比潘家园火,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潘家园的土气。

潘家园江湖
潘家园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