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山崎大隊真的全軍覆沒了嗎?

人生160601958

山崎大隊是《亮劍》中被八路軍李雲龍獨立團一戰殲滅的日軍步兵大隊。川崎大隊只是小說中虛擬的日寇軍隊,不過它在歷史上是有其原型的,它的原型就是日本的岡崎大隊。

關家堖戰鬥是一場爭議極大的戰鬥。因為八路軍以巨大的兵力優勢,圍殲500人的岡崎大隊,傷亡慘重卻最終沒有取得成功。但是,有的人居然用日軍公佈的戰損來對八路軍戰鬥力進行肆意指責嘲笑,其本身的行為就極為可笑的。縱觀日軍在二戰中公佈的戰損,從來就有注水嚴重的習慣,隱瞞傷亡以表示日軍戰鬥力強大,幾乎成為了日軍的慣用手法。


雖然關家堖戰鬥日本岡崎大隊的最終傷亡數字仍具有爭議,但損失慘重必然是事實。不過,由於八路軍此時條件極為困難,無論是裝備、訓練、還是人員身體素質,都遠不能與日軍相媲美,而且岡崎大隊所佔據的關家堖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再加上日軍包括飛機在內的支援,最終關家堖戰鬥並未取得預定戰果,岡崎大隊未被全殲,而參與圍攻的八路軍損失也較為慘重。


但是關家堖戰鬥並非完全失敗。關家堖之戰,首先,在百團大戰第三階段中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從而使日寇的小股部隊再不敢輕易出動。同時,慘烈的正面戰鬥也鍛鍊了部隊,當時任決死第一縱隊政治委員的薄一波就說,參與戰鬥的決死隊兩個團最終打了出來,成為了決死隊中戰鬥力最強的主力團。

而且,當時的岡崎大隊,誤打誤撞到達了八路軍最大的兵工廠——黃崖洞兵工廠附近。為了保衛黃崖洞兵工廠不被發現,對岡崎大隊的進攻就成為必然的選擇。


鳶飛九天2018

《亮劍》雖然是一眾神劇裡難得的接地氣之作,但有些地方也存在演義成分,就如獨立團大戰山崎大隊的原型戰鬥,八路軍129師大戰岡崎支隊的關家堖戰鬥。

此戰的背景是百團大戰,在日軍屢屢得手,國內投降派輿論開始有了市場時,國軍在正面戰場作戰不利,難以提振國人抗戰信心。八路軍轉入敵後作戰已有3年,創建了敵後抗日根據地,並發展起來一支40多萬人的武裝力量。在1940年8月,華北地區組織發動了一場破襲戰,原本預計20多個團參加戰鬥,破襲範圍在正太鐵路的一段。戰鬥打響後,各個地方報上來報上來的番號共有105個團,於是仗越打越大,彭老總親自拍板,定作戰名稱: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在華北地區遍地開花,各地日本駐軍都被打懵了,好像到處都有八路軍,日本軍隊不得已分段防守各個要地,達不到機動兵力快速集結的戰術,陷入被動挨打。毛主席在延安聽聞百團大戰的消息後,大為振奮,發電報給彭老總,說:像這樣的戰鬥能否多組織一兩次?於是百團大戰進入了第二階段,一直戰鬥到1940年10月上旬,各個接戰部隊久戰兵疲,紛紛脫離接觸,百團大戰結束。

大戰中,日本和偽軍部隊在此戰中傷亡2萬多人,八路軍傷亡1.7萬人。八路軍的傷亡主要是缺少攻堅能力,為了攻克鬼子的一個據點,不得不犧牲很多戰士的生命。像意大利炮這麼高端的攻堅設備,八路軍是沒有的,即使是在參加關家堖戰鬥的八路軍總部特務團,也沒有攻堅重武器。紅軍時期紅軍尚有攻堅戰例,而抗戰時期,八路軍打了很多年游擊戰,受制於武器裝備和作戰方式,攻堅戰一直是弱項。直到1948年解放濟南,解放軍的攻堅能力才被上升為主要戰術。

這一點在1940年10月底至1941年1月的反掃蕩戰爭為敵所乘,包括彭老總、劉伯承、陳賡等老一輩革命家一直都對關家堖的攻堅戰耿耿於懷。

八路軍連續作戰3個月,急需休整,補充彈藥,攻勢漸漸減弱。日軍則在初期的打擊下,逐漸反應過來,並且立刻進行了報復性質的掃蕩作戰,即是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八路軍由此進入內線作戰,百團大戰轉入第三個作戰階段。

在1940年10月底,一支500餘人的岡崎支隊,在行軍時走錯路,誤打誤撞進入了八路軍設在黃崖洞的兵工廠。八路軍日子苦,沒有武器裝備,好不容易建立了一個兵工廠,全軍上下都當成寶貝一樣。日本人只當是看到一個簡陋的手工作坊,可是發現已深入八路軍駐軍腹地,四面八方的八路軍越來越多,日軍匆匆退軍。

彭德懷對日軍一個500多人的小部隊就敢於在八路軍根據地腹地掃蕩的現狀很不滿,他希望打一兩場殲滅戰,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於是他仔細研究日軍的撤退路線,當日軍退到武鄉縣蟠龍鎮關家堖時,剛剛從戰場退下來的129師正在附近休整,於是彭德懷就想用一個師的三個團,加上總部的特務團,大約1萬人,合圍並吃掉這股敵人。

作戰命令下達後,八路軍各部迅速到達指定位置,但是戰鬥並不如彭德懷預計的那樣輕鬆。攻堅武器和攻堅戰術的缺失,讓八路軍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包括陳賡、劉伯承都在戰場向彭德懷請命放棄攻打關家堖。彭德懷的作戰意志很堅決,一定要殲滅這股敵人。《亮劍》裡的李雲龍坑道進攻,在關家堖戰鬥中也有過體現。日軍將窯洞連在一起構成火力網也給了彭德懷深刻的印象,在朝鮮戰爭中,志願軍的坑道戰也應當借鑑了關家堖戰鬥日軍的佈防策略。

關家堖殘敵實際上如彭德懷所預見的一樣,已經是最後一刻了,彈盡糧絕,很多陣地已經白刃戰了。日軍滿負荷作戰幾個晝夜,已經沒有戰力了。當日軍在等待最後的時刻來臨時,他們發現虎狼般兇猛的八路軍,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退軍了。

這場近在咫尺的勝利之所以在最後關頭被放棄,是因為附近馳援的日軍已經打到了關家堖外圍。如果在拖延下去,八路軍甚至可能被日軍反包圍。因此,彭德懷下達了撤軍命令。此時,八路軍已傷亡2000多人。由於最終沒有佔領日軍陣地,因此日軍的損失沒有明確的數字,從71人到400多人都有。日軍戰史檔案的記載相互印證,日軍被擊斃人數大約在100人到200人之間,其餘多數負傷,在其他日軍的救援下,得以活命。

這是八路軍的一場敗仗,不管是彭德懷還是劉伯承和陳賡,都對1940年10月31日的戰鬥中犧牲的戰士們感到痛心。一個國家貧弱的國力,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士兵的戰鬥力。八路軍戰士們不缺乏勇氣和犧牲精神,但是他們盡了全力也不能在攻堅戰裡殲滅區區500餘殘敵,除了日軍的裝備精良,單兵作戰素質高之外,我們的士兵們的武器太過簡陋,不得不用寶貴的生命來填補這國力的差距。


而知而行

和亮劍裡面的很多戰鬥一樣,所謂的山崎大隊在歷史也是有原型的。這個原型就是岡崎大隊,而這場戰鬥名字就叫關家堖戰鬥



戰役背景:這場戰鬥發生在1940年,屬於百團大戰第三階段的戰鬥。1940年8月20日,華北八路軍在八路軍指揮部的命令下,在敵後對敵人的交通線發起了規模空前的破襲戰。也就是百團大戰。1940年10月初八路軍達成了大部分戰役目標,同時八路軍戰士也比較疲勞,百團大戰前兩個階段戰役結束。

接著鬼子就發起了大規模的報復,在敵後的戰鬥都是這樣,因為實力更強。鬼子在遭到八路軍襲擊之後往往都會開始掃蕩,這次鬼子華北指揮官更是想要彭德懷的項上人頭。這次的掃蕩比以前更為殘酷,鬼子見人就殺,見房就燒。實行焦土政策。八路軍總部對此相當憤怒。



2:戰役過程,八路軍總部準備給殘暴的敵人一點教訓,打退一兩路敵人,正巧岡崎大隊進入了視野。岡崎大隊在掃蕩過程中誤打誤撞的找到了八路軍最大的兵工廠黃崖洞兵工廠,八路軍部隊129師386旅迅速趕來增援。山崎大隊放了一把火就跑了。

在八路軍對進入腹地的岡崎大隊進行合圍的時候,岡崎大隊佔領了易守難攻的關家堖。關家堖特殊的地形對於戰役最後的結果有較大影響。關家堖是一塊山崗,山頂有一塊方圓幾百米的平地

。北面就是懸崖,下面是深溝,只有南坡平緩一點,可以作為進攻路線。但是在戰役過程中,日軍有效的利用了山頂的窯洞,將窯洞打通。同時利用有利地形跟八路軍死抗到底。八路軍付出了很大的犧牲。

最後八路軍通過挖暗道攻上了山頂,在日本人的工事,暗堡的阻礙下陷入苦戰。最後由於日本大部隊的增援,八路軍最後只得放棄戰鬥。

3:戰役結果:在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的情況下,面對只有510人和3門山炮的山崎大隊。八路軍戰鬥兩晝夜仍然只消滅了部分日軍。無論是八路軍戰報,傷亡600餘人,日軍傷亡280餘人。還是陳賡回憶的八路軍陣亡1000多人。這場戰鬥都是比較失敗的,由於一直堅持進行這場戰鬥,彭德懷也受到很大爭議。

4:原因,這場戰鬥打成這樣的原因大概有這幾個

1:日軍提前佔領了易守難攻的地形

2:長時間進行遊擊戰八路軍的攻堅能力下降很大,當然彭德懷也稱鍛鍊八路軍攻堅能力也是他堅持進行這場戰鬥原因。

3:日軍戰術素養相當好。尤其是在建立工事,修建暗堡,合理配置火力方面,日軍能力很強。

亮劍裡面李雲龍消滅岡崎大隊確實比較讓人開心,但是真實的歷史是殘酷的,日軍的戰鬥力是強大的。不過這也沒什麼辦法,電視劇這麼拍國人喜歡看。事實上這是人的本能,趨善避惡。沒人想天天看讓自己不開心的事。

事實是,假如你不能在戰場上成功,無論你有多正義,多無辜。你都不會贏得戰後的成功。你的後代面對別人的後代也不會理直氣壯,因為別人內心毫無波瀾的道歉一下就完了,我們卻無法逃脫憤怒與痛苦。

強大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走向深藍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沙是最反對意淫劇的,也特別厭惡《亮劍》這種電視劇。

這種打雞血,扭曲甚至翻轉歷史的東西,如果被日本人看到會怎麼樣?人家會笑成什麼樣子?

這一戰就是著名的關家堖戰鬥。實際上,是我軍集中2萬主力圍攻日軍岡崎支隊500多人。

這區區500多日軍,竟然殺入10萬八路軍的腹地,攻擊我軍極為重要的黃崖洞兵工廠。日軍將黃崖洞兵工廠摧毀,

此戰不但我軍兵力佔優無比優勢,我們還使用了大量迫擊炮,甚至還有山炮部隊。

結果呢,苦戰2天,沒有能夠殲滅岡崎支隊,在日軍增援下被迫撤退。

八路軍承認傷亡2000多人(戰死589人、傷1570多人,共計2160餘人。),說日軍傷亡400多人,只剩100多人。

但日軍戰史明確記載,日軍陣亡50人(含指揮官岡崎)傷亡149人,總數199人,傷亡只有五分之二。

關家堖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小山崗,周邊有幾個窯洞和幾條土溝,日軍臨時挖了一些戰壕而已,根本沒有什麼堅固工事。

在火力和兵力絕對優勢下,吃不掉敵人,可見此時八路軍戰鬥力下滑是明顯的。

打了這幾年游擊戰,放棄運動戰,導致部隊攻堅沒有經驗,沒有辦法。

戰鬥中,很多八路軍年輕戰士不怕死,前仆後繼衝鋒,死傷巨大,但就是攻不上去。

關家堖可以說是我軍一件很丟臉的戰例,這個對戰史略有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

但亮劍作者竟然在小說中把結局扭轉,說全殲了日軍,這不是打雞血又是什麼!

和抗日奇俠傳,有什麼區別?


薩沙

關家腦之戰日軍一個岡崎大隊誤入八路軍根據地腹地黃崖洞兵工廠,主要原因是八路軍負責警戒的一個連長私自撤退,且沒有將敵情上報。導致八路軍陷入被動。當然這個連長被彭德懷給軍法處置了。後來岡崎大隊退守關家腦依託有利地形固守待援。岡崎大隊在關家腦建立三處陣地,其中一處陣地被八路軍強攻克復。一處被八路軍利用土工掘進方式攻克,據說當時彭德懷下了死命令,殺紅了眼,陳賡現場勘察地形,發現適合土工掘進,這一段和電視劇吻合。第三處陣地久攻不下,在日軍援軍到達之前,八路軍被迫撤出戰鬥。這場戰鬥,日軍岡崎大隊雖沒有全軍覆沒,但也傷亡三分之二有餘。此役也被彭德懷視為戎馬生涯四大恥辱之一。同時也暴露了八路軍攻堅戰能力的缺乏,尤其在缺乏重型火力和曲射火力的狀況下,進行山地攻堅作戰,勢必造成部隊大量傷亡。此後八路軍不得不韜光養晦,避免與日軍正面衝突,通過游擊戰麻雀戰襲擾敵人。


易柒柒

首先,歷史上不叫山崎大隊,而是叫岡崎支隊,是一支編制在500人左右的日軍掃蕩部隊,歷史上圍殲崗崎支隊的作戰,並不叫李家坡之戰,而是大名鼎鼎的關家堖之戰。



其實從戰役規模來看,這場戰役的規模並不算大,只是八路軍計劃為圍殲500人的日軍部隊而已,但是在百團大戰的歷史中,這場戰役卻是大書特書,因為在整個戰役中,八路軍先後投入兩萬人(包含擔任阻擊的部隊),卻始終沒有殲滅對手,在日本援軍增援的情況下,八路軍只能提前選擇撤退,讓對手成功突圍而出,八路軍自身還造成重大傷亡,這也是我軍戰史上為數不多的兵力至少在對手十倍以上,卻不能將對手殲滅的失敗戰例,甚至也引起了百團大戰八路軍主力過早暴露、不能承擔正面作戰等各種話題的討論,這場戰役其實沒有改變戰爭局勢,但這場戰役的慘痛失利,卻也成了百團大戰中不能迴避的一筆。

也正是因為如此,上世紀90年代拍攝的八集連續劇百團大戰,和兩年前的電影百團大戰,劇中都重點描述了這段歷史。



而戰鬥中,由於最後八路軍選擇撤退,日軍成功突圍,我方也無法掌握日軍詳細的傷亡數字,而日本方面對於該場戰役的記錄也著實不全,從剩餘的文件記錄來看,日軍只承認在這場戰役中陣亡50-60多人左右(包含不同說法),但很可能這是一個縮水的數字,因為在八路軍選擇撤退之前,關家堖日軍控制的陣地至少有一半已經被八路軍佔領,岡崎支隊長也被擊斃,日軍的損失不會太小,只是由於援軍的到來而無法擴大戰果,不過即便按照八路軍方面統計的斃傷日軍400多人,雙方仍然打成了5:1的傷亡,如果對比整個百團大戰八路軍與日軍的損失對比,顯然關家堖之戰,八路軍打的很難看。


遼寧資深球迷

根據一些親歷者的回憶和影視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大概情況。從多年後老帥們的痛心疾首,耿耿於懷可知當年傷亡慘重。也可以說是一個恥辱。造成這樣的後果的原因,最主要的我認為是對敵人的實力估計不足,認為一萬人消滅區區五百人應該容易,結果吃了大虧。在強敵面前,最高指揮官又犯了急躁的毛病,聽不得別人的意見,殺紅了眼,拿士兵的生命去硬拼,應該對這場戰鬥的慘敗負責,教訓深刻。作為最高指揮官,頭腦一定要清醒,要知己知彼,不要意氣用事,每一個士兵後面都有一個家庭。


滄海笑笑生576

歷史上沒有山崎大隊,山崎大隊的原型是關家堖之戰的岡崎大隊。殲滅這支部隊的過程和《亮劍》裡類似,日軍無意竄入根據地腹地,被八路軍發現,八路軍調集部隊四面圍攻,進攻並不順利——不過結果和《亮劍》不太一樣,岡崎大隊還是沒有被全殲。

當時百團大戰剛剛結束,日軍發動了瘋狂的“掃蕩”來報復。就在這時,岡崎大隊500多人在追擊八路軍時,誤打誤撞闖到了黃崖洞兵工廠附近。見八路軍大部隊圍來,岡崎大隊撤到附近的關家堖和柳樹堖兩個山頭,固守待援。八路軍為殲滅日軍,隨即發動圍攻,經過兩天激戰,殲滅日軍大部,但是由於外圍日軍趕來解圍,八路軍只能撤退,未能全殲日軍。此戰,八路軍傷亡600多人,日軍被殲滅400多人。(日方戰報當中的注水程度,可以瞭解一下什麼叫“大本營發表”)

這一仗的失敗,其實有很多原因。

1.地形上,關家堖高地非常險要,最後的總攻裡,八路軍確實像電視劇《亮劍》一樣,用掘進的方式縮短攻擊距離,以此避免居高臨下的火力打擊。

2.日軍因地制宜修築工事的能力。日軍將嶺上的窯洞之間打通,在裡面佈置好機槍手,八路軍攻擊時,他們就從側面開火;日軍陣地外圍有一圈防彈壕,手榴彈經常滾落到防彈壕裡爆炸,減弱了八路軍投彈的威力。劉伯承元帥在後來回到關家堖時就感嘆:“別小看這小小的招式,非常實用,憑我們現有的武器還真難對付。”

3.1940年的八路軍經過前幾年的快速擴張,戰鬥力有所下降;同時長時間進行運動戰和游擊戰,缺乏攻堅戰的經驗。


直江信綱

我是叔承侃歷史,我來回答。

根據歷史上的真實案例,案件當中的這一場景應該是在抗戰時期著名的關家堖戰役,這次戰役是我軍2000餘人包圍日軍一個大隊,約600人,但是戰役的結果並不是特別美好,戰役結果是我軍幾乎全殲整個在關家堖的日軍部隊,大約有數十名日軍從把我軍包圍圈跳出。



而在電視劇亮劍當中,李雲龍所在的部隊通過用土工作業的方式,向前推進數十米,最終將日軍壓縮在一個小的包圍圈,採用集束手榴彈將其悉數消滅,只記得在小時候看到這一點的時候,還是感到有趣的為當時李雲龍的想法和靈活的頭腦所觸動。


但這次戰役也是飽受爭議的一次戰役,關家堖戰役在百團大戰當中是第三階段最大的一次進攻戰役,慈善,雖然取得了較為大的戰果,但八路軍傷亡十分慘重在亮劍當中,這一點沒有得到過多的體現,雖然顯示第一次攻擊我軍付出巨大傷亡,但遠沒有歷史上傷亡的慘重程度之高

真實的歷史就是真實的歷史,歷史永遠是讓我們感覺到有那麼一絲遺憾,歷史也永遠都是那麼的真實,戰爭是殘酷的,戰爭更是不近人情的,影視作品是歷史的延伸也是歷史作為文化的一種傳播方式。


叔承侃歷史

這個脈絡是比較清楚的了。還有誰能說說42年日軍百餘人精銳部隊摸進八路軍總部所在地,導致正因為日軍大掃蕩而緊張的八路軍總部幾萬人雪崩似的撤退,傷亡被俘人數巨大,這比關家堖之戰更難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