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豪氣“炒房” 一口氣買下新盤所有房產

近一個月,國內A股市場表現不佳,一個月前上證指數還徘徊於3200點附近,如今則跌破了2900點。股市不利,樓市接棒,由於兩者間歷來有著資金的蹊蹺板作用,而國內樓市走勢又始終穩步向前,這也催生了不少上市公司扎推買房的局面。

以上海內環豪宅翠湖天地為例,4月11日該樓盤推出118套房源,根據上海公證網公佈的信息,一共有385組客戶參與了上述樓盤搖號,在名單中公司客戶高達214組,佔比55.6%,超過了總認購數量的一半以上。

這樣的情況不僅發生在上海,參與搖號買房的城市或多或少都能見到公司買房的身影,在一些房地產業內人士看來,以公司名義購買、持有房產尤其是住宅,事實上已成為房地產調控的漏洞。去年以來,包括深圳在內,不少城市住宅房產被投資公司整購。

上市公司豪氣“炒房” 一口氣買下新盤所有房產

上市公司豪氣“炒房”

上市公司:股價沒能力提振 買房卻是得心應手

截至2018年一季度,投資房地產的上市公司數量已增至上千家,總共持有投資性房產市值超過9000億元。投資性房產並不包括自用房地產,以及作為存貨可銷售的房地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不少上市企業經營的業務還深陷泥潭,股價更是“跌跌不休”,但對於買房卻是得心應手,也有公司通過出售房地產資產獲取的利潤粉飾財報。

當然,如此情景不僅發生在了民營企業身上,央企也同樣如此。

根據審計署公佈的信息顯示,東方電氣集團、中國中車集團、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均未能按要求退出房地產業務等工作。2010年4月,東方電氣集團在年度投資計劃外使用2084.07萬元購買27套商品房及車位,至審計時長期閒置。

房產閒置等待升值套現,成為過去幾年來一些上市公司增加利潤的做法。2016年-2017年,有*ST新梅、海航創新等多家公司選擇出售房產增厚業績。

直至今日,以公司名義購房、上市公司持有房產乃至住宅,在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尤其是深圳這類熱點城市已不鮮見。

據深圳中原數據顯示,深圳市場大宗交易從2015年成交約122宗、金額306億,增長到2017年183宗、成交額約514億。當然,公司買房出手更是闊綽,萬科深南道、中糧天悅壹號、龍華新盤如紅山6979等公寓產品都有過整體或部分打包出售的情況。

今年4月,位於深圳南山區、即將開盤的寶能城,打包出售總面積為6342.3平方米的56套住宅,房屋售價4.21億元,接盤方為港股公司新體育。所售房屋均價6.64萬元/平方米,只相當於寶能城前期二手房均價的7折。

已經很少的住宅新盤被整售,令市場中的住宅供應量更少,深圳新房正式進入了搖號選房時代。而如何讓更多真正有需求的人買到住房,成為監管部門和一些房企也在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